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对30例位于膈下肝前区的肝细胞癌(HCC)病人进行双侧内乳动脉(IMA)造影以研究HCC与IMA的关系,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5~88岁。对HCC病人进行IMA选择性血管造影,根据有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而分成IMA供血组(10例)和非IMA供血组(2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磁共振波谱(MRS)是目前唯一能从分子水平上非侵入性检测在体组织和器官代谢情况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本研究采用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总结肝细胞癌(HCC)的波峰形态特征,探讨其在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对病理确诊的24例HCC和21例肝良性病变(6例肝腺瘤、3例FNH及12例血管瘤)患者行1H-MRS扫描,观察谱线的形态特征,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有42例得到了可分析的谱线,波谱的成功率为93.3%(42/45)。15例HCC和2例肝良性病变获得宽大的Ⅱ型波峰(含"M"型波峰)。HCC组Ⅱ型波型的发生率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C宽大的"M"型波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HCC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肝癌化学免疫治疗与单纯TAE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肝动脉化学栓塞(TAE)后1~2周内行LAK/IL2的化学免疫治疗(Chemo-immu-notherapy CIT)中晚期肝癌(Mid-advanced HCC)42例(CIT组),TAE治疗2 7例为对照(TAE组)。结果:Ⅱ期HCC 2年生存率47.4%,Ⅱ期HCC部分缓解率(PR)和3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39.1%、73.9%、56.5%和34.7%,显著高于TAE组Ⅱ期HCC二年生存率16.7%,(P<0.05)和Ⅱ期HCC部分缓解率为6.7%,三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40.0%,13.3%和6.7%,P<0.05;Ⅱ期HCC 1年内肝外转移率(25.5%)明显低于TAE组(66.7%,P<0.05)。表明化学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癌疗效。  相似文献   

4.
P16、P2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保国  杨建民  黎君  施英瑛 《武警医学》2007,18(11):838-840
 目的 研究P16、P2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46例HCC组织与38例癌旁组织P16、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HCC(41.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65.8%)(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在术后3年复发组(17.4%)显著低于无复发组(73.7%)(P<0.01),在3年存活组(64%)显著高于死亡组(11.8%,P<0.01).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HCC(19.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2.6%)(P<0.01),P21蛋白阳性表达在术后3年复发与无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年存活组与死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16、P21蛋白的表达缺失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且P16蛋白表达缺失与HCC的预后相关.P16蛋白的表达缺失是HCC预后的一个可靠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继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异位复发HCC超声造影灌注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HCC患者RFA治疗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继发性APF29例(共31个病灶),作为APF组;选取同时期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为异位复发HCC患者30例(共34个病灶),作为HCC组。比较两组患者CEUS灌注特征,包括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两组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APF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楔形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球形增强30个病灶(88.2%);两组患者CEUS在动脉期增强形态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F组门静脉期等增强28个病灶(90.3%),延迟期等增强25个病灶(80.6%);HCC组门静脉期低增强21个病灶(61.8%),延迟期低增强28个病灶(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PF组动脉期高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动脉期高增强33个病灶(9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RFA治疗后继发性APF的CEUS具有特征性表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与异位复发HCC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前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研究其与HCC侵袭,特别是复发转移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对30例HCC患者分别于术前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定量测量血清VEGF水平,于TACE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予以对照. 结果 (1)对照组20例血清VEGF水平为22.82±10.95ng/L;(2)30例HCC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为154.47±90.17ng/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转移肝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为211.06±112.11ng/L,显著高于非转移肝癌组患者(135.79±49.82ng/L,P<0.05).追踪半年期间,血清VEGF高水平组(>100ng/L)患者中74%再发;而血清VEGF低水平组(<100ng/L)的患者中无1例再发. 