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胎儿心血管异常以复杂和多种畸形并存,是新生儿死亡的一大关键要素。产前联合应用多种超声成像技术早期准确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判断其类型和检出合并的畸形,对孕期咨询、评估、抉择及出生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报道1例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单心室、单心房、永存动脉干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在超声下特征性的结构改变,以提高超声医师诊断该疾病的技术水平,使得胎儿复杂畸形在妊娠早中期就能被检查出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单脐动脉胎儿的转归,围生结局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我院近4年170例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资料(经超声、MRI、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引产胎儿尸体解剖结果等),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为49.3%,合并一种畸形的发生率为15.9%,合并多种畸形发生率为33.3%;单脐动脉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8.4%;行MRI检查37例,与超声结果相符29例,8例与超声结果有差异,与超声符合率为78.4%。结论:超声检查易早期诊断单脐动脉,单脐动脉具有胎儿畸形的高风险性。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者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超声、染色体检查诊断未发现合并畸形的胎儿出生后仍有异常可能。单脐动脉不是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3.
影响单羊膜囊双胎围产儿生存的主要因素为:脐带缠绕、脐带相关意外、胎儿先天畸形、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和早产.妊娠第一期超声对单羊膜囊双胎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妊娠中晚期的精确超声诊断是对胎儿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存在胎儿畸形以及胎儿宫内状况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认为妊娠中晚期应适时将孕妇收入院管理,每日2次或更多的胎心监护对增加胎儿生存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有多种方法 ,分为侵入性产前诊断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两大类。超声显像技术因其直观、可重复性强和安全性能 ,已成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尤其随着阴式超声技术 (TVS)的成熟 ,利用超声早期检测胎儿畸形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新的研究热点。现就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综述如下。一、妊娠早期的诊断及检查方法妊娠早期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得出的 ,其中辅助检查包括生化检查 (如早孕因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和超声检查。早孕诊断时应用超声可直接观察宫内胚胎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5.
胎儿肾积水是产前超声诊断中发现的最常见的一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和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得以发现。胎儿肾积水的病因复杂,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肾积水。目前对于胎儿肾积水的宫内治疗及产后处理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胎儿肾积水的预后与积水的病因、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与胎儿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脐带血管数目预测胎儿先天异常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超声检测胎儿脐血管数目,对单脐动脉胎儿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及胎儿染色体检查;分析单脐动脉合并畸形类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胎儿结局。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119例,包括左侧72例(60.5%),右侧47例(39.5%)。单纯性单脐动脉59例(49.6%);合并其他结构畸形60例(50.4%),其中泌尿系统畸形25例(41.7%),心血管系统畸形17例(28.3%),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5例(25.0%),下肢畸形9例(15.0%),前腹壁和消化道畸形各5例(各占8.3%),唇裂或唇腭裂畸形3例(5.0%),其他畸形3例(5.0%)。行胎儿染色体检查41例,发现染色体异常8例,包括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染色体片段异常3例,均合并其他畸形。结论胎儿单脐动脉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约50%合并其他畸形;合并畸形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大部分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7.
对脉冲、彩色多普勒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早期诊断,尤其是多普勒超声动图在胎儿心血管异常血流动力学评价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和宫内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联合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产前超声检出14例多胎妊娠畸形,均于超声检查后48 h内接受MRI检查,并于分娩或引产后证实.回顾性分析此14例的超声和MRI图象,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14例多胎妊娠中无心畸胎7例、联体双胎5例、多胎之一消失2例.超声与MRI图像比较:(1)对于无心畸胎和多胎之一消失,超声可以明确诊断且是重要的随访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无心胎儿的器官与结构,并能检测供血胎儿和存活胎儿有无颅内继发改变.(2)对于联体儿,在心脏和血管结构的显示及心功能判断中超声明显优于MRI;在胃泡、肾脏、膀胱、肢体等结构的显示中超声与MRI较一致;在食管、肺、肝脏、肠管等器官的显示超声不如MRI,尤其是颅脑的显示;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及视野大的特点,可显示较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联体双胎中可以同时显示两胎儿及两胎儿间的关系.结论 产前超声和MRI在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中各有优劣,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联合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产前超声检出14例多胎妊娠畸形,均于超声检查后48 h内接受MRI检查,并于分娩或引产后证实.回顾性分析此14例的超声和MRI图象,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14例多胎妊娠中无心畸胎7例、联体双胎5例、多胎之一消失2例.超声与MRI图像比较:(1)对于无心畸胎和多胎之一消失,超声可以明确诊断且是重要的随访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无心胎儿的器官与结构,并能检测供血胎儿和存活胎儿有无颅内继发改变.(2)对于联体儿,在心脏和血管结构的显示及心功能判断中超声明显优于MRI;在胃泡、肾脏、膀胱、肢体等结构的显示中超声与MRI较一致;在食管、肺、肝脏、肠管等器官的显示超声不如MRI,尤其是颅脑的显示;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及视野大的特点,可显示较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联体双胎中可以同时显示两胎儿及两胎儿间的关系.结论 产前超声和MRI在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中各有优劣,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联合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产前超声检出14例多胎妊娠畸形,均于超声检查后48 h内接受MRI检查,并于分娩或引产后证实.