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评估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操作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深圳市中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男性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进行了直肠指检(DRE)的为13例,导尿术10例,硬式膀胱镜12例,前列腺活检术17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28例。80例患者分别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操作前及操作后24h、3d、7d、14d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测定。结果 DRE操作对TPSA和FPSA水平没影响,操作前后TPSA、FPS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术和膀胱镜检查均能使血清TPSA和FPSA水平升高,操作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7~14d)。活检术和TURP术后24h血清TPSA和FPS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开始降低,第14天血清TPSA和FPSA水平降至基线。结论 DRE对血清TPSA和FPSA检测没影响,而导尿术、膀胱镜、活检术和TURP等可使血清TPSA和FPSA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但维持时间长短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比值(FPSA/T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8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PCa)患者、132例良性前列腺疾病(BPH,AP,CP)患者和85例健康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结果以TPSA4.0μg/L为临界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69.3%;以FPSA/TPSA0.15作为临界值判断点,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1.12%,特异度为94.93%。TPSA在4.0~15.0μg/L时,两组患者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TPSA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组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结论以FPSA/TPSA=0.15作为临界值判断点,FPSA/TPSA比值提高了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尤其TPSA在4.0~15.0μg/L范围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和FPSA含量,并以45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和FPSA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组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BPH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SA、FPSA、FPSA/TPSA比值联检可作为PCa和BPH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4例前列腺增生(BPH),32例前列腺癌(Pca)和38例正常男性的血清FPSA、TPSA含量,并计算FPSA/TPSA比值,讨论它们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单独以血清TPSA大于4.0μg/L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76.2%。以FPSA/TPSA小于0.11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限定值,当血清TPSA小于4.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0%,68.1%;当血清TPSA大于10.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5%,69.1%;而当血清TPSA在4.0 ̄10.0μg/L时,FPSA/TPSA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90.5%。结论当血清TPSA在4.0 ̄10.0μg/L时,FPSA/TPSA比值可大大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 在PSA 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TPSA 在4 ~ 10 ng/mL 之间的415 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 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 例前列腺癌(PCa)及362 例前列腺增生(BPH).计算FPSA/TPSA、PSAD,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FPSA/TPSA、PSAD 在灰区诊断PCa 的价值.结果:PCa 组的FPSA /TPSA 较BPH 组降低(P < 0.001),PCa 组的PSAD 较BPH 组升高(P < 0.001).TPSA、FPSA/TPSA、PSAD 在ROC 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PSAD > FPSA/TPSA > TPSA.当FPSA/TPSA 和PSAD 临界值分别为0.16 和0.15 时,诊断PC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1%和60.2%,66.0%和87.0%.结论:FPSA/TPSA、PSAD的测定能显著提高灰区PCa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PSAD 诊断价值高于FPSA/TPS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与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检测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症(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及FPSA与TPSA比值。结果PCa、BPH组与健康对照组TPSA、FPSA及FPSA与TPS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灰区内(TPSA为4.0~20.0ng/mL),PCa组与BPH组TPSA、F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与TPS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PSA与TPSA比值结合TPSA含量可提高PCa与BPH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对PCa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高危人群的筛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在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在监测恶性前列腺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泌尿外科收治的40 例恶性前列腺肿瘤、40例良性前列腺肿瘤及14例转移性前列腺肿瘤患者采用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TPSA及FPSA水平.同时对69名正常人群进行同龄分组,分别采取血清测定TPSA和FPSA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恶性前列腺肿瘤的TPSA活性为11.2±0.6ng/ml,FPSA活性为0.41±0.02ng/ml,与同龄对照组TPSA4.10±0.20ng/ml,FPSA0.50±0.01ng/m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前列腺癌组的TPSA7.2±0.4ng/ml,FPSA为0.61±0.05ng/ml.与同龄对照组TPSA 5.6±0.5ng/ml,FPSA 0.70±0.02ng/ml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同龄组对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前列腺肿瘤与其他两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恶性前列腺肿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的TPSA和FPSA的检测对前列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作为前列腺肿瘤的检测指标,血清FPSA比TPSA更为特异和敏感.  相似文献   

8.
