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住院期间行经PCI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及处理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了患者性别、年龄、靶病变形态学、术中球囊扩张等24个变量与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的关系。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并发糖尿病者,多支病变,B型、C型病变,靶血管病变长度>15mm,夹层组高于对照组;偏心性病变,钙化病变比例夹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球囊扩张次数夹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长度>15mm、偏心性病变、钙化病变、病变直径狭窄率、球囊扩张次数是PCI中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靶血管直径狭窄率、病变长度>15mm、偏心性病变、钙化病变、球囊扩张次数是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极度严重钙化病变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对12例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失败或预期不能实施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内旋磨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观察其治疗的即刻疗效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冠脉内旋磨术的12例患者,其中8例常规PCI治疗失败:2例球囊无法通过病变,3例球囊不能扩张,3例球囊扩张后支架无法通过;4例极度严重钙化预期不能实施常规PCI治疗,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冠脉内旋磨术,3例新发生夹层形成,3例出现慢血流,旋磨后11例以低压[小于6 atm(1 atm=101.325 kPa)]充分扩张病变,仅1例需高压(28 atm)扩张病变, 1例在术中发生心原性休克,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后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冠脉穿孔、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所有病例支架均顺利通过病变并 实施扩张术。对12例患者进行了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随访,有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对常规介入治疗失败或预期难以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冠脉内旋磨预处理后均能完成支架植入术,旋磨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短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重度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一种类型,钙磷复合物沉积在冠状动脉管壁,使冠状动脉壁变的坚硬~([1])。对PCI中球囊扩张等反应差,手术成功率低,常引起支架膨胀不良,贴壁不良,从而显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随着PCI器械的发展,更多的新型器械可用于钙化病变的评估和治疗。其中腔内影像学对钙化病变的识别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对PCI术进行指导。冠状动脉旋磨术、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脉旋磨术(CRA)在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且需行PCI治疗的CAC病变患者104例被随机分为旋磨治疗组(52例,接受CRA)和球囊扩张组(52例,接受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指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最小管腔直径无显著差异(P=0.304)。与球囊扩张组比较,旋磨治疗组手术时间[(96.29±7.15)min比(72.96±5.76)min]、对比剂用量[(113.25±14.54)ml比(83.27±13.18)ml]、放射线暴露时间[(12.74±1.58)min比(9.07±1.26)min]、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6.92%比5.77%)显著降低,支架置入数量[(1.75±0.28)枚比(2.27±0.35)枚]、术后最小管腔直径[(3.15±0.53)mm比(4.31±0.86)mm]、病变残余狭窄<10%率(65.38%比94.23%)、手术即刻成功率(76.92%比98.08%)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访期间,旋磨治疗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扩张组(13.46%比38.46%),P=0.004。结论:CRA能显著提高CAC病变患者PCI治疗手术成功率,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正>冠状动脉(冠脉)弥漫性病变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冠脉弥漫性病变比例逐渐增加[1,2],由于病变血管常伴发成角、钙化、扭曲及较重的粥样斑块负荷,冠脉弥漫性病变是PCI的治疗难点。单纯球囊扩张是最早尝试应用于弥漫性病变,因弥漫性长病变的斑块多不规则、弥漫性,球囊扩张时易出现受力不均,导致夹层的产生和弹性回缩,不宜应用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BMS)应用于弥漫性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内消蚀术(ELCA)是一种新兴技术,其释放的热量少,对血管内皮等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性更高,学习曲线相对较短。准分子激光已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球囊难以通过或难以扩张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复杂病变。该文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内消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5%的冠状动脉病变有不同程度钙化,而IVUS检查则显示钙化率达85%.1988年,美国ACC/AHA报告中指出,中-重度钙化病变是导致球囊扩张术失败和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球囊不能充分扩张的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支架植入的禁忌证.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主要难点是造影评价钙化程度欠准确、球囊支架通过困难、球囊扩张效果不佳、支架扩张不良、血栓发生率和冠脉穿孔率高.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不宜采用直接支架术,在支架植入前应进行充分的球囊预扩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靶病变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及干预结果比较,探讨介入治疗中不同民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CAC)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成功接受PCI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54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CAC总检出率为37.6%。