结论血清VEGF高水平是对应的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结果,与TACE术后HCC复发转移发生有关,HCC患者在TACE术前的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预测HCC患者介入后复发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活体肝脏氢质子MRS(1H-MRS)评价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53例肝肿瘤患者(54个直径>4 cm的肿瘤)和19名正常志愿者进行1H-MRS检查,分别测量满足诊断需要的正常对照组(17名)和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肝脏肿瘤组(8例)和肝细胞癌(HCC)组(25例)胆碱I唪/甘油三酯亚甲基峰(Cho/Lip)比值,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两样本间Dunnett-t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H-MRS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肝脏、良性肿瘤及HCC组的Cho/Lip比值分别为0.07±0.04、0.11±0.06和0.55±0.17(F=6.58,P<0.05),HC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脏肿瘤组(t值分别为2.99和2.32,P值均<0.05),正常肝脏组和良性肿瘤组Cho/Li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H-MRS对诊断HCC有较高诊断价值,当Cho峰与Lip峰比值界值点为0.1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62.5%.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1H-MRS分析是可行的,对于鉴别IHCC和良性肝脏肿瘤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8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HBV相关HCC患者833例,回顾性收集患者初次诊断HCC时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根据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CLC)分期进行分层,并以是否合并NAFLD分组,采用稳健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TW)平衡相关临床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HBV相关HCC患者的预后,研究终点为肝癌相关性死亡。结果 以BCLC分期为标准,本组833例中可切除患者465例,不可切除患者368例;可切除患者中161例(34.6%)合并NAFLD,不可切除患者中76例(20.7%)合并NAFLD。进行稳健IPT W加权后,两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的HBV相关H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NAFLD患者,可切除NAFLD患者3、5、8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82.1%、41.2%,明显高于非NAFLD患者(分别为9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Survivin、VEGF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术前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Survivin、VEGF以及MVD表达情况,将MSCT强化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6例HCC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VEGF表达阳性率72.2%(26/36)。26例VEGF表达阳性的HCC中,20例Survivin表达阳性,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②HCC的MSCT征象中肿瘤大小及瘤体中心有无坏死与Survivin、VEGF的表达无关(P>0.05)。有静脉癌栓组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无癌栓组(P<0.05)。边缘不清、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边缘清楚、无静脉癌栓组(P<0.05)。MVD值表达与VEGF表达相同。结论:Survivin、VEGF及MVD在HCC呈高表达且三者密切相关,HCC的MSCT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Survivin、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子水平判断HCC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PI、SPF、DI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S期细胞比率 (S phasefraction ,SPF)、DNA指数 (DNAindex ,DI)的影响及PI、SPF、DI与HCC转移的关系 ,以便进一步研究化疗栓塞对HCC转移潜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HCC共 98例 ,单纯手术 5 7例 ,4种化疗栓塞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 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检测各标本PI、SPF和DI ,并与转移情况对照。结果 PI和SPF与HCC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 ) ,DI与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PI、SPF和DI存在组织学差异 ,Ⅲ级高于Ⅰ级 ,梁索型、索状腺样型、透明细胞型低于实体型和低 (未 )分化型。化疗栓塞使HCCPI、SPF下降 ,其中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组 (C组和D组 )下降最明显 (P <0 .0 5 ) ;单材料化疗栓塞组 (B组 )PI上升最显著 (P <0 .0 5 ) ;重复 3~ 4次化疗栓塞PI、SPF下降显著 (P <0 .0 5 ,P <0 .0 1) ;化疗栓塞后1~ 2个月PI、SPF下降 ,2个月后增高。结论 HCC高转移性与高PI、SPF相关 ,化疗栓塞通过抑制HCC的PI、SPF来抑制其转移潜能 ,多次、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且重复治疗间隔 <2个月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综合治疗后复发的小肝癌(s HCC)患者磁共振(MRI)图像表现,提高对复发s HCC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6例HCC综合治疗后复发的s HCC患者,共44个病灶,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6例患者在3~6月后复查MRI,分析病灶图像特征。测量典型"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癌灶(A组)与非典型强化方式癌灶(B组)的长径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MRI平扫T2压脂序列显示高信号癌灶39个(88. 64%),T1压脂序列显示低信号癌灶37个(84. 09%),弥散加权成像显示高信号癌灶41个(93. 18%),双回波序列显示含脂质成分癌灶4个(9. 09%)。MRI动态增强序列显示典型"快进快出"强化方式癌灶30个(68. 18%),非典型强化方式癌灶14个(31. 82%),延迟期出现"假包膜"征象癌灶12个(27. 27%)。A组癌灶长径大于B组,ADC值低于B组(P均0. 05)。结论结合MRI平扫和动态增强各序列,有利于s HCC癌灶的检出,是诊断HCC综合治疗后复发的s HCC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多定量参数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58例HCC,按照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分为非低分化组38例和低分化组20例.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DKI参数值,包括平均扩散峰度(MK)、平行扩散峰度(Ka)、...  相似文献   

13.
