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在正常盐饮食情况下,醛固酮增多时对主动脉和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UT)的影响。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醛固酮组,每组8只,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μg/d),常规饲养6周,用Masson染色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主动脉组织UⅡ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组织UT的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可见醛固酮组大鼠主动脉有大量胶原沉积,主动脉组织UⅡ含量明显上调(P0.01),UT表达同步上调,但是两组血浆U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醛固酮可上调UⅡ及其受体表达,并促进动脉纤维化,提示醛固酮上调UⅡ及其受体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纤维化的另一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模型大鼠主动脉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urotensinⅡreceptor,UT)的表达变化。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MS组,每组10只,MS组采用高果糖饲料(60%)喂养诱导,喂养10周,用Masson染色观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主动脉组织中的UⅡ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UT表达。结果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典型MS模型,MS组平均动脉压、血清血糖和三酰甘油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sson染色可见MS组大鼠主动脉有明显胶原沉积,管壁增厚,MS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UⅡ浓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T的表达亦同步上调,两组大鼠血浆U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组大鼠主动脉重构,主动脉组织UⅡ及UT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组织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UT)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24只,先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和MS组(16只),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果糖饲料喂养,用高果糖饮食诱导MS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取大鼠心肌组织应用Masson染色观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比较心肌肥厚指数,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UⅡ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UT表达。结果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典型MS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asson染色可见MS组大鼠心肌组织有明显胶原沉积,心肌肥厚指数增加,UⅡ/UT表达亦同步上调。用麝香保心丸干预后,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和心肌肥厚指数改善,UⅡ/UT表达下调。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下调UⅡ/UT表达,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在正常盐饮食情况下,醛固酮增多对SD大鼠主动脉的影响、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大鼠主动脉组织中与血清炎症因子相对应的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正常组和醛固酮组,每组8只,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μg/d),常规饲养6周后,用Masson染色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组织炎症因子受体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可见醛固酮组大鼠主动脉有大量胶原沉积,醛固酮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MCP-1)较正常组明显上调[分别为(187.00±6.58)比(150.90±5.12)ng/L,(83.06±2.79)比(70.73±2.02)ng/L,均为P<0.01];与正常组相比,醛固酮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的炎症因子相应受体(IL-6受体和MCP-1受体)的表达亦同步上调。结论醛固酮组大鼠主动脉胶原明显沉积,血清炎症因子和主动脉相应受体表达上调,提示醛固酮不仅是促纤维化因子,而且是促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 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 :SHR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 ,每组 6只。其中两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 30mg·kg- 1 ·d- 1 、螺内酯 2 0mg·kg- 1 ·d- 1 溶于饮水灌胃 ,每天一次 ,连续治疗 1 3周 ;另一组给正常饮水。另选同源同系Wistar kyoto大鼠 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RT 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 治疗1 3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TGFβ1 、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高于WKY组 (P <0 0 1 ) ,其中螺内酯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高于缬沙坦组 (P <0 0 1 )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高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低于WKY组 (P均 <0 0 1 ) ,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低于缬沙坦组 (P <0 0 1 )。结论AngⅡ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能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SHR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两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30 mg*kg-1*d-1、螺内酯20 mg*kg-1*d-1溶于饮水灌胃,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3周;另一组给正常饮水.另选同源同系Wistar-kyoto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治疗13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TGFβ1、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但高于WKY组(P<0.01),其中螺内酯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高于缬沙坦组(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HGF mRNA水平高于SHR对照组(P<0.01),但低于WKY组(P均<0.01),螺内酯组的HGF mRNA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1).结论AngⅡ 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能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行左前降支结扎术致急性心肌梗死,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HF)和假手术模型(SHAM),给予螺内酯[SL,1mg/(kg.d)口服]或Vehicle(VEH,饮水)处理。随机分为HF SL组、HF VEH组、SHAM SL组、SHAM VEH组。治疗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心肌和下丘脑组织中的IL-6含量。结果心力衰竭螺内酯组与心力衰竭对照组比较,血浆、心肌和下丘脑组织IL-6水平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压、右室/体重比均降低(P<0.05)。