其中维吾尔族患者CAC的检出率为49.3%,明显高于汉族患者29.8%(P〈0.05),维吾尔族男性患者CA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患者(55.3%比35.0%,P〈0.05),而女性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比19.2%,P〉0.05)。维吾尔族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37.8%比19.3%,P〈0.05)。亚组分析,维吾尔族患者中91.8%冠状动脉夹层发生于靶血管病变CAC患者,略高于汉族患者(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慢血流发生率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患者高(28.7%比9.3%,P〈0.05);而支架内急性血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存在差异,致使维吾尔族患者PCI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和慢血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因此对维吾尔族患者应选择恰当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和慢血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Guidezilla?导引延长导管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3例患者均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PCI术中球囊或支架难以送达靶病变时,应用Guidezilla?导引延长导管技术。结果 13例患者中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钙化病变7例,迂曲病变6例,弥漫病变8例,远段病变8例,靶血管有支架置入史8例。1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靶血管残余狭窄20%,TIMI血流Ⅲ级。1例术中发生Guidezilla?导管嵌顿,于该处置入支架后改善。无血管夹层或破裂、急性支架内血栓、导丝所致的穿孔和心脏压塞等事件发生。结论 Guidezilla?导引延长导管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冠状动脉钙化(CAC)是钙盐异常沉积于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壁,通常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展过程。CAC广泛共存于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中,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钙化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在70岁以上人群中,93%的男性和75%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1])。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中、重度钙化病变比例可达30.8%,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中,31.9%为钙化病变~([2])。CAC由于病变较硬,且常伴迂曲、成角,是PCI的难点之一,增加了冠心病PCI的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冠脉钙化的成因及分类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旋磨术(PTCRA)利用差异切割和垂直移动摩擦的原理,打磨修饰钙化病变管腔使其扩大,并改变其顺应性,减少血管弹性阻力,产生一个光滑的血管内腔,预扩张球囊及支架顺利通过及扩张,达到理想的球囊和支架展开效果,降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及再狭窄的几率,极大提高了冠状动脉内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手术成功率。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临床至今PTCRA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中该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就PTCRA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旋磨与球囊预扩张后植入药物支架对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旋磨术后支架植入(旋磨组,32例)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对照组,40例),对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治疗特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旋磨组平均支架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3.25(3.00,3.50)mm比3.00(2.81,3.25)mm,P=0.002]。旋磨组球囊预扩张次数、预扩张最大压力、球囊后扩张次数和后扩张最大压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磨组术后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3.34±0.28)mm比(3.15±0.27)mm,P=0.005]。旋磨组手术即刻成功率(96.9%)大于对照组(92.5%),总MACCE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2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手术史[危险比(RR)为1.155(95%CI 0.030~0.691,P=0.015)]及球囊预扩张最大压力[危险比(RR)为2.326(95%CI 0.721~0.988,P=0.035)]是6个月内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YNTAX评分为23~32分的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术有提高手术即刻成功率、降低短期不良事件的趋势,PCI手术史、球囊预扩张最大压力是6个月内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病变进行冠脉内旋磨术、冠脉球囊扩张及冠脉支架术,观察患者的冠脉钙化病变改变、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32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33处钙化病变处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6.88%,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共植入74枚支架。围术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脉穿孔、出血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并发症。