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及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肛提肌成肌细胞的存活率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机械生长因子(MGF)对SU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女性SUI患者及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肛提肌成肌细胞,采用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方法对肛提肌成肌细胞进行鉴定,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GF(0ng/mL、50ng/mL、100ng/mL、150ng/mL)在不同作用时间(24h、48h、72h)下肛提肌成肌细胞的存活率,于成肌细胞孵育72h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上述两种蛋白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MGF促进肛提肌成肌细胞增殖的效果不同(F浓度=65.055,P浓度=0.000);不同MGF作用时间促进肛提肌成肌细胞增殖的效果不同(F时间=24.586,P时间=0.000);MGF浓度和MGF作用时间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浓度=3.222,P时间×浓度=0.008),当MGF浓度为150ng/mL和MGF作用时间为72h时,肛提肌成肌细胞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肛提肌成肌细胞)比较,SUI组(0ng/mL)肛提肌成肌细胞Laminin、Dystrophin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SUI组(0ng/mL)比较,MGF组(150ng/mL)肛提肌成肌细胞Laminin、DystrophinmRNA的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MGF浓度和MGF作用时间两因素可交互作用,促进体外培养的SUI患者的肛提肌成肌细胞增殖。SUI患者肛提肌成肌细胞Laminin、Dystrophin的表达降低,MGF可促进SUI患者肛提肌成肌细胞Laminin、Dystroph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 ,SUI)患者肛提肌肌纤维直径和分型的变化及其与SUI和盆底组织膨出 (pelvicorganprolapse ,POP)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 15例SUI患者 (SUI组 )、19例POP患者 (POP组 )及 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 (对照组 ) ,术中行肛提肌活组织检查 (活检 )。常规组织学染色 ,镜下观察、测量肛提肌肌纤维直径 ,并进行分型。结果 SUI组和POP组患者肛提肌肌纤维密度减小 ,被丰富的纤维结缔组织充填、取代。含肌纤维的 4例SUI患者肛提肌肌纤维直径为 (2 4± 9) μm ,3例POP患者肛提肌肌纤维直径为 (2 4± 5 ) μm ,对照组肛提肌肌纤维直径为 (5 4± 11) μm。SUI组和POP组肛提肌肌纤维直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均较对照组肛提肌肌纤维直径缩短 (P <0 0 5 )。SUI、POP、对照组肛提肌肌纤维中Ⅰ型纤维 (慢纤维 )分别占 79 6 %、97 2 %和 77 2 % ,SUI、POP组Ⅱ型纤维 (快纤维 )比例均降低。对照组肛提肌肌纤维直径与年龄、绝经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P =0 0 0 0 )。结论 SUI和POP患者肌肉的明显纤维化、退行性改变 ,快纤维减少 ,不利于在腹压增高时产生有力收缩。  相似文献   

3.
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组织膨出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hen J  Lang JH  Zhu L  Liu ZF  Sun DW  Leng JH  Ren HT  Zhao YH  Guan HZ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8):519-521,i001
目的 探讨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组织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SUI患者(SUI组)、19例POP患者(POP组)及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中行肛提肌活检,冰冻切片常规行HE染色、改良Gomori染色及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rase,AC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染色,镜下观察肛提肌形态学变化。结果 成功获取肛提肌肌肉组织与未取得肛提肌肌肉组织的SUI患者的年龄、产次、绝经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漏尿点压力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I组和POP组患者肛提肌组织形态学表现为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紊乱,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填充、取代,肌纤维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单个肌纤维细胞既有核中心移位、纤维劈裂、外周吞噬及空泡变性等肌源性改变,也有肌纤维萎缩、角形变、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结论 SUI和POP患者的肛提肌同时存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改变,提示持续的盆底肌去神经支配和继发的肌源性改变,可能是SUR及POP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与SUI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4例SUI患者(SUI组)、7例盆底器官膨出(POP)患者(POP组)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ER阳性率,并选择同期1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ER阳性率均不高,仅为67%。ER细胞核染色阳性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及小神经细胞。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中,SUI组的结缔组织、平滑肌及小神经细胞的ER阳性率分别为11%、28%、27%,POP组分别为41%、95%、116%,对照组分别为14%、47%、57%。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UI组与POP组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绝经后SUI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的退行性病变与雌激素受体水平低下有关;提示POP患者的肛提肌及其周围组织的ER减少,易发生SUI。  相似文献   