回顾性分析此14例的超声和MRI图象,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14例多胎妊娠中无心畸胎7例、联体双胎5例、多胎之一消失2例.超声与MRI图像比较:(1)对于无心畸胎和多胎之一消失,超声可以明确诊断且是重要的随访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无心胎儿的器官与结构,并能检测供血胎儿和存活胎儿有无颅内继发改变.(2)对于联体儿,在心脏和血管结构的显示及心功能判断中超声明显优于MRI;在胃泡、肾脏、膀胱、肢体等结构的显示中超声与MRI较一致;在食管、肺、肝脏、肠管等器官的显示超声不如MRI,尤其是颅脑的显示;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及视野大的特点,可显示较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联体双胎中可以同时显示两胎儿及两胎儿间的关系.结论 产前超声和MRI在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中各有优劣,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单脐动脉(SUA)是指脐带内只有一条脐动脉,另一条脐动脉缺失,是常见的胎儿先天异常之一。SUA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几乎发生在所有的器官,甚至可与多系统畸形同时发生,SUA胎儿妊娠结局相对较差。现就SUA的发生机制、超声特征、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类型及其合并畸形的超声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单脐动脉声像图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7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38 215例患者,发现单脐动脉366例,其中经分娩或引产证实的40例住院患者获得全部胎儿单脐动脉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结果:胎儿单脐动脉检出率约0.96%(366/38 215),40例超声均诊断为胎儿单脐动脉,超声显示在胎儿盆腔膀胱及脐轮斜切面仅见膀胱一侧脐动脉走行。其中,超声发现合并胎儿其他系统发育异常5例而引产,因宫内死胎引产1例;继续妊娠并生产的34例中,有12例在妊娠期间和产程中出现异常,7例胎儿发现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单脐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单脐动脉时需多角度动态观察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器官发育畸形,对于继续妊娠者需密切注意胎儿发育情况和产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与单脐动脉并发的其他胎儿畸形及妊娠结局,为孕期咨询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之间在本院诊断并分娩的92例单脐动脉胎儿的结局进行回顾分析及随访.结果 25292例分娩的孕妇中确诊单脐动脉共92例,发生率为0.36%,其中53例(57.6%)新生儿无畸形存活,14例(15.2%)带畸形生存,围产儿死亡25例(27.2%).92例单脐动脉胎儿中伴畸形者共36例(39.1%),其中单发畸形29例(占80.6%),多发畸形7例(占19.4%).心脏畸形发生率位居首位,其他畸形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畸形.单脐动脉孕妇同意选择胎儿染色体检查共33例,其中3例有染色体畸形(9.1%).92例中伴发小于胎龄儿者23例(25.0%),其中78.3%(18/23)的小于胎龄儿死亡,明显高于同期非单脐动脉小于胎龄儿的病死率4.0% (24/597)(x2=181.71,P<0.01).结论 单脐动脉易伴发其他先天畸形,孕期B超发现单脐动脉后,需要进一步寻查其他畸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伴发严重胎儿生长受限,是胎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胎儿出生缺陷超声检查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胎儿外形和内脏结构,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很高,被公认为产前胎儿监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超声诊断仪器突飞猛进的发展,二维超声探头分辨率的提高,三维超声技术的成熟,使得胎儿畸形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大多数致死畸形在早期妊娠、中期妊娠的前段(孕10~16周)已经能够被诊断出来,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围生期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1].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超声诊断是从形态学角度进行判断,胎儿必须存在有明显的、足以被超声图像所分辨的解剖结构畸形,才有可能被超声检查所分辨与诊断,无明显形态改变的畸形或功能方面的异常,超声检查难以诊断[1,2].  相似文献   

15.
胎儿肾疾患与肾机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超声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早期检测出各种先天性胎儿畸形,在优生学方面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已成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诊断各种胎儿肾泌尿系统畸形的声像特点及出生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胎儿的11类主要致命性畸形的超声显像特征,并结合临床研究进展提出各类畸形的超声诊断标准,对于早期检测畸形胎儿促进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超声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早期检测出各种先天性胎儿畸形,在优生学方面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已成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诊断各种胎儿肾泌尿系统畸形的声像特点及出生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三维超声可以立体方式显示胎儿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空间关系及其活动情况。随着超声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它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传统二维产前胎儿复杂畸形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如胎儿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颜面部及骨骼系统畸形,减少了产科检查时间,降低了对检查者技能的依赖性,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胎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的妊娠结局,为产前咨询和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8年4月住院并分娩的352例单胎产前超声诊断为单脐动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单胎妊娠83238例,单胎单脐动脉发生率为0.42%。352例单脐动脉中孤立性单脐动脉(iSUA)308例,占87.5%,其中27例行染色体检查,1例染色体异常(3.7%)。308例中活产296例,死胎10例,流产1例,引产1例。活产儿中合并胎儿畸形14例,畸形率为4.7%(14/296)。非孤立性单脐动脉(niSUA)44例,占12.5%,其中29例行染色体检查,7例染色体异常(24.1%)。44例中活产14例,死胎1例,流产1例,引产28例。44例中合并单一畸形25例,以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畸形为最常见(各5例);合并多发畸形19例,以心血管畸形及肢体骨骼畸形最常见(各10例)。产后排除单脐动脉病例15例。5例妊娠晚期首次发现单脐动脉,产后病理检查提示脐血管栓塞。结论:iSUA多数结局良好,但产后应注意排查隐匿性畸形。niSUA结局不良,染色体异常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进行产前诊断。对于妊娠晚期首发单脐动脉的病例,应高度警惕脐血管栓塞。  相似文献   

20.
胎儿前脑无叶无裂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儿前脑无叶无裂(holoprecephaly,HPE)畸形是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前脑无分裂或分裂不全引起的脑先天发育异常。虽然该病发生率低,但预后极差,因此,早期发现、诊断HPE畸形十分重要。既往诊断该病大多是在新生儿或儿童期由CT或病理发现。自1980年Kurtz等第一次描述了HPE畸形的产前超声以来,产前超声对胎儿的诊断在国外已陆续见有报道,但国内的报道很少,现将我院近年来14例胎儿HPE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