CT扫描肝细胞癌边缘肿瘤血管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边缘肿瘤血管和肿瘤发生转移的关系 ,探讨从CT预测HCC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 13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 ,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瘤周组织血管计数。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病人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肿瘤边缘重度强化组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轻中度强化组。 (2 )肿瘤边缘出现肿瘤血管者发生转移明显高于无肿瘤血管者。 (3 )肿瘤边缘强化程度与镜下血管计数呈正相关。结论 可以从HCC边缘肿瘤血管、增强程度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超液化碘油(UFL)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肝动脉灌注CIK细胞后用UFL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治疗HCC 38例(研究组),并与同期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经皮瘤体注射无水乙醇(PEI)双介入治疗HCC 62例(双介入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双介入组治疗前后CD3、4、CD8变化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AFP的下降率,0.5,1和2年生存率,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近期疗效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95).结论 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联合UFL栓塞介入治疗HCC,可以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氢质子MRS(1H-MRS)在活体肝脏占位性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 对15名正常及4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1HGAAB2MRS检查,分别测量满足诊断需要的正常对照组(15名)和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肝脏肿瘤组(18例)和肝细胞癌(HCC)组(23例)胆碱峰/甘油三酯亚甲基峰(Cho/Lip)比值,对结果 进行方差分析和2样本间Dunnett-t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H-MRS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肝脏、良性肿瘤及HCC组的Cho/Lip比值分别为0.08±0.03、0.09±0.05和0.58±0.15(F=6.65,P<0.05),HC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脏肿瘤组(t值分别为3.02和2.52,P值均<0.05),正常肝脏组和良性肿瘤组Cho/Lip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H-MRS对诊断HCC有较高诊断价值,当Cho峰与Lip峰比值界值点为0.1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和62.8%.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1H-MRS分析是可行的,对于HCC和良性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老年(>60岁)肝细胞癌(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为老年HCC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收集2000-2016年研究RFA治疗老年与非老年HCC患者总生存率差异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从中提取相关数据;按照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老年患者1 589例,非老年患者3 336例。Meta分析显示老年患者总生存率低于非老年患者[HR=0.850,95%CI(0.755,0.958),P=0.008];敏感性分析揭示两组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可靠,Egger检验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老年HCC患者接受RFA治疗总生存率低于非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参考Troost法检测了肝细胞癌(HCC)及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α—L岩藻糖甙酶(AFU)活性。结果HCC组血清AFU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最高活性达1120nmol·ml~(-1)·h~(-1);大多数>600nmol·ml~(-1)·h~(-1)。阳性率达81.2%。与其他各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特别是24例小肝癌(直径≤5cm)患者血清AFU活性也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正常人组,其中AFU阳性者有17例,占70.8%,而160例其他疾病中,AFU假阳性者仅26例,只占16.3%。在HCC组中,A_1AT阳性44例,阴性57例,其中AFU阳性分别为37例和44例。101例HCC中,AFP阳性55例;阴性46例。其中AFU阳性分别为47例和35例。AFU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治疗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与生存时间(OS)的关联.结果 HCC患者TACE后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109和6.834,P=0.000);低Treg组(<6.7)HCC患者中位生存期19.3个月,高Treg组(≥6.7)中位生存期12个月,两组间OS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CC患者TACE治疗后外周血Treg水平是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娟  周翔平  姚晋  陈宪  漆锐 《放射学实践》2004,19(3):190-19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HC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病灶的大小、边缘形态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关系。方法 :盲法下分析 162例HCC病灶的CT扫描影像。结果 :162例病灶中 48例 (占 2 9.63 %)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肝门组、门腔间隙组以及腹主动脉组最为常见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 12 .96%,14 .81%,11.73 %。局部淋巴结转移出现概率与病灶大小及边缘形态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CC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 2 9.63 %。HCC最主要的淋巴转移途径为肝内深、浅淋巴管经肝门淋巴结、门腔间隙淋巴结、腹腔干旁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并常表现为多组、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HCC更容易出现在体积较大和无包膜型HCC中。HCC的CT分型能够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动脉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TM EndostarTM)联合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40例临床诊断为HCC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加例,分别使用动脉内恩度加TACE术及单纯TACE术,所有病例于TACE术前、术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CTPI)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血流量(BF)、血容量(BV)、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S)、肝动脉灌注值(ALP)、门静脉灌注值(PVP)及肝脏灌注指数(HPI).结果 动脉内恩度加TACE术组HCC患者术后1个月CTPI扫描肿瘤组织BF、ALP及HPI水平较术前降低,PVP水平较术前升高,BV、PS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单纯TACE术组HCC患者术后1个月ALP水平较术前降低,PVP水平较术前升高,BV、BF、PS及HPI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比较两组HCC患者TACE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说明恩度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