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进入静脉或淋巴管内称为脉管内平滑肌瘤病,局限于子宫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肿瘤过大压迫可导致下肢肿胀、下腹部不适,累及髂静脉可引起腹痛,肿瘤向上生长累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等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胸闷、晕厥等,甚至可出现突发性大出血及休克。报道1例49岁女性患者因子宫平滑肌瘤长入右心腔导致下肢水肿3年,胸闷、胸痛2个月的病例,入院完善检查后予经腹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包块切除术,开胸行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肿物清除术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合术中及病理结果,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血管内平滑肌瘤。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肿瘤未复发。子宫平滑肌瘤侵入血管长入右心室达肺动脉者极少,病情严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肌瘤,子宫IVL起源于广泛侵入静脉内的子宫平滑肌瘤,或静脉壁的平滑肌瘤细胞,病理形态表现与良性子宫肌瘤或静脉壁平滑肌瘤相同,但其生物学行为类似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可沿静脉在子宫肌层内蔓延,并可伸展至子宫外,如阔韧带静脉、卵巢静脉、阴道静脉、盆腹腔静脉、腹膜后静脉和大网膜静脉等处;部分超出子宫的肌瘤,还可通过下腔静脉,达右心房、右心室及右肺静脉,  相似文献   

3.
47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是以一种特殊方式生长的子宫平滑肌瘤肿瘤。肉眼可见该肿瘤延伸到血管腔隙内,镜下显示良性平滑肌瘤组织侵入平滑肌瘤外静脉内生长的特点[1]。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在组织学上呈良性改变,但具有浸润生长倾向,严重者可累及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4.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 3 8岁 ,孕 3产 1。因双下肢水肿半年 ,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累及右心房 ,盆腔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于 2 0 0 1年 6月 18日入我院心外科病房。患者于 1999年 3月因检查发现“子宫肌瘤” ,在外院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妊娠 3个月大小 ,子宫表面血管呈串珠样增粗改变 ;右侧宫角和右侧附件融合为一体 ;右侧骨盆漏斗韧带血管内可触及实性肿物 ,行全子宫及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肉眼可见平滑肌瘤延伸到血管腔内。询问既往病史无特殊。入院前半年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 ,尤其以右…  相似文献   

5.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研究及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IVL)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 ,尽管组织病理学上为良性病变 ,但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 ,常可超出子宫范围 ,通过卵巢静脉、髂静脉到达下腔静脉或肝静脉 ,甚至长入右心房或右心室而累及心脏 ,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对IVL近年来的研究和诊治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发病率低,临床极为罕见,多为个案或病例报道,最早由英国人Birch-Hirschfeld于1896年报道。文献所报道IVL仅有300余例~([1])。IVL组织学类型为良性平滑肌肿瘤,但有易远处转移及复发的临床特点,静脉内平滑肌瘤可沿宫旁静脉向外生长,经髂静脉、下腔静脉生长至右心房、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41岁,G1P1,因间断心慌、胸闷5月,于2002年11月8日入院。5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心慌、胸闷,可自行缓解,2002年11月7日症状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向背部放射,数秒后自行缓解,急诊入院,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及下肢水肿症状,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个6cm×5cm×4cm大小肿物,触痛,子宫稍大,活动受限。2002年10月心脏超声提示:下腔静脉至右心房条索状肿物实性块状影。2002年11月北京阜外医院腹部CT提示:髂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条索状占位病变。我院盆腔超声提示:子宫多发肌瘤,子宫右侧实性包块直径5cm。入院诊断:①髂静脉、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起源于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血管壁,腔内(静脉内、淋巴管内)生长的良性平滑肌瘤细胞。其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当生长至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导致机械性梗阻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现就IVL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平滑肌瘤, 沿静脉血管生长, 通常起源于盆腔静脉, 向上沿静脉系统蔓延, 可累及髂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IVL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 发病隐匿,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取决于IVL肿瘤累及的部位, 伴有髂静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和心脏受累的IVL的临床表现更是多种多样, 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临床后果, 甚至可致患者猝死。临床上应提高对IVL的认识, 对于子宫肌瘤或有子宫肌瘤手术史的患者, 如发现盆腔包块、下腔静脉或心脏内肿物时, 应考虑IVL的可能性。子宫肌瘤患者如出现胸闷、气短、下肢肿胀等症状时应疑诊伴有下腔静脉和心脏受累的IVL。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检出IVL, 并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和程度。IVL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 正确和全面的术前评估有利于IVL的早期诊断、手术决策和良好治疗结局的获得。IVL的最佳治疗是联合多学科手术切除全部肿瘤, 可以一期或二期手术完成, 若行二期手术, 两次手术之间的间隔一般为6周~3个月。鉴于IVL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对于无生育要求者, 主张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对于无子宫外血管...  相似文献   

