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探针杂交检测军团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来源于嗜肺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基因序列的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军团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反应产物经与地高辛标记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证实。用本方法检测接种过军团菌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可检出100CFU/ml细菌。研究表明它是军团病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荧光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门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国内外文献中报道了一种新的荧光标记探针杂交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相结合的检测方法[14],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并能自动化操作,但由于试剂盒和配套自动荧光PCR检测仪价格昂贵,使之不能被很好的应用。鉴此,我们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方法,在国内现有仪器设备上,建立了荧光探针杂交PCR同步检测方法,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菌种:13株致病性沙门菌及7株非沙门菌为临床分离株。2主要试剂和试验器材:TaqManSalmonellaPCRAmplificationDetectionKit(PerkinElme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相膜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收集52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12例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以双盲法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菌培养、PCR-反相膜杂交技术,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对比。结果:涂片法、培养法、PCR-反相膜杂交法的敏感性分别为28.8%、42.3%、82.7%,PCR-反相膜杂交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P<0.01)。PCR-反相膜杂交法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2.7%和84.6%,特异性分别显91.7%和83.3%,前者特异性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CR-反相膜杂交技术可应用于临床检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相膜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收集52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12例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以双盲法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菌培养、PCR-反相膜杂交技术,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对比.结果涂片法、培养法,PCR-反相膜杂交法的敏感性分别为28.8%、42.3%、82.7%,PCR-反相膜杂交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P<0.01).PCR-反相膜杂交法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2.7%和84.6%,特异性分别为91.7%和83.3%,前者特异性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CR-反相膜杂交技术可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血不需分离细胞,将红细胞低渗溶解,直接取细胞胞溶物进行PCR基因分型,结果可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位基因缺失在缺血性心肌病中有重要意义,而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由Ferenc Somogy Vari提出的迅速PCR,在Light cycler仪器上采用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杂交探针能准确快速的进行基因分型;DNA模板无需变性,进行HBV DNA扩增。  相似文献   

7.
荧光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门菌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沙门菌的荧光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利用Taq DNA聚合酶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降解特异性杂交于模板上的荧光标记探针,导致荧光强度的改变,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选用13株常见致病性沙门菌和7株非沙门菌进行特异性分析,所有沙门菌的荧光ΔRQ值介于3-8之间,而所有非沙门菌的荧光ΔRQ值均小于1,在敏感性分析中,采用菌落CFU计数法,最低限度可检测到每PCR扩增体系中含2.25CFU的沙门菌,与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方法对照,对40份各种标本进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3.1%,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5%,结论:用荧光探针杂交PCR检测沙门菌,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的核酸杂交和PCR检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的核酸杂交和PCR检测进展王继德综述杨海涛张万岱校自1983年Marshall[1]首次从人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均提示该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并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密切关系。但该菌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130份临床标本,用抗酸染色、培养、PCR 电泳、PCR 微孔板杂交法分别进行结核杆菌的检测,并结合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份临床证实未含结核杆菌的临床标本,抗酸染色和 PCR 电泳分别有1例和2例假阳性;培养和 PCR 微孔板杂交法未查出阳性。1030份高度怀疑含有结核杆菌的体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以 PCR 微孔板杂交阳性检出例数最高(481/1030),其次为 PCR 电泳(406/1030)、培养(365/1030)以及抗酸染色(256/1030);x~2检测结果显示 PCR 微孔板杂交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例数与其它三种方法比较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 PCR-微孔板杂交方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准确、快速的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较强的结核菌鉴定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探针膜杂交对痰液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特异性D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32例阳性标本经过聚合酶链杂交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相符。