1例发生心脏停搏,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相应药物等治疗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无1例再发心绞痛,无1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术治疗老年人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手术过程中,术者经常会遇到由于指引导丝操作粗暴或选择指引导丝不当导致严重狭窄的病变出现夹层,从而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或者在经历了经皮球囊扩张术(PTCA)后扩张部位出现夹层[1],而指引导丝由于术者操作不当或误操作导致指引导丝脱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84例冠心病患者(84处靶病变),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通过血管内超声分析冠状动脉斑块特征、评估支架置入情况,并收集临床资料及介入操作相关信息,根据结果分为无钙化组36例和中重度钙化组48例,所有钙化病变均给予充分预扩张,并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视情况给予后扩张处理,对比2组PCI前后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PCI后中重度钙化组置入支架直径、术后最小支架直径、最小支架横截面积、即刻管腔获得及相对管腔获得均小于无钙化组(P<0.05),PCI前中重度钙化组单支病变、靶病变B1型、斑块偏心指数、远端参考外弹力膜面积及管腔面积小于无钙化组(P<0.05,P<0.01)。而2组支架对称性、膨胀指数、手术并发症、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最小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管腔面积狭窄率、重构指数、病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给予充分预扩张及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后扩张处理后,中重度钙化仍然影响PCI术后即刻管腔获得,但最终管腔面积基本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预扩张球囊技术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16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球囊组87例和导丝组79例。两组患者均在主支血管置入支架,并采用简单处理策略保护分支血管病变,球囊组患者PCI术中采用预扩张球囊技术,而导丝组患者PCI术中采用单纯导丝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病变血管狭窄情况及再次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分支血管球囊及导丝未发生截留或断裂,术后未出现严重血管并发症、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肌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分支血管闭塞或夹层发生率低于导丝组(P0.05)。两组患者PCI成功率、分支血管置入支架者所占比例、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行对吻后扩张者所占比例和术中分支血管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导丝组(P0.05)。球囊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率低于导丝组(P0.05),而两组患者主支血管最大狭窄率、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及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导丝保护技术相比,预扩张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PCI后分支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更好,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分支血管闭塞或夹层发生率、MACE发生率及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PCI的患者12 113例,冠状动脉穿孔64例为研究组;在其他患者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倍于研究组的患者例数即19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PCI资料。冠状动脉穿孔按照Ellis分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治疗策略。结果 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病率为0.53%(64/12 113),病死率为7.8%(5/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07,P=0.03)、高血压(OR:3.194,P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OR:3.339,P0.01)、右冠状动脉病变(OR:2.517,P=0.02)、钙化病变(OR:4.273,P0.01)及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OR:5.077,P0.01)是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治疗方面:EllisⅠ型冠状动脉穿孔采取观察保守治疗;Ⅱ型穿孔以观察和低压球囊扩张为主,分别占61.1%和22.2%;Ⅲ型穿孔以低压球囊扩张、置入带膜支架和外科手术为主,分别占40.9%、27.3%和22.7%。结论冠状动脉CTO病变、钙化病变、NSTEACS、高血压、右冠状动脉病变及女性患者是PCI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其中CTO病变是最强的预测因素;治疗方面,应依据冠状动脉穿孔Ellis分型不同,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球囊或支架难以通过时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术患者,因术中球囊或支架难以通过,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支撑下辅助球囊或支架到达病变处完成手术。观察PCI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2例为Guidezilla~(TM)延长导管辅助球囊通过,8例为辅助支架通过。所有患者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辅助下都成功完成PCI,成功率100%,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均为Ⅲ级,残余狭窄20%。1例术中发生心绞痛,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血管夹层或破裂、急性支架内血栓、导丝所致的穿孔和心脏压塞等事件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利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增强支撑力作用下辅助球囊和支架到达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Kiwami导管在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使用经验。方法 44例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在PCI手术中使用4F Kiwami导管进行支架置入。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收集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结果 其中43例(98%)患者通过Kiwami导管成功置入支架,并达到造影成功标准,1例(2%)患者因球囊扩张后夹层扩展至血管远段未能植入支架。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冠脉穿孔、血管急性闭塞、支架脱载等严重介入并发症。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MACE。结论 Kiwami导管操作简便,易于通过钙化病变,安全性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