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自尊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的关系,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上海市宝山区17街镇16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尊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46,P<0.01),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显著正相关(r=0.21,P<0.01),社会支持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正相关显著(r=0.24,P<0.01)?自尊对自知力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11,P<0.01),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80,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8周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出院时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家庭支持情况、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分别分析SSRS、APGAR与GSES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我效能高水平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中等水平与低水平(P0.01),自我效能中等水平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1);未复发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复发组(P0.01);APGAR得分、SSRS量表评分均与GSES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57,0.56;P0.01,P0.01)。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的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优势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某高校共913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工具包括优势知识与使用量表(SKSUS)、压力情境下的应对量表(CI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1)优势知识、优势使用、任务导向应对方式、GSES与SWLS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0、0.522、0.345、0.500,P均0.01);(2)优势使用、任务导向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优势知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各条分路径的间接效应值总和为0.387,占总效应的96.03%);(3)情绪导向的应对方式在优势知识和优势使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该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11,占总效应的2.73%)。结论优势知识通过优势使用、任务导向应对方式、情绪导向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情绪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1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使用中介检验程序检验积极情绪对抑郁症状的作用。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情绪、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三者两两之间呈中等正相关(r=0.41~0.64,P0.01),并且每项都与抑郁呈中等负相关(r=-0.37~-0.50,P0.01),且均与消极应对方式没有相关关系。消极应对方式仅与抑郁呈低等正相关(r=-0.20,P0.05)。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回归效应检验显著(β=-0.29,-0.24,P0.05),而积极情绪的回归效应检验不显著(β=-0.1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积极情绪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积极情绪可能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07名高校教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各因素的分值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其中最高为育人威信(4.11±0.74)分,其次为教学能力(3.95±0.90)分和知识素养(3.96±0.81)分,再次为科研素养(3.59±0.72)分,最后为稳定自尊(3.33±1.00)分;2有82.05%的高校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低成就感(2.39±0.65)分、情感枯竭(2.59±0.61)分、去个性化(2.28±0.63)分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3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职业效能感之间(r=-0.369,P0.01)、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r=-0.378,P0.01)呈负相关,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31,P0.01);4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比例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3.99%。结论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比较高,但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儿童期虐待、人格、家庭关系、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例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 FFI- 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 7.0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对不安全感、人格和家庭关系有直接影响(Sβ=0.255,-0.189,0.285;P <0.01);家庭关系对不安全感、人格有直接影响(Sβ=0.220,-0.221; P< 0.01);人格对不安全感、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直接影响(Sβ=-0.295,P<0.05;Sβ=0.598,P<0.01);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对不安全感有直接影响(Sβ=-0.524,P<0.01);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模型Ⅱ的拟合指数为x2/df <3.000,P>0.05,RMSEA=0.050,PGFI=0.612、PNFI=0.655、PCFI=0.717,均大于0.500,GFI=0.956、AGFI=0.931、NFI=0.909、RFI=0.873、IFI=0.995、TLI=0.992、CFI=0.995,均大于0.90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家庭关系、人格、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不安全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对91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及92名健康对照者实施健康状况问卷(SF-36)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 结果:强迫症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 <0.05或P<0.01);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与躯体疼痛(r=0.276,P=0.009)、情感职能(r=0.234,P=0.028)存在相关;客观支持与情感职能(r=0.242,P=0.021)、躯体疼痛(r=0.257,P=0.015)存在相关;主观支持与躯体疼痛(r =0.220,P=0.037)存在相关. 结论: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群,其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进行贝克抑郁问卷(BD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接纳问卷(SAQ)、应付方式问卷的评定,同时以4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GSES及SAQ的评定,两组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症组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及SAQ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3.980,t=5.907,t=2.967,t=5.411;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BDI得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总分均呈高度负相关(r=-0.602,r=-0.786;P均0.05);与应付方式中的情绪缓冲性应付总分、情绪加工因子、顺从回避因子呈正相关(r=0.433,r=0.425,r=0.372;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程度越低,自我评价也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对效能在中庸思维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中庸思维量表、应对效能问卷(CE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就诊的2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中庸思维各维度与应对效能各维度之间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7~0.442,P0.01),SCL-90总评分与中庸思维及应对效能各维度呈负相关(r=-0.324~-0.161,P0.05或0.01)。2路径分析表明中庸思维各维度对应对效能和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β=-0.34~0.69,P0.01),应对效能对SCL-90总评分有直接效应(β=-0.36,P0.01),中庸思维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结论应对效能在中庸思维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庸思维能够改善个体的应对效能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1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广泛性焦虑症患者SCL-90得分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正相关(P<0.01).(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对社会支持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7,P<0.01),对SCL-90得分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8,P<0.01);消极应对对社会支持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3,P<0.01),对SCL-90得分有直接(正向)效应(β=0.22,P<0.01);社会支持对SCL-90得分有直接(负向)效应(β=-0.33,P<0.01);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结论 应对方式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应对既可直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可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作用,为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提供有效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和3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和烟台市各抽取一所高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CES-D与ASLEC评分呈正相关(r=0.271,P0.05),CES-D评分与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27、-0.239、-0.215,P均0.05)。