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VEGFR-3表达和淋巴管生成情况,并探讨患者不同病理特征与上述指标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同时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大肠癌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大肠癌患者VEGF-D、VEGFR-3表达和淋巴管生成情况的差异,分析影响大肠癌患者VEGF-D、VEGFR-3水平的因素.[结果]大肠癌组患者VEGF-D、VEGFR-3阳性表达率和淋巴管密度均较对照组高;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为粘液腺癌、TNM为Ⅲ+Ⅳ期、肿瘤大小≥5cm的大肠癌患者VEGF-D、VEGFR-3阳性表达率和淋巴管密度较高;大肠癌患者VEGF-D、VEGFR-3阳性率与淋巴管密度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大肠癌患者VEGF-D、VEGFR-3阳性表达的因素.[结论]大肠癌患者组织VEGF-D、VEGFR-3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淋巴管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艳  金延安  刘俐敏 《临床荟萃》2009,24(23):2061-2063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是肿瘤侵袭转移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而淋巴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早期以淋巴道转移为主,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定位于淋巴管的内皮生成因子受体3(VEGFR-3),受淋巴管内皮生成因子C、D诱导并与之结合,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240为新近发现标记淋巴管密度特异和敏感均高的单克隆抗体,它不标记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Ncox-2、VEGF.C、D2-40在64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行MLVD计数。结果全组COX-2阳性率为71.9%(46/64),VEGF-C阳性率为53.1%(34/64)。MLVD的平均数目为(12.4±7.4)个/200倍视野。COX-2、VEGF-C及M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号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COX-2、VEGF.C及MLVD在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高(Ⅲ+Ⅳ期)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低(Ⅰ+Ⅱ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MLVD在COX-2、VEGF.C阳性组的表达水平较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OX-2和VEGF-C的过度表达,COX-2及VEGF-C与胃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管生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VEGF、STAT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中VEGF、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中VEGF、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2/33)和63.6%(21/33),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STAT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和STAT3正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STAT3的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关系相关,而STAT3的表达除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相关外,还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另外,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VEGF可能受STAT3的调控,STAT3可能会成为大肠癌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中VEGF、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中VEGF、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2/33)和63.6%(21/33),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STAT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和STAT3正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STAT3的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关系相关,而STAT3的表达除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相关外,还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另外,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VEGF可能受STAT3的调控,STAT3可能会成为大肠癌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的VEGF-C和VEGFR-3的表达。结果65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27/65)和27.7%(18/65),正常黏膜表达率分别为15%(3/20)和0(0/20),肿瘤与正常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两者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多,其中VEGF-C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淋巴管计数在VEGF-C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三阴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乳腺癌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情况和与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105例乳腺癌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63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的VEGF-C表达情况及应用D2-40标记检测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C在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64.2%,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淋巴管密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VEGF-C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表达分别为64.2%和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C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肿瘤演进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新生淋巴管在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2-40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三种组织中D2-40的表达差异,同时应用RT-PCR检测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淋巴形成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 m RNA含量,通过t检验比较三种组织中VEGF-C、VEGF-D m RNA含量的表达差异。结果 D2-40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83.5%,与正常卵巢组织(5%)及卵巢良性肿瘤(10%)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显微镜下观察D2-40表达呈阳性的组织中可见新生淋巴管结构。VEGF-C、VEGF-D m RNA在卵巢癌组织中含量最高(4.73±2.61,6.16±2.53),较正常卵巢组织(1.72±0.79,0.56±0.44)及卵巢良性肿瘤(1.78±0.56,2.01±0.83)有显著差异(P<0.01)。VEGF-C、VEGF-D m 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与年龄及病理学分型无关。结论卵巢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VEGF-C、VEGF-D密切相关,提示新生淋巴管在卵巢肿瘤淋巴管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癌旁组 织、正常大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对局部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8 年直肠癌患者30 例,取直肠癌病灶、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直肠周围淋巴结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 COX-2、VEGF-C 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各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COX-2、VEGF- C 的表达与直肠癌、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周围转移淋巴结中的MVD、MLVD 之间的关系.