5.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 (TGFβ-3)、层黏连蛋白(Lamin)和松弛素(Relaxin)mRNA的表达与压力性尿失禁(SUI)鼠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SUI模型鼠与正常大鼠(各8只)的阴道前壁及肛提肌组织,提取组织中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上述3种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SU...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盆隔裂孔形态结构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定期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7-41周的初产孕妇145例(妊娠晚期组),其中有SUI症状者38例(SUI孕妇),无SUI症状者107例(非SUI孕妇);同期选择50例未孕、未产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均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各组妇女的盆隔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各组妇女在静息、Va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隔裂孔大小、耻骨直肠肌厚度及耻骨直肠肌角度.结果 妊娠晚期组孕妇盆底结缔组织结构疏松,部分患者出现肛提肌撕脱的图像;对照组妇女盆隔裂孔形态呈菱形,结构完整紧凑,盆隔裂孔内尿道、阴道、直肠从前至后呈直线依次排列,盆隔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对称且连续性好.在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妊娠晚期组孕妇的盆隔裂孔面积分别为(15.2±1.9)、(16.4±2.0)和(13.6±1.9)cm2,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为(0.72±0.11)、(0.68±0.14)和(0.77±0.11)cm,耻骨直肠肌角度分别为(60±8)°、(57±10)°和(64±1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妇女[分别为(11.2±2.6)、(14.5±4.5)和(9.2±2.6)cm2,(0.66±0.10)、(0.67±0.14)和(0.71±0.14)cm,(50±4)°、(51±5)°和(46±5)°;P<0.05].妊娠晚期组SUI孕妇在各种状态下的盆隔裂孔前后径、周径及面积均明显大于非SUI孕妇(P<0.05);在缩肛动作时,除SUI孕妇的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小于非SUI孕妇(P<0.05)外,其余状态下的耻骨直肠肌厚度及各种状态下的耻骨直肠肌角度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发生重塑,与未育妇女比较,其盆底结缔组织结构疏松、盆隔裂孔增大.妊娠晚期SUI妇女比非SUI妇女盆隔裂孔增大,缩肛动作时肛提肌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压力性尿失禁 (SUI)发病的神经损伤机制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表现。大多数研究证实SUI患者肛提肌的肌电图存在失神经支配和再神经支配改变 ,同时支配盆底肌的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及潜伏期延长 ,可见SUI的神经损伤机制的确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提出了发生盆底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SUI的盆底功能锻炼和电刺激疗法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伟杰  李菁  张文红  姚康寿 《生殖与避孕》2004,24(1):19-23,T004
目的:探讨人精子培养试验检测培养液内毒素的敏感性。方法:活动精子分别与6个内毒素浓度(0.5 ng/mL,1 ng/mL,10 ng/mL,1 000 ng/mL,10 000 ng/mL,50 000 ng/mL;n=10)共培养,检测培养后的精子活动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精子活动率改变,并观察不含白蛋白培养液的3种内毒素浓度(1 000 ng/mL,10 000 ng/mL,50 000 ng/mL;n=6)对精子活动率的影响。另对比小鼠1-细胞胚胎和2-细胞胚胎培养试验对内毒素(0.5 ng/mL,1 ng/mL,10 ng/mL)的敏感性。结果:精子培养24 h后,在含白蛋白的内毒素浓度为0.5-1 000 ng/mL的4组中,实验组的精子活动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内毒素浓度为10 000 ng/mL和50000ng/mL组,精子活动率则显著降低(P<0.01)。在不含白蛋白的内毒素浓度为50 000 ng/mL组和10 000 ng/mL组中,培养2 h和8 h的精子活动率分别显著降低(P<0.01)。在培养液内毒素浓度为0.5 ng/mL组和1 ng/mL组,小鼠1-细胞胚胎和2-细胞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发育率均显著减少,内毒素对胚胎发育的抑制呈剂量效应。结论:人精子存活试验可检测培养液中较高的内毒素水平,其敏感性比小鼠1-细胞胚胎和2-细胞胚胎培养试验的低。培养液中不含白蛋白可提高精子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l对体外培养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尿道旁筋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2007年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的SUI患者术中切取的阴道前壁组织4份.剔除黏膜层,组织块培养法于体外培养尿道旁筋膜成纤维细胞,胰蛋白酶消化传代3-5代后,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加入5、10、20μmol/L人参皂甙Rg1及培养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甙Rg1培养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参皂甙Rg1培养48 h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1)加入5、10、20 ttmol/L人参皂甙Rg1培养72 h后,各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9±5)%、(40±5)%、(26±4)%,分别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μmol/L组分别与5 μmol/L组、20 μmol/L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 μmol/L组与20 μ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一浓度人参皂甙Rg1组培养48 h后的细胞增殖率与培养24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72 h后与培养48 h时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5 μmoL/L组、10 μmol/L组及20 μmol/L组培养48 h后的PCNA阳性率分别为49.24%、83.48%和54.50%,分别与对照组(28.