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D打印材料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在医学领域有许多潜在用途的聚合物,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兴起,不仅能针对患者的病情需求打印出个性化植入,而且PEEK具备作为植入物的必备性能,这两大优点表明其在耳廓的修复与重建领域中有望替代传统修复材料.该文对3D打印材料PEEK作为植入物所具备的优良性能,以及在耳廓再造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宋斌  张波 《心脏杂志》2019,31(3):369-372
评价3D打印模型在泌尿外科血管相关性疾病(胡桃夹综合征、腔静脉后输尿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将实习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和结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法(试验组)进行教学,以理论和实践考核进行对比,并对结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模式满意度予以问卷调查测评。试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教学模式满意度的结果显示,96.67%的学生对结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3D打印模型在泌尿外科血管相关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直观展示疾病模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10个月。因“法洛四联症纠治术后7年余,气促1个月”于2017年7月2日收入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患儿在5个月龄时行法洛四联症纠治术+房间隔修补术+动脉导管缝扎术,术后仍发绀,反复浮肿、腹胀。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远端中度狭窄。于1岁9个月时行右心室流出道扩宽术,效果仍欠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在临床医学领域尤其在与再生重建相关的外科中应用广泛。3D打印技术可用于制备医学模型,进行手术策划,手术辅助器械和个性化内植入物,生物打印与组织工程等方面。本综述着重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证明用于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3D打印聚醚醚酮(PEEK)材料血管外支架的三维建模和制作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以3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利用患者的CT影像数据,分别对左肾静脉(LRV)受压迫处的动脉和静脉部分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3D打印。根据患者动静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血管外支架,并利用PEEK材料进行3D打印。将3D打印PEEK材料血管外支架在1:1动静脉模型上模拟置入并进行术前规划。利用T检验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复查数据。 结果 术前CT影像上测得LRV狭窄处直径均值为(2.81 ± 1.67) mm,动静脉三维数字模型上测得其均值为(2.85 ± 1.59)mm,误差绝对值为(0.17 ± 0.21)mm。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LRV狭窄处直径(P < 0.01)、LRV肾门处直径与狭窄处比值(P < 0.01)以及LRV肾门处血流速度(P <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37位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其中有22位症状完全消失,15位症状明显缓解。CT影像显示支架位置稳定,无移位。 结论 用于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3D打印PEEK材料血管外支架的建模及制作程序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武斌  张波  焦勇  何大立  王禾  薛军辉 《心脏杂志》2019,31(2):199-201
<正>1 对象与方法患者男性,26岁,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因发现蛋白尿7年,乏力不适2年入院。患者2011年招飞体检化验尿常规示:尿蛋白+,无不适主诉,再次复查尿常规未见异常。此后患者每年化验尿常规均未见尿蛋白。2016年9月因乏力不适就诊,查尿常规示:尿蛋白2+;尿微量白蛋白大于0.15 g/L;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清轻链、CRP等未见异常。尿蛋白定量(正常活动):2 024 mg/24 h,静卧24 h为521 mg/24 h。腹部血  相似文献   

7.
8.
在大数据和开放科学时代,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其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的探索应用突飞猛进.现代影像及检验技术积累了充分的原始数据,是人工智能探索的基础;心血管系统腔内结构复杂多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可以革新当前诊疗习惯和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现就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新兴的3D打印技术(也称为快速成型或增材制造技术),可利用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将数字文件转化为物理模型。3D打印技术高度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根据CT、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数据制造心脏模型,可以直观地重现心脏及大血管的复杂解剖与位置关系,有助于医师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协助临床诊断、指导制定治疗策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术前计划和模拟。在医学教育、促进医患沟通、介入操作培训、封堵器测试等方面亦取得良好进展。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自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并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近年来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一定意义上带动了神经外科发展,其带来的变化或许将改变整个医疗行业面貌,其在未来还有多种应用可能。本文就3D打印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不断增长,患病率趋于年轻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精确防治已经刻不容缓。CVD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大血管病变等。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中,CVD经历了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过程,在目前提倡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3D打印主动脉根部模型评估分析来辅助指导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以减少TAVR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2021年在国内28家心脏中心行TAVR的8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3D打印组(n=326)和非3D打印组(n=542).非3D打印组按照正常的影像评估规划行TAVR,3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6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支架组(n=3)和标准化支架组(n=3),获取主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后分别测量主动脉各位置血压,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并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及改良输送系统进行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疾病是危害人类心血管健康的常见瓣膜病之一。当前,已开发多种介入术式来治疗二尖瓣疾病。由于二尖瓣复合体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介入手术难度增大,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随着心血管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可打印材料的更新和多学科协作相结合,3D打印成为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中促进创新、提升手术成功率的技术。目前,患者特定的3D打印模型已用于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术前的器械尺寸调整、手术并发症的模拟预测等。通过运用二尖瓣介入模拟器模拟测试和多材料打印的创新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器械将如何与患者特定的二尖瓣解剖结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3D打印在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3D打印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本综述阐述心血管疾病中3D打印模型的来源,重点介绍3D打印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诸多方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指出3D打印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3D打印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并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Neer评分)和CMS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X线片可见内固定状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固定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Neer评分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MS各项(疼痛、肌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类由畸形脑血管相互交织的先天发育不良性疾病,在脑血管畸形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由于AVM的血管结构错综复杂,相互关系难以把握,MRI、CT等影像学检查存在不能切换视角和无法直观地了解AVM空间构筑学特征等缺陷.而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可立体化显示人体组织内部复杂解剖结构的技术,可将复杂的脑AVM的...  相似文献   

19.
3D (3-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航天工业、建筑设计、汽车制造、文物保护等领域。医学上则多见于人工肝、人工耳及人工骨骼等方面,而该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上的应用,国外虽有不少研究,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皮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3D心脏模型诊断和指导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基于3例冠状动脉异常的心脏CT数据,包括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左、右冠状动脉共同起源于右冠状窦合并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采用Mimics 19.0软件对患者CT进行图像分割,建立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