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伤寒论》是一部讲究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具备的专著。全书397法,112方就充分体现了这点。本文以太阳篇为例,对《伤寒论》的治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伤寒论》津液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液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仲景伤寒论中十分重视津液的作用,方法颇多,用之独到,笔者举隅以窥仲景治津要旨,而望抛砖引玉,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 《伤寒论》是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它是一部阐述热病的巨著,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纵观全书,突出一个“寒”字。书中病症多因寒起,脉症以寒象居多。因为寒为阴邪而伤阳气,所以病机以寒热转化为枢纽,人体阳气的盛衰为关键。治疗常以护阳为法,多用温热之剂。这些特点反应了《伤寒论》的“阳气观”,即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仲景在原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由此可知《伤寒论》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以及作者的临床经验而写成的。实践证明,它对中医临床各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因成书于东汉末年,文词古奥,体例不同,语法特殊,这给后人的学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将外感疾病过程中表现的复杂证侯归纳为六经病证,每一经病除了本证之外,又各有兼证和变证,这不仅反映了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而且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具体表现。六经病证除统赅疾病的八纲证候错综互见和彼此转化外,还运用了八法进行施治,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伤寒论》中所奠定的辨证论治原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仅有八条原文,是六经证治篇中最为简略的一篇.为此,有关该篇证治意义及有关太阴病辨证论治方法的讨论,尚未在学术界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众所周知,在中风伤寒的传变过程中太阴病并非罕见.临床辨治恰当,多数患者可望治愈;反之,正气及阴血亏耗,寒湿或水饮久聚,病情亦会转为危重.为深入理解太阴篇证治意义,掌握太阴病辨证论治方法,笔者特提出如下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10.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理特征和本质差异。注重研究体质的整体特征,特别是机体的反应性特征,是祖国医学体质学说的特色,这一特色使中医体质学说与发病病机、辨证论治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伤寒论》的体质学说就具有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分析医圣张仲景量化煎服的学术经验,以《伤寒论》为基础,从整体现念(天人相参、脏腑经略)、辨证论治(别表里、调寒热、查虚实、合阴阳)、优化增效(优化煎服、增强疗效)、承先启后(承经旨、启后学、示病家)四个方面揭示仲号量化煎服的基本规律和深刻内涵。分析表明,《伤寒论》量化煎服的思想,对当前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优化煎服,提高煎服质量,科学煎服中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承气汤作为仲景泄热攻下法的代表,用于胃肠道邪热积滞与气机之调理,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脾胃系统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体现了"明确标本,分清缓急""保胃气"的学术思想,其首创之苦寒泻下法,对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有指导性的作用,尤其对温病学派治法和用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量化煎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医圣张仲景量化煎服的学术经验,以《伤寒论》为基础,从整体观念(天人相参、脏腑经略)、辨证论治(别表里、调寒热、查虚实、合阴阳)、优化增效(优化煎服、增强疗效)、承先启后(承经旨、启后学、示病家)四个方面揭示仲景量化煎服的基本规律和深刻内涵.分析表明,《伤寒论》量化煎服的思想,对当前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优化煎服,提高煎服质量,科学煎服中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的治疗学是以六经病机为依据,结合脏腑、八纲辨证及机体的盛衰、病情的演变、病位的浅深等,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治疗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治疗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因及方剂的配伍规律等,对临床实践具有极其广泛的指导意义.现将学习所得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它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一步确立了脉证并重的诊断法则与辨证论治的纲领,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讲好《伤寒论》这门课程,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此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对《伤寒论》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水气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有关水气病的论述进行了分析整理,着重探讨其治疗机理。其形成主要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常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即由水气病邪本身引起的症状、阳气失于敷布引起的症状、水气与它邪互结引起的症状。水气之病,既指有形之水肿,又指无形之水气,尤以后者为主。水气病的常用治法有: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利水法、调畅气机法、散结逐水法、解表利水法等。论中法中有法,内容详备,应用灵活,且诸多治法均具有重视气机畅通、治水不忘护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仲景所创之泻心汤用于治疗痞证,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由对脾胃系统的疾病有较好疗效,体现了仲景"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学术思想,其首创之辛开苦降法,对后世中医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温病学派的立法用药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以脉为凭.谨守病机.对疾病的预后归纳为愈.不愈,病退,病进.难治,不治等用指导临证,体现了预测医学的丰富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中医用来阐述胃气能影响疾病的转归、预后的一句常用术语。《伤寒论》作为一部外感热病的专著,在治疗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存津液”,祛邪以安正的基本精神。本文着重从中医药理学的角度来阐明仲景重视保护胃气的有关论述,并作初步探讨。药物炮制与保护胃气药物的炮制在于消除、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增强疗效。《伤寒论》中凡需炮制的药物都有详细  相似文献   

20.
禁法是配合治法而设立的一种预防措施,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充分地掌握禁法,将有利于治法的正确运用,本文从疾病、六经病、证候三个层次对《伤寒论》中的禁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伤寒论》禁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防伤正气和防邪内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