结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6的水平,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正常盐饮食情况下,观察醛固酮增多对大鼠心肌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醛固酮组,每组8只,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皮下注射(20μg/d),常规饲养6周,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MCP-1受体的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可见醛固酮组大鼠心肌组织有大量胶原沉积,心脏/体重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血清MCP-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同时,醛固酮组大鼠心肌组织MCP-1受体的表达亦同步上调。结论醛固酮可诱导心肌纤维化,MCP-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三种降压药物不同的联用方式对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引起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术后给药,观察超声指标、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测定心肌胶原沉积.结果:各用药组(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较模型组:大鼠室壁结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胶原沉积各项指标均降低,而射血分数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各指标较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下降幅度最大.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较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大鼠心肌肥厚及胶原纤维沉积改善效果最佳.RT-PCR结果显示,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其他4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三药联用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心肌纤维化及胶原沉积,效果优于缬沙坦单用及缬沙坦和螺内酯两药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能否抑制肥胖大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瘦素合成及瘦素的促血管重构作用。方法给予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脂喂食12周,另取体质量、周龄匹配雄性Wistar大鼠20只,给予普通喂食12周。高脂喂食大鼠中肥胖大鼠造模成功14只,随机分为高脂组(n=7)和高脂治疗组(n=7),分别给予高脂喂食和高脂+替米沙坦8mg/(kg·d),普通喂食的Wistar大鼠中抽取14只随机分为普食组(给予标准大鼠饲料,n=7)和普食治疗组[标准大鼠饲料+替米沙坦8mg/(kg·d),n=7]。替米沙坦干预20周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生化指标、主动脉Masson染色、血浆胶原代谢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AngⅡ、瘦素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R)、瘦素蛋白表达水平,主动脉瘦素、瘦素受体、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实验利用AngⅡ、替米沙坦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瘦素表达水平;利用瘦素、替米沙坦、吡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Ⅰ型胶原表达,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32周后,与普食组相比,高脂组主动脉胶原容积分数升高、血浆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AngⅡ及瘦素水平均较高(均P0.05),血管周围脂肪组织AT1R、瘦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主动脉中瘦素、瘦素受体、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高脂组相比,高脂治疗组主动脉胶原容积分数降低,血浆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AngⅡ及瘦素水平减少(均P0.05),血管周围脂肪组织AT1R、瘦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主动脉中瘦素、瘦素受体、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AngⅡ促进成熟脂肪细胞的瘦素表达,替米沙坦可以抑制AngⅡ的促瘦素合成作用(均P0.05);瘦素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替米沙坦可以改善此现象,加入PPAR-γ抑制剂后,替米沙坦的抑制作用消除。结论替米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瘦素合成并通过部分激动PPAR-γ抑制瘦素的促血管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大鼠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评价螺内酯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肝硬化模型组(A、B组各10只)体积分数40%的四氯化碳(CCl4,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皮下注射,3 ml/kg,每周2次,其中A组注射10周,B组注射13周;(2)螺内酯组(C、D组各10只)CCl4注射的同时给予螺内酯20 mg/(kg·d)灌胃,其中C组灌胃10周,D组灌胃13周;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饮水.分别于第10周末处死A、C组大鼠,13周末处死B、D组及对照组大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第10周末时,螺内酯组d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第13周末时,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受体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比较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逆转高血压心肌重塑的作用 ,来探讨高血压性心肌重塑的可能机理。为此 ,制作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形成心肌肥厚及纤维化 ,然后分成高血压对照组、缬沙坦组 [10 μg (kg·d) ]和螺内酯组 [4 0mg (kg·d) ]。分别观察给药前、给药后 4周和 12周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型胶原的病理特征。结果发现 ,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 ,缬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显著下降 (P <0 .0 5 ) ,以降低Ⅰ型胶原沉积为主 ;螺内酯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亦有所下降 (P <0 .0 5 ) ,以降低Ⅲ型胶原沉积为主 ,但作用不如缬沙坦。结果提示 ,左心室肥厚发展过程与心肌纤维化存在异时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在心肌重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可能主要介导Ⅰ型胶原的沉积 ,而醛固酮受体可能主要介导Ⅲ型胶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选择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 h再灌注4 h)和螺内酯组(建模前,螺内酯每日20 mg/kg灌胃,连续6 d),每组8只。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肌钙蛋白I(cTnI)水平;血浆和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大鼠心肌HMGB1、Toll受体4(TLR4)基因相对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心肌HMGB1、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浆cTnI、血浆IL-6和心肌IL-6、血浆HMGB1和心肌HMGB1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HMGB1 mRNA和TLR4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螺内酯组大鼠血浆cTnI、IL-6、HMGB1水平明显下降[(0.179±0.068)U/L vs(0.476±0.106)U/L,(102.05±15.17)ng/L vs(150.70±28.85)ng/L,(1.07±0.39)μg/L vs(2.48±0.68)μg/L,P0.05],心肌IL-6、HMGB1水平明显降低[(66.26±20.44)pg/mg vs(117.02±21.44)pg/mg,(14.22±3.44)ng/mg vs(27.93±5.58)ng/mg,P0.05],心肌HMGB1 mRNA、TLR4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可见少量散在HMGB1和TLR4棕黄色阳性颗粒,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细胞内可见较多HMGB1、TLR4棕黄色阳性颗粒,螺内酯组心肌细胞HMGB1、TLR4棕黄色阳性颗粒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螺内酯从造模开始每日1mL 100mg@kg-1灌胃,共7wk.