10.
子宫血管内腺肌瘤病(IVA)是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罕见变异, 术前缺乏特异性的表现, 易误诊为子宫腺肌病。本文报道1例2023年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子宫IVA患者, 从该患者的术前检查、术中情况及手术方案决策、病理诊断等方面阐述病史, 并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对IVA的诊治进行讨论。IVL的特征是形态学上良性的平滑肌瘤生长在子宫和子宫外静脉系统内, 可累及右心或肺动脉, 有些也生长于淋巴管内, 多合并子宫肌瘤。子宫IVA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 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为痛经、绝经后出血或盆腔肿块, 彩超检查可表现为宫旁的不均质回声肿物, MRI检查可表现为子宫肌层内或延伸至子宫外的混杂T2异常信号影。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关键, 应与子宫腺肌病侵及血管以及子宫腺肉瘤等相鉴别。术中应探查血管内肿物的边缘, 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预防复发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是子宫肌瘤向脉管内生长或子宫肌壁间脉管壁本身的平滑肌瘤组织增生后突向脉管腔内的肿瘤.组织学良性,但有沿血管生长,易复发、可转移的恶性倾向,又因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以常在诊断和处理上造成困惑.现将近两年诊治的3例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侵入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有心慌、胸闷、晕厥或静脉栓塞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在右心房或右心室发现瘤栓。其中,1例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2例合并有盆腔包块。3例均无肺转移,均接受了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1例残留心房内瘤栓,1例手术前后接受大剂量孕激素治疗。结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发生率低,侵入心脏的病例更为罕见。治疗以手术为主,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和江西省妇幼保健院1992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随访。结果 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以盆腔包块为主诉,其中3例盆腔包块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最大者妊娠16周大小;2例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例表现为绝经后出血。超声检查:4例提示子宫肌瘤,1例提示子宫肉瘤,2例提示卵巢肿瘤,术前确诊率为0。术中冰冻检查:2例中1例确诊。手术治疗:4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1例仅行肌瘤剔除术;1例行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患者术后2年复发,瘤栓沿下腔静脉转移至右心房及右心室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具有特殊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提高术中确诊率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及术后密切随诊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例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7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8例患者累及心脏。4例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1例出现月经期延长;3例无特殊症状。5例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3例既往行子宫切除术,1例既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例患者接受一期手术,1例仅行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肿瘤切除术。随访7例患者1个月~5年,1例保留卵巢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借助影像学检查充分评估静脉平滑肌瘤病病变范围,完整切除肿瘤及术后密切随诊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沿血管生长,延伸到下腔静脉,甚至心脏。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考虑其起源于子宫肌瘤直接侵入子宫肌层静脉并沿血管腔扩散所致。子宫IVL好发于40~50岁有生育史的女性,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如累及下腔静脉或右心时,可出现腹水、肝脾肿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猝死。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具体的手术方案尚无统一共识。该病复发率高,术后需长期严密随访。综述子宫IVL的发病机制及高危因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随访,以期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3.5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盆腔肿瘤 ,大于 35岁妇女约 2 0 %~ 40 %患有这种疾病。子宫平滑肌瘤可以导致月经过多和痛经 ,巨大肌瘤会引发泌尿道压迫 ,产生尿频、尿急等症状。子宫切除术是症状性和快速增大的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手术切除平滑肌瘤是另一种治疗选择 ,包括直接手术切除和应用腹腔镜、宫腔镜切除。 Gn RH拮抗剂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并使肌瘤体积缩小 ,而停药后会产生症状复发和瘤体积的快速复原。因此这种治疗仅限于术前准备和围绝经期患者。最近出现的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998年2月~2005年4月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55例(研究组)及随机抽取普通平滑肌瘤120例(对照组),就其症状、体征、手术所见、大体标本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发病年龄、肿瘤的增长速度、大小、质地与普通平滑肌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较易向阔韧带内生长,质地偏软。随访有3例复发,5例妊娠或生育。结论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增长速度较快,瘤体较大,向阔韧带内生长,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8.
伴有大血管受累的盆腔血管内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种少见的子宫中胚叶良性肿瘤。1896年Birch-Hirschfeld首次用德文描述了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但直到80年后。1975年,Norris等才提出血管内平滑肌瘤病(IVL)诊断名词。迄今为止在英文文献中约有200例的病例报道。血管内平滑肌瘤病主要临床特点是平滑肌瘤细胞超出子宫范围沿血管蔓延结节样生长。虽然肿瘤的组织结构与子宫平滑肌瘤一样,均由良性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9.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24例,就其症状、体征、手术所见、大体标本、病理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病变部位、大小、质地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非常不同。23例位于右侧阔韧带内,1例位于子宫后壁。瘤体均较大,最低达阴道下1/3。14例术前可疑卵巢瘤。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多位于右侧阔韧带内,且瘤体较大,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20.
脉管内平滑肌瘤病发生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该类子宫肌瘤可以超出子宫范围,可在静脉内延伸达下腔静脉,甚至心脏。由于临床症状多变且不典型,早期诊断十分困难。病变侵及下腔静脉者及右心或肺动脉者可引起充血性右心衰的表现和猝死。此时需要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心房黏液瘤等鉴别。CT和MRI是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是手术彻底切除所有病变,以降低复发率。如病变局限于盆腔,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盆腔病灶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如果累及大血管甚至心腔,完整手术切除病灶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