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采捐献间隔期的缩短对女性献血者储存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机采血小板女性献血者的74份样本按照距上次捐献间隔时间分为3组,22 d以上组、16-21 d组、14-15 d组。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F),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血红蛋白(Hb)的含量。结果 22 d以上组、16-21 d组、14-15 d组的Hb平均浓度分别为:(119.35±5.58)g/L、(118.16±4.64)g/L、(120.73±10.97)g/L;22 d以上组与其它2组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CV检测平均值分别为:(91.33±6.28)fl、(90.54±6.31)fl、(92.90±4.85)fl;22 d以上组与其它2组的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F平均浓度分别为:(140.99±78.99)ng/m L、(80.23±73.12)ng/m L、(89.31±83.28)ng/m L;22 d以上组、16-21 d组、14-15 d组的铁缺乏比率分别为5.0%、12.5%、18.2%;22 d以上组与其它2组的S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21 d组与14-15 d组的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间隔期较短的女性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体内的铁蛋白含量相对较低。采供血机构应重视在1年内机采捐献平均间隔期21 d的女性献血者铁储备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Hb)含量与献血后献血不良反应有无关联,更好地指导献血者选择适宜的献血量。方法测定献血者献血前及献血后(24-72)h内静脉血Hb含量,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并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与Hb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Hb含量分组之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性(χ2=40.575,P0.05),Hb130 g/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b≥130 g/L的献血者(χ2=38.676 P0.05);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献血前后Hb含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t=8.817,P0.05),差异性与献血量有关联性(r=0.391,P0.05),与体重无关联性(r=0.087,P0.05)。结论对于Hb含量在标准要求临界的献血者,献血量应以200 m L或300 m L为主;建议必要时提高我国献血者Hb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铁储备状况,为研究和制定更细致和更完善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年10月符合标准的29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分析影响铁储备指标的相关性因子,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方面,探讨其对献血者体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及铁缺乏率的影响,全面调查献血者的铁储备状况。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SF水平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呈负相关(r=-0. 416,P 0. 01);随着年度献血次数的增加,SF水平不断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年度献血次数增加,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比率有增加的趋势。男性18-23次组铁缺乏比率为12. 5%(8/64),女性18-23次组的铁缺乏比率为40%(6/15)。结论:采供血机构对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可适当减少招募次数,有必要增加SF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在56岁前后献血前的外周血象变化,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血液中心2017~2019年56~60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自其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共计6769人次的献血次数,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外周血象水平波动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则采用图基法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男性56岁前后和女性56岁前后各组外周血象水平,P<0.05。其中,女性56岁后与56岁前的Plt分别为(274.33±49.47)×109/L及(296.61±44.89)×109/L、RBC分别为(4.48±0.35)×1012/L及(4.4±0.3)×1012/L、Hb分别为(125.87±9.08)g/L及(128.33±8.79)g/L相比较,P<0.05,而其WBC分别为(6.29±1.36)×109/L及(6.26±1.46)×109/L、Hct分别为0.39±0.05及0.39±0.02相比较,P>0.05。男性56岁后与56岁前的Plt分别为283.94±59.63)×109/L及(283.5±62.7)×109/L比较,P>0.05,而其RBC分别为(4.94±0.39)×1012/L及(4.91±0.35)×1012/L、Hb分别为(137.15±12.83)g/L及(141.29±10.67)g/L、WBC分别为(5.77±1.23)×109 /L及(6.03±1.26)×109/L、Hct分别为0.42±0.03及0.42±0.03相比较,P<0.05。56岁后男性Plt与女性相比,P>0.05。56岁前后男性的RBC、Hb、Hct均高于女性(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56岁后献血前外周血象指标不合格率升高,P<0.05。结论 56~60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血前外周血象水平在56岁前后有所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现行政策下献血总体是安全的。但该人群生理调节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其献血前外周血常规需加强监测,以保障血液质量及高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及血红蛋白(Hb)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地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CT及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及SF水平。另选取从未献过血的健康体检人员15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RBC,HCT,Hb,SI及SF水平,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6.1岁,平均献血量3324±167 ml。2组中男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男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女性RBC,HCT,Hb及S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女性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年龄与SF水平均无相关性(r=-0.034及0.0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献血量与SF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3及-0.660)。结论: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铁蛋白水平低于不献血人群。需对长期大量全血献血者进行健康状况跟踪及营养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献血前测定献血者Hb不仅是为了保证所采集血液质量,也是为了保护献血者安全。目前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规定献血者血红蛋白(Hb)标准为:采用硫酸铜法检测男性比重≥1.052 0,女性比重≥1.050 0;其数值相当于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1]。  相似文献   

7.