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0.01);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或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个体恢复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恢复力量表(CD-RISC)、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认知方式问卷对3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某部32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CD-RISC评分中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和控制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忍受消极情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r=0.23,P0.05),接受变化与E分、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4-0.32,P0.05),控制感与P分、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6、0.30,P0.05),而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和控制感与消极应对、N分、认知方式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4~0.33,P0.05)。结论: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恢复力是抵抗创伤和促进恢复的积极因素,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2月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0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4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价。结果:408例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平均评分为21.80±7.95,处于中度水平;内在病耻感评分为15.14±6.67,外在病耻感评分为6.65±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P=0.003)、婚姻状况(P=0.001)和脑卒中类型(P=0.025)与病耻感水平显著相关。病耻感水平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247,P0.001),与年龄(r=-0.140,P=0.005)、主观支持评分(r=-0.241,P0.001)和支持利用度评分(r=-0.286,P=0.01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抑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与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属于中度水平,年龄、抑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为其影响因素。通过加强患者的个体化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尽早执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影响及与社会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5个团体小组,在药物维持治疗基础上施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1次/周,每次约1.5 h,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和24周,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SDSS总分、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显著下降;GSES总分、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89~3113.245,P0.01或P0.001);GSES评分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SDSS与GSES呈负相关(r=-0.334,P0.01),与CSQ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079~0.388,P0.01);GSES与CSQ的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54~-0.161,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变应对方式,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佛山市医务人员二级创伤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促进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务人员1423例,采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中的二级创伤分量表评估二级创伤状况,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朗格专念量表、多维幽默感量表评估人格特质,分析医务人员的二级创伤与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医务人员的二级创伤分值与职称、医院等级、学历、工作时间、年收入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尽责性因子和多维幽默感量表中的幽默应对因子分值正相关(r=0.06~0.40,均P0.05),与多维社会支持感知量表中的其他社会支持、朗格专念量表中的专注、Rosenberg自尊量表分值负相关(r=-0.24、-0.19、-0.29,均P0.01)。结论医务人员的二级创伤与年龄、收入、医院等级、职称、工作时间、学历、神经质、尽责性、幽默应对正相关,与其他社会支持、专注、自尊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师范院校大学生180名(均为住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教(PSQ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1)大学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7.2%;(2)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47,P<0.01).PSQI总分高低分组在生活事件及消极应对方式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生活事件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在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没有中介效应.结论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自我控制与手机游戏沉迷现状,并检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75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简式自我控制量表(SCS)和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评定.采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分析自我控制在中学生学习压力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682名中学生完成调查.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SCS和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评分分别为(58.56±11.34)分、(38.42±6.94)分和(34.23±12.14)分;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189~0.259,P均<0.01),与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8~-0.196,P均<0.01);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6~-0.252,P均<0.01).学习压力可以负向预测自我控制(β=-0.205,t=-9.288,P<0.01)以及正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281,t=7.084,P<0.01);自我控制可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480,t=-7.238,P<0.01).当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加入时,学习压力对手机游戏沉迷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82,t=4.492,P<0.01).结论 中学生学习压力、自我控制和手机游戏沉迷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自我控制在学习压力与手机游戏沉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60例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差异;(2)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3)在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感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对赣南医学院105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测量。结果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3,P0.05);低年级(大一、大二)与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在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92,P0.05);社会支持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211,P0.01);自尊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1)。社会支持可直接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产生正向预测作用,也可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自尊在社会支持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网络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极其机制.方法 随机抽取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分为网络干预组(n=53)和对照组(n=52),对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网络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临床症状、自我效能感以及病耻感,并分析影响患者病耻感的因素.结果 经5个月的网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缺乏活力因子、思维障碍因子、焦虑抑郁因子得分和病耻感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和焦虑抑郁因子分与患者的病耻感相关.结论 网络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并增强自我效能感,减轻临床症状和病耻感,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和焦虑抑郁因子分是网络干预影响患者病耻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