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μmol/L组与5μmol/L组、20 μmol/L组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参皂甙Rg1可促进体外培养的SUI患者尿道旁筋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张英  华克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0):782-783,786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其神经损伤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证实,SUI患者肛提肌的肌电图存在失神经支配和再神经支配改变,同时支配盆底肌的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及潜伏期延长,表明SUI的神经损伤机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神经生理和生化方面的基础研究证实了神经损伤后递质的变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目前很多研究还提出了发生盆底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SUI的盆底功能锻炼和电刺激疗法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22(IL-22)对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2型鼠β防御素(mBD-2)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膜表面IL-22R表达水平。100ng/ml重组鼠IL-22刺激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ELISA检测不同时间(0、12、24、48、72h)mBD-2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重组人IL-22(0、25、50、100、200ng/ml)刺激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48h,ELISA检测mBD-2表达情况。结果: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膜表面表达IL-22R。IL-22诱导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生成并释放mBD-2表达,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00ng/ml IL-22为最佳干预浓度,且mBD-2表达与IL-22的浓度具有依赖关系。结论:IL-22能显著诱导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生成并释放mBD-2,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运输介导物(NOSTRIN)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此诱导作用的抑制。方法: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无任何处理的HUVEC,第2组为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作用的HUVEC,第3组为正常晚孕妇女血清作用的HUVE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组细胞中NOSTRIN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E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中TNF-α含量。用1,3,5ng/ml3种浓度的TNF-α分别作用3组细胞6h,以及用浓度3ng/ml的TNF-α作用3组细胞分别达6h、12h、24h,RT-PCR检测NOSTRIN mRNA的表达;将PDTC(5mmol/ml)与TNF-α(3ng/ml)同时作用以及TNF-α(3ng/ml)单独作用3组细胞6h,RT-PCR检测NOSTR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3组细胞中都有NOSTRIN表达,第2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1)。ELISA结果显示,PE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晚孕妇女(P0.01)。TNF-α作用HUVEC细胞后NOSTRIN显著高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1)。PDTC和TNF-α同时作用的HUVEC与TNF-α单独作用的HUVEC相比,其NOSTRIN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TNF-α可上调NOSTRIN在HUVEC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王炎秋  邢福祺  陈士岭 《生殖与避孕》2007,27(4):260-263,291
目的:探讨甾体激素(E_2、P_4)对绒毛外滋养细胞表达HLA-G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的绒毛外滋养细胞(EVT)分成E_2组、孕酮(P_4)组、E_2+P_4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向各组EVT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孕酮及17β-雌二醇+孕酮,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激素,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LA-G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单独使用E_2或P_4均能上调EVT表达HLA- G蛋白,上调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密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联合应用E_2+P_4亦上调EVT表达HLA-G蛋白,1000 nmol/L的E_2+P_4组HLA-G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浓度组(1nmol/L、10nmol/L、100n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低浓度的E_2+P_4组(1nmol/L)HLA- G蛋白的表达高于同浓度的P_4组(P<0.05),而低于同浓度的E_2组(P<0.001);1000nmol/L,E_2+P_4组HLA-G表达显著高于单纯的E_2、P_4组(P<0.01)。结论:①低浓度的E_2、P_4对HLA-G调节呈拮抗作用,高浓度E_2和P_4则以协同作用调节HLA-G的表达;②HLA-G可能参与了卵巢甾体激素调节胚胎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稳定的宫腔粘连细胞模型,检测叉头框F2(Fox F2)表达。方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用0、2.5、5和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HESCs 48h,10ng/ml TGF-β1作用于HESCs 12、24、48h和72h,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I(COLI)及Fox F2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0ng/ml组比较,2.5、5ng/ml和10ng/ml组α-SMA、COLI及Fox F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随着10ng/ml 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与12h组相比,24、48和72h组α-SMA、COLI和Fox F2的m 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结论:TGF-β1可诱导HESCs发生纤维化改变,建立宫腔粘连细胞模型。