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杂交梳法鉴定结核杆菌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液相杂交技术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采用液相杂交技术,简化核酸杂交过程,建立乙肝病毒(HBV)的液相杂交的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PCR-ELISA)方法。方法将5′端标记生物素的PCR扩增产物与5′端标记地高辛的探针呈液相混合,90℃2min,55℃1min杂交。杂交后产物被链霉亲和素酶标板固定,经酶标记抗地高辛标记抗体结合、显色。结果液相杂交酶联免疫检测条件优化探针浓度3pmol/次,酶标记抗体稀释度1∶1000。液相杂交时间3min,固相杂交时间120min,但其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检测灵敏度1×10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反应与反向线点杂交检测沙眼衣原体及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和评价一个新的多重和巢式PCR-反向线点杂交试验(RLB)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及其分型方法。方法该试验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针对CT外膜蛋白(omp1)基因VD2区和质粒进行扩增,用CT15种血清型(A、B/Ba、C、D/Da、E、F、G/Ga、H、L/Ia、J、Ja、K、L1、L2和L3)探针与扩增后的产物杂交。经COBAS Amplicor检测的355份标本,其中277份尿液,2份男性直肠拭子和78份女性宫颈试子,进行PCR-RLB检测CT并分型。结果192份COBAS Amplicor阳性标本中175份PCR-RLB阳性,其中93.1%(163/175)的CT感染可被正确分型,其单一型感染分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163份COBAS Amplicor阴性标本中6份巢式PCR-RLB阳性。85.3%(139/163)为单一型CT感染,最常见的CT是E(38.6%)F(28.5%)和D(18.2%)。14.7%(24/163)为CT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以H和K为主。结论PCR-RLB检测CT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方法,并准确的进行CT分型,为CT感染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核酸杂交及聚链反应检测人微小病毒B19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痰液标本的铜绿假单孢菌(P.A)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微孔膜杂交基因诊断方法,并与目前培养、氧化酶方法比较。[方法]使用4%NaOH液化,生理盐水稀释痰液,以及在痰液加tritoa-x100等核酸捏取方法作对比,获得最佳标本处理方法,再以此方法处理痰液及棉拭子标本,进行基因诊断方法与培养、氧化酶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对比。[结果]在检测的120例临床标本中,采用培养法检出阳性7例,阳性率6%;用PCR及PCR微孔膜杂交检测全部阳性。在检测敏感度上,培养法可检出150个细菌/ml,而PCR微孔膜杂交可检出3个细菌/ml。[结论]4%NaOH液化与生理盐水稀释,离心的标本核酸提取方法,不适应于P.A DNA聚合酶链反应微孔膜杂交,添加tritoa-x100处理标本可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目前培养和氧化酶方法,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评价斑点杂交 (DH)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DH和FQ PCR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2 39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 4 1例的HBVDNA。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用ELISA测定。结果 用DH和FQ PCR检测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HBeAg( )组 78.0 7%和 10 0 % (P <0 .0 1) ;抗HBe( )组 18.18%和 77.2 7% (P <0 .0 1) ;HBeAg( )、抗HBe( )组11.86 %和 4 4 .0 7% (P <0 .0 1)。健康体检者两法均为阴性。结论 FQ PCR对乙型肝炎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比DH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卢培 《检验医学》2003,18(4):228-230
目的评价斑点杂交(DH)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DH和FQ-PCR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39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41例的HBV DNA.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用ELISA测定.结果用DH和FQ-PCR检测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HBeAg(+)组78.07%和100%(P<0.01);抗HBe(+)组18.18%和77.27%(P<0.01);HBeAg(-)、抗HBe(-)组11.86%和44.07%(P<0.01).健康体检者两法均为阴性.结论 FQ-PCR对乙型肝炎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比DH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持续暴发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挑战。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诊断病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是确诊、治疗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检测手段。文章对SARS-CoV-2核酸检测技术和混样检测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验室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集菌涂片镜检法、培养法、PCR法、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分别对55份肺结核病患者和30份非结核呼吸系统病患者痰标本平行检测.结果涂片法对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TB检出率为21.82%,培养法检出率为25.46%,PCR法检出率36.36%,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检出率47.27%.对3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测MTB,PCR法出现2例假阳性,其余3种方法均阴性,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比单纯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论PCR-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具有简便、快速、抗污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存在假阴性,应改进标本前处理方法,在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应与细菌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