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依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术后对照组行下肢按摩等常规处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比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7.5%、30.0%,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够显著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强,因此,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8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依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对照组行下肢按摩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比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7.5%、3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够显著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20-72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气压治疗在预防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高危患者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8.75%,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9.17%,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14.58%,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气压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位管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旨在为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8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编号1~89号,将奇数号45例纳入对照组,将偶数号44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位管理。观察两组DVT发生率、DVT评价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皮肤温度、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ATP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常规预防基础上实施体位管理,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肢术后肿胀、高温及凝血功能情况,且利于促进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妇科肿瘤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妇科肿瘤腹腔镜术治疗患者,依据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不同分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纳入对照组,应用利伐沙班的纳入研究组,对比应用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率为7.5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陈俊秀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7):77-77
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在防治产后血栓疾病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选取本院6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未采取特殊预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3.33%,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36.67%,无效率为33.3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出血,腹痛1例;对照组4例出血,腹痛4例,3例血栓,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36.67%),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防治产后血栓疾病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任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37-38,113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1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24 h尿量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24 h尿量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显著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增加尿量,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先兆流产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腰酸、腹痛持续时间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恶心呕吐、乳房肿痛、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 33%(28/30),对照组为80. 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76-37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对预防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妇科手术患者78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气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4项及D-二聚体、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观察组凝血功能四项、血浆D-二聚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低于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提高血流速度,缩小下肢周径,降低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栓通、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拜阿司匹林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血栓通、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组40例,阿司匹林合用复方丹参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52.5%),有效15例(37.5%),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0例(25.0%),有效21例(52.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94,P<0.05)。结论:血栓通、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9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广谱抗生素,液体复苏等,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给予小剂量肝素5~10U/(kg·h)静脉泵入,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0.6 ml皮下注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 d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28 d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C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APACHEⅡ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患者治疗5 d后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1),C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患者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DIC发生率、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P0.01,P0.05),C组患者DIC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的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力袜联合依诺肝素钠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观察组患者接受弹力袜联合依诺肝素钠预防DVT。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DVT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弹力袜联合依诺肝素钠能有效预防骨盆骨折患者术后DVT,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卢娇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4):67-6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诊的408例RS 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低分... 相似文献
14.
15.
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长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恶性肿瘤并DVT患者82例随机分为长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组40例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组42例,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血小板数值变化和血栓再发生率.结果 LMWH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2.5%.5.0%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血发生率为26.2%,2.4%患者出现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但LMWH组在治疗12个月时血栓再发生率为7.5%,常规治疗组为23.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DVT患者,长期应用LMWH更为方便有效、血栓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魏国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81-82
目的:分析Autar评估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Autar量表评估结果给予不同危险等级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护理后DVT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入选患者中经有效护理后,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ar评估表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掷硬币法将上蔡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DVT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分析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提出应加强高危病人的评估、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 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 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压迫穿刺点对注射部位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克赛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注射拔针后压迫穿刺点3min,对照组不压迫。观察每次注射部位皮下出血情况,比较两种拔针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共注射476次,对照组共注射490次。实验组产生轻度瘀斑12次,中度瘀斑12次,重度瘀斑12次,血肿4次;对照组产生轻度瘀斑32次,中度瘀斑19次,重度瘀斑22次,血肿18次。两组比较,在轻度瘀斑、重度瘀斑、血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拔针后,穿刺点压迫3min可降低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发生事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