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Fox F2在宫腔粘连中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TOFA对卵巢癌COC1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不同浓度TOFA作用24、48、72h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OC1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C1细胞磷酸化AKT、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5、10、20、50μg/ml)TOFA分别作用24、48、72h后,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5、10、20、50μg/ml TOFA处理4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10μg/ml TOFA作用后,可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60min后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抑制率为47%(P>0.05)。结论:TOF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抑制磷酸化ERK表达,TOFA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 ERRα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Rα与雌、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MTT、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E2)、孕酮(P)作用于HEC-1B细胞后细胞增殖和ERRα mRNA的变化。结果:E2促进细胞增殖,E2(10-6~10-8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在48h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E2明显上调ERRα表达,且10-7mol/L时上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 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细胞生长变化显示:24、48h呈正相关(P0.05),表明雌激素通过上调ERRα表达而诱导细胞增殖。P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10-4~10-6mol/L)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明显下调ERRα表达,且10-4mol/L时下调最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ERRαmRNA表达含量与相应浓度细胞生长变化在24h呈正相关(P0.05),表明孕激素通过下调ERRα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结论:ERRα在ERα阴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3例POP患者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结果143例患者中64例有POP复发,占44.76%,其中前中盆腔POP复发59例,占复发病例的92.19%;肛提肌损伤见于69例患者,其中POP复发率为59.42%,与无肛提肌损伤组3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肛提肌损伤两组中前中盆腔POP复发率分别为52.17%及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损伤患者中有盆膈裂孔面积增大的病例POP总复发率及前中盆腔POP复发率与单纯肛提肌撕裂的病例比较(66.67%vs 25.00%,61.40%vs 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子宫切除+前后壁修补术、改良曼氏/曼氏手术、前后壁修补术、补片植入盆底重建术的前中盆腔POP复发率分别为35.00%、45.00%、38.89%及25.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术后POP复发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并可通过显示盆底肌肉损伤筛选复发高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B,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对照,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观察不同剂量IGF-Ⅰ对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的调控.结果 (1)HEC-IB细胞中,IGF-Ⅰ 10 ng/ml作用24h,人孕激素受体B亚型(hPRB)表达有明显上调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hPRB表达逐渐下调,IGF-Ⅰ 20 ng/ml作用72h及40 ng/ml作用48 h时,下调最明显.人孕激素受体A亚型(hPR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hPRB大致相同,IGF-Ⅰ为20 ng/ml作用48h时下调至最低.(2)MCF-7细胞中,IGF-Ⅰ 10、40 ng/ml对hPRA、hPRB表达均有上调的作用,在第24、48、72h时较为明显.IGF-Ⅰ 20 ng/ml作用24 h对hPRB表达有上调的作用,但在48、72h出现明显的下调;而对hPRA表达均为下调作用.结论 (1)IGF-Ⅰ对人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调控具有细胞特异性、以及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2)HEC-IB细胞中,IGF-Ⅰ 10 ng/ml作用24 h对hPRA、hPRB表达有上调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hPRA、hPRB表达渐下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2000年9月至200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等3家医院的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50例宫颈癌组织aFGF 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aFGF和bFGF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FGF mRNA和bFGF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226±0.049和1.323±0.096,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Ⅲ-Ⅳ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II期(P<0.05);aFGF mRNA及bFGF mRNA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也有过度表达,与正常宫颈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入外源性aFGF和bFGF后.Hela细胞株增殖比明显增加,其增殖程度与aFGF和bFGF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当aFGF浓度为1.2ug/mL,Hela细胞增殖比为对照组的1.55倍,bFGF浓度为75ng/mL, Hela细胞增殖比为对照组的1.91倍.结论 aFGF和bFGF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可作为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