结果 COX- 2、VEGF-C 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呈高表达状态,阳性率分别为80%(24/30)和73.3%(22/30),在癌旁组织中表 达降低,分别为60%(18/30)和66.6%(20/30),而在正常直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表达率分别为20%(6/ 30)和30%(9/30).其表达在直肠癌中低分化组、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表达较高分化组、TNM(Ⅰ~Ⅱ期)、及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2、VEGF-C 的蛋 白表达与各组织中的MVD、MLVD 计数具有相关性,COX-2、VEGF-C 的蛋白表达较高的肿瘤组织及周围转移 淋巴结中MVD、MLVD 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的大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所取 直肠癌中COX-2、VEGF-C 均呈高表达,COX-2 与VEGF-C 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在直肠癌 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家兔颅底组织:颈内动脉、硬膜和视神经中淋巴生成因子VEGF-C、VEGF-D蛋白表达,探讨家兔颅底淋巴转移途径.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淋巴生成因子VEGF-C、VEGF-D在家兔颅底组织(颈内动脉、硬膜和视神经)中的蛋白表达,与脑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VEGF-C、VEGF-D在颈内动脉和硬膜中高表达,在视神经和脑组织中低表达.其中VEGF-C、VEGF-D在颈内动脉中的表达高于硬膜,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硬膜高于视神经,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视神经与脑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颅底动脉、硬膜和颅底神经是颅底淋巴转移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兔颅底淋巴转运过程中,颅底动脉促淋巴管生成活性最高,硬膜次之,神经组织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48例人大肠癌组织的VEGF表达,分析VEGF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并观察VEGF在大肠癌组织不同区域的表达。结果 VEGF表达率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而增加,且Dukes C期的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Dukes A期(P<0.01)。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它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仅在癌细胞内表达,在癌旁及正常组织内无表达。结论:VEGF表达对大肠癌的进展有促进作用,VEGF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VEGF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P-1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的相关性,说明该因子在结直肠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对印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并采用免疫组化及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染法检测VEGF—D和LMV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 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D阳性44例(73.3%)。VEGF—D表达程度和LMVD呈线性相关。VEGF—D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受侵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VEGF—D通过结直肠癌旁微淋巴管密度增加促使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MP-9、VEGF,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进行MMP-9、VEGF、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MP-9在大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6%(46/68),与正常大肠组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MP-9表达随Duke8分期而增强;大肠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P〈0.01),大肠癌组织中MMP-9表达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P〈0.05)。结论 MMP-9有明显的促血管作用,可能与激活VEGF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CNA、VEGF-C在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标本,20例正常淋巴结标本PCNA、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组织中PCNA表达阳性率为18.75%(9/48);VEGF-C阳性率为25%(12/48)。经统计学分析,在淋巴管瘤标本中PCNA、VEGF-C阳性率等无显著性。结论在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组织中PCNA、VEGF-C表达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同一患者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病理组织中PCNA、VEGF-C阳性表达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呈正相关。PCNA、VEGF-C与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管瘤增殖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保存的大肠癌组织标本82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TGF-β1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VEGF、TGF-β1表达阳性率分...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细胞对机体的致病性源于其自主性生长、浸润转移、分泌细胞因子及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等特性。在浸润转移过程中,微脉管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已证实淋巴管是肿瘤细胞转移播散至局部淋巴结的主要通路。对肿瘤微血管的研究已比较深入,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也应运而生,而对肿瘤微淋巴管的研究却因缺乏特异性的内皮标志物而起步较晚。长久以来,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肿瘤淋巴道转移之初有新生淋巴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检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寻找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和因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86例初治淋巴瘤患者血浆中VEGF-C、VEGF-D、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EGF-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呈低表达水平,而在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VEGFR-2在年龄>60岁淋巴瘤患者中表达较高;VEGF-D在IPI>2分的患者组中表达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VEGF-D在IPI>2分患者组中呈低水平表达;VEGF-D、VEGF-C在无B症状组高水平表达。因子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VEGF-D与VEGFR-2、VEGFR-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D、VEGFR-2、VEGFR-3在淋巴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细化指导淋巴瘤抗血管靶向治疗、了解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2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6,x2=83.70,P均<0.05),且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P< 0.05).大肠癌新鲜组织中PIK3R1和VEGF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t=-2.61,P均<0.05).结论 PI3K和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非生物素检测系统Polymer两步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16例正常乳腺组织VEGF-C的表达;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vesseldensity,MLVD)。结果:乳腺癌VEGF-C的表达率为71.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0%(P<0.025);乳腺癌MLVD为22.32±5.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52±2.28(P<0.001),MLVD与VEGF-C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7);并且,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3。结论:VEGF-C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