超量献血对献血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为了解超量献血对献血者的影响,我们调查了57名流动性超量献血(每年献血量超过5L,献血年限为2~5年,并长期服用FeSO_41.5~3.0g/日,作为补血药物)的献血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同时将35名某厂体检健康的职工作为对照组。被检人员均为男性,献血者年龄23~45岁,平均33岁,对照组年龄18~50岁,平均35.3岁。 Hb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SF采用放射免疫法,Ret采用煌焦油兰活体染色计数法。各项试验分别由同一人操作,并同时加入质控样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次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象部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连续2年捐献机采血小板且每年捐献16次以上的献血者54例,每献血3次取样1次,共12次,比较其献血前的外周血象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比较血小板(Plt)、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多次献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多次献血后和初次献血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可以使献血者血红蛋白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储存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捐献血小板≥16次且捐献量≥29 U的献血者99名(男84名、女15名)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首次仅捐献全血献血者100名(男86名、女1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 TfR)、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2组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并按献血者捐献血小板次数及性别做分类统计。结果 s TfR(mg/L):男性及女性捐献血小板组和未捐献血小板组分别为2.877±1.245 vs 2.614±0.706及3.029±0.908 vs 2.453±0.769(P0.05),捐献50-100次组与捐献0次组分别为3.031±1.361 vs 2.591±0.713(P0.01);SF(ng/m L):男性及女性捐献血小板组和未捐献血小板组分别为45.89±35.67 vs 105.35±91.64及29.40±24.19 vs 91.32±68.97(P0.01),捐献16-50次组50-100次组及≥101次组分别为42.41±3.90,41.99±34.84,47.23±35.68,而捐献0次组为103.39±88.65(P0.01);性别对s TfR和SF的影响比较(P0.05)。结论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SF下降、s TfR升高,但变化均处在参考值范围以内,说明多次捐献血小板是安全的,但仍需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TM)患者的贫血及铁超载状况,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地贫管理系统,统计2011—2017年共7年间就诊于本医院的1029名TM患者资料,共测定输血前血红蛋白(Hb)12 119次、血清铁蛋白(SF)4834次,分析Hb、SF的整体情况;每1年的平均Hb、SF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Hb、SF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患者输血前Hb90 g/L、(60—90)g/L、(30—60)g/L、30 g/L分别为28.9%(297/1 029)、49.1%(505/1 029)、19.4%(200/1 029)和2.6%(27/1 029),Hb平均水平与年份及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87.3%(898/1 029)的TM患者铁超载,46.8%(482/1 029)为重度铁超载(SF2 500 ng/mL);平均SF水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广西的TM患者治疗现状远低于预期,迫切需要加强输血和去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探索影响献血者演化为固定献血者的因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本中心参加街头无偿献全血的献血者,根据其截至到2018年6月31日的献血行为划分献血者属性,分为献血1、2、3次后不再献血组及固定献血者组。对4组献血者的社会学资料、采血资料和血液检测结果及献血间隔期进行数据可视化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献血者献血者年龄高斯密度图分布模式相近。4组献血者首次献血类型率比较,P>0. 05。4组献血按性别、教育程度及首次献血容量进行率的比较,χ2分别为71. 904,4 024,1 340. 4,P<0. 05。4组献血者同1个献血间隔期的均值依次缩短;与自身对照,高次数献血间隔期比低次数献血间隔期均值均在缩短,但献血3次后不再献血组第2个献血间隔期比第1个献血间隔期均值延长。4组献血者末次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基本上依次降低(χ2=71. 904,P<0. 05)。结论献血者年龄、首次献血类型均未显示与献血者向固定献血者演化有相关性;献血者性别、教育程度、首次献血容量及献血者献血间隔的变化,均显示与献血者向固定献血者演化有相关性;以上线索的值得进一步探索更明确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浙江省低危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建立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包括成分献血者精准招募、献血环境改善、献血流程优化、成分献血服务规范提升、成分全过程整体护理、个性化机采方案制定、成分献血全过程宣教、关爱激励机制建立等措施,对2012-2015年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人次、年献血频次(年献血频次=人次/人数)和血液检测结果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固定成分献血者人数由2012年1 278人增加至2015年1 922人,构成比由16.0%上升至29.7%(P0.001),固定献血人次由7112人次增加至14440人次,构成比从48.2%上升至72.8%(P0.001);成分献血者年均献血次数由2.22次/年上升至3.06次/年,固定献血者由6.46次/年上升至7.51次/年;2012-2015年固定、重复和初次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234%、0.672%和1.48%(P0.001)。结论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建设策略是成分献血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机采血小板稳定、充足、安全供应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碳酸钙口服片和咀嚼片对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Ca2+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6月15日至7月15日,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的76例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3组:碳酸钙口服片组(n=27,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D3片1片),碳酸钙咀嚼片组(n=25,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1片)非未补钙组(n=24,机采前未服用任何补钙制剂).采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组献血者血小板.