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组胶原面积比Ⅰ型胶原分别为:2.84±0.86,5.41±2.08,Ⅲ型胶原分别为:2.95±0.82,5.35±2.30.螺内酯组Ⅰ/Ⅲ型胶原增生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螺内酯可使肝组织Ⅰ/Ⅲ型胶原沉积明显减轻,提示螺内酯可明显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ALD在肝纤维化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39只,选用慢性心力衰竭造模成功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13只),另设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4周时,用心肌Masson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密度,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心肌M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升高,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增加(P<0.01);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降低.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普利不仅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含量,还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R的表达来抑制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超声评价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螺内酯组(n=10)和安慰剂组(n=10),另设WKY组(n=7)。螺内酯组螺内酯用双蒸水溶解后以20 mg.kg-1.d-1灌胃;安慰剂组和WKY组用等容积双蒸水灌胃,连续16周。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和后壁厚度,射血分数,背向散射积分(IBS);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PPI)。取心肌标本,称取左心室重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制备心肌组织石蜡切片,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WKY组比较,安慰剂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室,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心脏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增大,E/A比值减少;纤维化指标:胶原容积分数、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增加,声学密度指标背向散射积分升高,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与安慰剂组比较,螺内酯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胶原沉积、心肌肥厚、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受损。螺内酯治疗能减少高血压大鼠局部胶原沉积,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中,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因子(calcineurin-inhibi-tor,Cain)表达的变化,以及血浆中相关活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7),即假手术组、手术组(通过一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及螺内酯组:以螺内酯20 mg/(kg.d)灌胃;实验14 d后,大鼠称质量后抽血处死,分别计算左心室质量(LVW)、全心质量(HW)以及二者与体质量(BW)的比值。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以蛋白印迹杂交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a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的LVW/BW及HW/BW比值显著增加(P0.05)、血浆Ald和AngⅡ的水平、及Cain的表达的显著增加(P0.01);而与手术组比较,螺内酯组大鼠的LVW/BW比值显著减少(P0.05)、血浆AngⅡ的水平及Cain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通过一肾一夹手术,诱导机体内源性Ald和AngⅡ增加,导致大鼠心肌肥厚反应的发生。同时,机体内源性Cain表达的增加,以抑制CaN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肥厚反应。螺内酯通过阻断Ald与其受体结合,可以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的干预,探讨螺内酯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进展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螺内酯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另设Wistar-kyoto鼠7只(WKY组)。Western blot方法分析Ⅰ型胶原的表达;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螺内酯组Ⅰ型胶原含量、CVF、PVCA显著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血K+、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小剂量螺内酯通过减少Ⅰ型胶原的沉积,起到抗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过程中缬沙坦和螺内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的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高血压组(H组)螺内酯组(螺内酯mg/(kg·d)灌胃,S组)、缬沙坦组(缬沙坦30 mg/(kg·d)灌胃,V组)及螺内酯和缬沙坦联用组(螺内酯50 mg/(kg·d)+缬沙坦30 mg/(kg·d)灌胃,S+V组),并以假手术组大鼠(C组)为对照。采用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浓度;Woessne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用药8周后V组、S+V组血压、左室收缩期径线室壁应力、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均明显低于H组及S组(P<0.05),S组、V组、S+V组心肌组织中AngⅡ低于H组(P<0.05)。V组S组、S+V组心肌胶原总量、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低于H组(P<0.05)。H组与S组心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TCF-β1表达量较C组,V组及S+V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 TGF-β1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在AT1及ALD受体水平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使TGF-β1的表达明显下调、心肌纤维化改善,这一作用是独立于机械负荷及室壁应力的增加存在的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螺内酯对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正常饮食,皮下注射花生油;肝纤维化模型组(42只)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和螺内酯预防组(40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螺内酯每日100mg/kg灌胃.分别于第2、4、6、8周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肝组织测定胶原面积和胶原定量,眼球采血检测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含量.结果螺内酯预防组较模型组同期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 05),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螺内酯有明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