F-PSA和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灰色带"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灰色带"(4.0~10.0μg/L范围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FPSA与TPSA比值(F/T值)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清TPSA在4.0~10.0 μg/L范围内的4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检测血清FPSA,计算F/T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PSA 4.0~10.0 μg/L范围内,各组间TPSA和FPS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F/T比值差异显著(P<0.01),PCa患者F/T值明显低于BPH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以F/T值<0.16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85.6%,89.1%,81.2%,91.0%.结论对TPSA处于诊断灰色带(4.0~10.0 μg/L范围)的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检测血清FPSA,并应用F/T比值,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利于对TPSA在正常范围的前列腺癌患者及早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T)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使用ROCHE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临床确诊的42例PCa和88例BPH患者和52例健康者血清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结果PCa组和BPH组与52例健康者的TPSA、FPSA及F/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16例PCa和41例BPH患者位于诊断灰区(TPSA4~10 ng/mL),此时PCa组和BPH组患者的TPSA、F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PSA值在诊断灰区内的良、恶性增生性疾病患者,F/T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张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917-19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3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前1d,两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比较,两组患者IgM、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比较,两组CD3~+、CD4~+、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免疫保护优势,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PSA水平测定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水平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BPH和22例PC患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PSA) ,计算FPSA/TPSA比值 ,并测定BPH患者的实际前列腺体积 (PV)。 结果 BPH患者FPSA值为 (1.63±1.08) μg/L ,TPSA值为 (12.38±8.26) μg/L ,FPSA/TPSA比值为0.025±0.13;PV为(14.0±1.08)cm3 ,PV每增加1cm3 ,TPSA平均增加0.17μg/L,而FPSA平均增加0.03μg/L;BPH患者年龄、PV分别与FPSA、TP 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均P<0.05) ,而与FPSA/TPSA比值无相关性 (P>0.05) ;患者年龄与PV无相关性 (P>0.05)。PC患者FPSA值为(6.05±1.46) μg/L,TPSA值为 (37.44±11.58) μg/L ,FPSA/TPSA比值为0.14±0.11,与BPH患者比较 ,FPSA、TPSA值均明显上升 (均P<0.05) ,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 (P<0.01)。结论 BPH患者血清PSA水平随年龄、PV的增加而上升 ;PC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且较BPH患者更为明显 ,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 ,当其<0.15时诊断为PC的准确率达77 % ;测定PSA水平对指导BPH和PC的诊断和治疗、判断P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类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98例BPH(腺瘤样型39例,纤维肌型35例,纤维肌腺瘤样型24例)、30例健康患者(对照组)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 BPH组FPSA、TPS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PH各组分型相比较发现,腺瘤样型组患者血清FPSA、TPSA高于纤维肌型组、纤维肌腺瘤样型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纤维肌型组与纤维肌腺瘤样型组比较,患者血清FPSA、TPSA均无明显差异。F/T在各BPH分型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腺瘤样型BPH患者血清FPSA、TPSA高于纤维肌型和纤维肌腺瘤样型,对诊断BPH病理类型有一定程度上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核素骨显像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水平与总量比值(FPSA/TPSA)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并行骨显像和FPSA、TPSA检查的14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核素骨显像提示102例出现骨转移(占69.4%),其骨转移病灶"热区"数共631个,其中显示≥3个病灶者为81例(79.4%),2个病灶的15例(14.7%),1个病灶的6例(5.9%)。经随访发现,骨转移累及部位以盆骨最多(96例,占94.1%),且最早;其次是脊柱(77例,占75.5%)和肋骨(54例,占52.9%)。发生骨转移患者术前的血清TPSA、FPSA、FPSA/TPSA(F/T)分别为(99.14±58.90)μg/L、(11.10±8.22)μg/L、0.10±0.05;无骨转移患者血清TPSA、FPSA、F/T则分别为(24.32±21.91)μg/L、(4.37±3.43)μg/L、0.18±0.0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PSA、FPSA浓度与骨转移率呈正相关。PSA100μg/L时,骨转移率达100%。结论:对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特别是年龄>50岁者,更应重视核素骨显像和血清TPSA、FPSA检查,并计算F/T比值,密切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前列腺特异抗原总量(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及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愈后的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前列腺癌组(A组,23例)和非前列腺癌组(B组,4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fP-SA、TPSA水平,计算fPSA/TPSA并进行比较,分析fPSA、TPSA和fPSA/TPSA在两组中的改变情况。结果A、B组fPSA水平分别为(5.46±5.37)μg/L、(0.34±0.77)μg/L(P<0.05);fPSA/TPSA分别为0.29±0.11、0.35±0.34(P<0.01)。前列腺癌术后患者fPSA、TPSA呈下降趋势,fPSA/TPSA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未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fPSA、TPSA水平无明显改变,或再次升高,而fPSA/TPSA仍呈下降趋势。结论fPSA/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L-6、CRP、CD3+、CD4+/CD8+的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期间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两组IL-6、ClIP升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IL-6、CRP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8+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CD3+、CD4+/CD8+回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52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27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7 d、14 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RP、CD3+、CD4+、CD8+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 CRP、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RP、CD8+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D3+、CD4+、CD4+/CD8+水平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免疫功能保护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MicroRNA-101、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及局部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右半结肠癌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和3 d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手术前后MicroRNA-101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局部复发率。结果①围术期情况: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用时、住院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②T细胞亚群: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CD8~+水平较术前增高(P 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增高,CD8~+水平较术后第1天降低(P 0.05),且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③MicroRNA-101:术前两组MicroRNA-10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MicroRNA-101水平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④局部复发率:研究组术后6和9个月局部复发率(0.00%和4.65%)与对照组(6.98%和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除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损伤,提高MicroRNA-101水平,可降低疾病局部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及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肝切除术患者68例临床数据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6)与开腹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总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3d血清皮质醇、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的(P0.05),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d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d皮质醇水平与术前相当(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1、2、3d血清皮质醇水平均高于腹腔镜组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的CD3~+、CD4~+均低于术前(P0.05),腹腔组患者术后第2、3d CD3~+、CD4~+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D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清皮质醇、细胞免疫能力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游离PSA对筛选前列腺癌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对筛选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2例Pca及21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 PH)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FPSA。结果:B PH组PSA平均值为16.33μg/L,FPSA平均值为1.90μg/L,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associat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A C T)平均值为13.18μg/L。FPSA/TPSA(total postatespecific antigen)为0.112;Pca组PSA平均值为116.30μg/L,FPSA平均值为30.13μg/L,PSA-A C T平均值为86.17μg/L,FPSA/TPSA为0.164。结论:FPSA及FPSA/TPSA检测对筛选前列腺癌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