并且分别于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前20 min),机采开始时,机采过程中(机采开始后约30 min),机采结束时,留取献血者静脉血5 mL.分别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和PTH水平.于血小板机采结束后,向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所服用碳酸钙制剂的满意度.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献血者在血小板机采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a2+和PTH水平,以及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对碳酸钙制剂的满意率.3组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开始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采过程中,碳酸钙口服片组、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未补钙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为(2.26±0.06)mmol/L、(2.28±0.04) mmol/L和(2.24±0.06)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P=0.04);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碳酸钙口服片组与未补钙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0.36);碳酸钙咀嚼片组与未补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采完成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为(2.25±0.06) mmol/L、(2.26±0.04) mmol/L和(2.17±0.05)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9,P<0.01);其中,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但是均高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开始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PTH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采过程中,碳酸钙口服片组、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未补钙组献血者的血清PTH水平分别为(110±21)pg/L、(102±26) pg/L和(161±40) pg/L;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但是均低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采完成时,3组献血者血清PTH水平分别为(95±23)pg/L、(91±25)pg/L和(147±38)pg/L;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但是均低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2份,均填写完整并收回.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对碳酸钙制剂的满意率为92.0%(23/25),高于碳酸钙口服片组的59.3%(16/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2,P<0.01).结论 血小板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咀嚼片,可使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于机采过程中及机采结束后血清Ca2+和PTH水平保持稳定.碳酸钙咀嚼片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可用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常规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男性献血者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本站100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男性)为研究对象,包括首次捐献组(50例)和重复捐献组(50例)。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F)浓度,Ferene法检测血清铁(SI)含量,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捐献组和重复捐献组血清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19.49±26.8)ng/ml、(75.7±18.9)ng/ml;血清铁含量分别为(33.4±4.8)μmol/L、(28.5±7.3)μmol/L。重复捐献组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低于首次捐献组(P<0.01);两组血清铁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重复捐献血小板者的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首次捐献者,但仍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因而常规捐献血小板不会导致隐性缺铁甚至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重庆市血液中心南坪采血车登记的无偿献血者56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献血者分为18~25岁、26~40岁以及40岁三组。统计献血者不良反应情况,收集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情况,分析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83例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其中以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到2.62%,高于26~40岁和4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献血者(P0.05)。观察不同年龄和献血次数的关系发现,18~25岁以及26~40岁年龄段中,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2.34%,1次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1.09%,两者比较,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与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关,对于不同年龄和首次献血者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捐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献血者招募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5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73 106人次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收集及整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人次等资料,计算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构成比差异.结果 ①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由6 798人次增加至17 684人次,累计绝对增加量为10 866人次,年平均增长量为2 173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1%.