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联合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实施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连续治疗2个月末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均能够降低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但治疗组降低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方案均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但治疗组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具有降低机体对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摄取等作用,配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效果,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患者治疗前、治疗4、6周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抑郁状况; 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应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4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P<0.001); 治疗6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6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C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抑郁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正念认知治疗(MBC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2例GAD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MBCT;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尊量表(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CSQ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明显对照组(P均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MBCT能有效改善GAD患者的焦虑症状、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和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开始,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1周HAMD明显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吡贝地尔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对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评分及神经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行吡贝地尔治疗,50例作为实验组行吡贝地尔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药。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分析其抑郁症状及神经症状康复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显著低于用药前(P均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用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42d后,与用药前对比,两组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吡贝地尔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评分,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同时促进神经症状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常规护理治疗,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后1、2及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WHOQL-BREF)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末,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治疗后2周分别为(12.65±3.41)和(12.67±8.1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40±4.40)和(16.5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WHOQL-BREF评分分别为(54.35±6.63)和(56.85±6.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伴焦虑的抑郁障碍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7.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PSD诊断标准,共纳入102例PSD患者。随机将PSD患者分为研究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各51例,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及焦虑程度进行评定,并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01),且研究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乌灵胶囊联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02月~2020年02月收治的130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5例,常规组单纯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用艾司西酞普兰+乌灵胶囊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用药前后生活质量与抑郁评分,用药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②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用药后ADL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更高、HAMD抑郁评分更低(P0.05);③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用药后NE、5-HT更高,IL-23、IL-6、TNF-α更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能够更好的减轻其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优化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加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的HAMD和WHOQOL评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都明显下降,观察组的HAMD评分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的WHOQOL量表各内容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的WHOQOL评分升高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更能够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奥沙西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躯体疾病的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科诊断的抑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沙西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及血清GDN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1)治疗8周及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10.52±1.83)分、(6.91±1.0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8.72±2.27)分、(11.5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及血清GDNF水平分别为(1 288.86±468.40)pg/mL、(10.67±4.11)pg/mL,均优于对照组的(1 183.27±362.52)pg/mL、(6.95±3.6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达64.0%远高于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胃肠不适及口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西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与单独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相比,前者不良反应更低,总体上联合用药方案优于单独使用艾司西太普兰,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方法 48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和对照组24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为12周,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PCL-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4、8、12周末,两组PCL-C的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回避症状评分及PCL-C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CL-C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PCL-C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评分及PCL-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4、8、12周末,两组的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及SDS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P<0.01);治疗后第8、12周末,研究组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及SD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70.8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率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χ~2=4.074,P0.05);HAMD、HAMA评分:治疗后2周、4周、8周,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654~6.587,P0.05);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遵医用药、规律运动、定期检查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6.672,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35例和帕罗西汀35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艾司西酞普兰组在治疗第1周即显著下降(P〈0.01),而帕罗西汀组则在治疗第2周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均安全有效,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治疗以及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文版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上升,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活动功能,并能促进保护性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2例就诊于天津市安定医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MBCT,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A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研究组HAMA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治疗后研究组SF-36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对照组SF-36除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因子外,其他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治疗后研究组SF-36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结论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相比,艾司西酞普兰联合MBCT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艾地苯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脑卒中后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2),给予研究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艾地苯醌治疗,给予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HAMA、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艾地苯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对认知改善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MoCA评分情况、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MoCA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457/0.624),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优于观察组的63.33%(P=0.000);观察组在情感职能、生理、躯体、社会等功能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00)。结论与氟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可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6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相应的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分;治疗8周以HAMD减分率评价疗效;随访6及12个月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4例和32例完成8周疗程。治疗前两组HAMD、HAMA、CGI-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HAMD、HAMA、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4周末研究组HAMD、HAMA、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6~8周两组间各量表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及12个月时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42、7.675;P均<0.01);12个月时复发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21,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更快地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症状,提高远期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 COPD)合并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s 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39)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n=3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COPD疾病测试(CAT)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D)、静息肺功能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了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HAMA、CA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MWD、FEV1、FEV1%pred、FEV1/FVC及CPET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s COPD,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vs 3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有助于改善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