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2.4%、28.4%、31.1%、11.6%和13.2%,其中2012年和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②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52 650人次(72.02%),女性为20 456人次(27.98%),各年男性献血者均多于女性,并且所占比例均>60%,其中2014年男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88%(12 010/15 622).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1.483,P<0.001).③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各年均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其中2010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62.80%(4 269/6 798).2010-2015年,18~2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25~30岁和>30~3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呈增加趋势.自2012年起,有年龄为>55~60岁献血者参与机采血小板献血,2012-2015年该年龄段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0.46%(49/4 561)、1.09%(153/14 002)、1.42%(222/15 622)及1.19%(210/17 684).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42.556,P<0.001).结论 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均以男性多于女性,且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应根据成都市机采血小板捐献特点,制定科学的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和献血者招募方案,确保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机采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男性高频单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骨密度(BMD)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男性高频多次单份机采献血者43名与体检健康男性44名。测定献血者和健康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β-胶原特殊序列(β-CL)、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甲状旁腺激素(PTH)和测定非优势(左)股骨近端股骨颈及腰椎前后位(L1~L4)的BMD值。结果男性高频多次单份机采献血者与健康男性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和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频多次单份机采献血者组骨质疏松、骨质减少和骨质正常的比率分别为2.3%、46.5%和51.1%,维生素D3正常、不足和严重不足的比率分别为13.9%、46.5%和39.5%,与男性健康对照组骨质情况和维生素D3情况构成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多次单份机采献血未对献血者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BMD造成明显影响;男性高频多次单份机采献血者与健康男性的骨量情况和维生素D3情况均较低,且构成比例一致,提示对于对应年龄的男性,应加强对钙营养的宣传和钙剂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连续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6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男性献血者73名(平均献血周期为15.26d),依据5次献血的铁蛋白水平分为第1组(n=21,≥30 μg/L)、第2组(n=23,<30pug/L)和第3组(n=29,在30 μg/L上下变化),对其连续捐献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献血者不同献血次数间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差异,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献血以及血小板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10月本院血液科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病患者,追溯血小板来源,将其血小板献血者按献血次数,分为3组:第一组,为首次在本站献血小板的献血者,80例;第二组,连续献血小板献血2—9次者,32例;第三组,连续献血小板次数≥10次者,105例。统计分析数据,观察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的改变,进而对血小板输注效果做比较。结果 1)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白细胞平均值分别为(2.57±5.41)×10~9/L,(2.67±7.25)×10~9/L(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4.03%,65.38%;年龄18岁与18岁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4%,64.67%;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无差异(P0.05);血小板抗体检测阴性患者有效率(84.15%)明显高于阳性(50.00%)及弱阳性(59.00%)者(P0.05);A(58.10%)型血与B(57.81%)型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接近,O(74.7%)型血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A型和B型(P0.05)。2)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年龄段以及献血次数对血小板输注患者有效率影响无差异(P0.05)。3)同一患者输注不同频次献血者的血小板,各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献血者不同献血次数间血小板输注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静脉铁剂纠正肿瘤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筛选42例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实体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出现贫血时(100 g/L≥Hb≥80 g/L)及时给予静脉铁剂治疗,定期测定铁剂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评估静脉铁剂治疗前后不同肿瘤分期的患者贫血的改善程度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铁剂治疗后d14患者Hb、SF和TSAT浓度[(103.9±4.5)g/L、(98.7±17.4)ng/mL、(17.4±4.7)%]均明显高于铁剂治疗前各指标浓度[(89.6±0.3)g/L、(76.7±12.1)ng/mL、(10.6±2.2)%,p0.05]。铁剂治疗后d21患者Hb、SF和TSAT浓度[(110.9±9.1)g/L、(115.3±13.2)ng/mL、(24.6±4.7)%]明显高于铁剂治疗后d7各指标浓度[(92.3±6.3)g/L、(87.5±8.9)ng/mL、(13.4±3.4)%,p0.05]。肿瘤早期患者对静脉铁剂的反应性(91.30%)明显高于肿瘤中晚期患者对静脉铁剂的反应性(73.68%)。静脉铁剂治疗后d14和d30 Hb净增值(△Hb值)在肿瘤早期患者组[(17.27±0.23)g/L、(23.01±0.32)g/L]均较肿瘤中晚期患者组[(11.62±0.54)g/L;(13.28±0.71)g/L]。结论静脉铁剂治疗可有效纠正肿瘤患者的贫血,阻止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进一步加重,减少肿瘤患者异体血的输注。肿瘤早期患者对静脉铁剂的反应性及治疗后血红蛋白的净增值(△Hb)均较肿瘤中晚期患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