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常规组采用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研究组在腹腔镜下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iNPH分级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iNPH分级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10月收住的94例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4例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全部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有效地调动患儿家长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8月~2008年8月该院神经外科进行156例腹腔镜脑室-腹腔分流术,将引流管通过腹腔镜手术置于右膈下,并结扎、固定于肝圆韧带.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133例随访14~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脑室分流管远端梗阻、消化道症状、腹内脏器损伤以及感染等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仅有7例脑室端堵塞.结论 腹腔镜辅助VPS技术具有腹部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2月-2010年5月期间,本院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病人共284例,其中男性179例,女105例。年龄21月-81岁。脑积水病因:肿瘤108例,外伤115例,感染后遗症48例,其他1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2月~2010年5月期间,本院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病人共284例,其中男性179例,女105例.年龄21月~81岁.脑积水病因:肿瘤108例,外伤115例,感染后遗症48例,其他1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症状:头痛(伴呕吐或不伴呕吐)60%(170例),意识障碍20%(57例),精神智力障碍18 %(51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32%(90例).头颅CT或MRI示脑室扩大,大多伴有间质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崔银心  陈静 《全科护理》2012,10(29):2732-2733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脑积水应用最广泛的术式,术后护理能巩固治疗效果。通过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保持环境卫生、饮食护理、并发症防护、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减轻患儿身心痛苦,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成人脑积水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脑积水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脑室-腹腔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颅内高压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观察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对照组(t=2.560,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腹腔粘连、腹腔感染、引流管感染、分流管堵塞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减少成人脑积水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且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45例行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术后本组45例患者均得以痊愈出院,且对疗效和护理较为满意。结论在行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要加强护理干预,增强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提高其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各种不同类型脑积水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1 993~ 2 0 0 1年间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脑积水 35例 ,2 8例治愈 ,7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引流管梗阻 3例 ,分流过度 2例 ,感染 2例 ,现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2 1例 ,女 1 4例 ,年龄 8~ 63岁 ,平均 2 6岁。梗阻性脑积水 1 9例 ,交通性脑积水 1 6例 ,35例中高颅压脑积水 2 9例 ,正常颅压脑积水 7例。1 .2 方法 采用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将分流管的脑室端置入右侧脑室额角 ,分流泵置于颞部 ,腹腔端经颈、胸、腹部皮下隧道引至右中腹部后经腹直肌切口送入腹腔 ,置入约 30cm左右。2 结果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在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7月—2016年8月6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应用全面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并发复发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反复感染且常规治疗无效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T显示脑积水均缓解,5例脑室缩小,3例脑室形态无明显改变,但间质水肿消失.平均11 (5-18)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可明显提高交通性脑积水并发难治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置管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海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243-1245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置管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积水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38例(腹腔镜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腹腔镜治疗组分流管远侧端梗阻3例(7.90%),而常规手术组为11例(34.3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613,P〈0.05);术后腹腔镜治疗组感染1例(2.6%),常规手术组感染1例(3.1%),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15,P〈0.05)。腹腔镜治疗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72.58±12.08,常规手术组为65.15±15.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488,P〈0.05)。【结论】腹腔镜下置管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付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52-155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手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3例(4.7%),分流管阻塞3例(4.7%);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56例(88.9%);恢复良好33例(52.4%),中度残疾20例(31.7%),重度残疾8例(12.7%),植物生存2例(3.2%),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胆红素脑病仔鼠血液中NSE、S-100及MBP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筛选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7日龄Wister大鼠腹腔注射胆红素200mg/kg制备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动态观察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血液中NSE、S-100及MBP含量的变化。结果:血液中NSE、S-100及MBP水平都有升高,但各项指标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并不一致。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液中MBP含量变化出现较早,在造模后6h即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0.05);NSE、S-100在12—24h都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液中NSE、S-100可反映胆红素脑病仔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损伤程度,是判定胆红素脑病的可靠指标;血液中MBP升高最早,是早期诊断胆红素脑病神经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NSE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脑梗死 (CI)及多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脑脊液 (CSF)S - 10 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对 72例CI及 2 1例MID患者CSFS - 10 0、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测定 ,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 -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CSFS- 10 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I恢复期组患者CSFS - 10 0、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MID患者CSFS - 10 0浓度高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 ;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 (P <0 0 5 )。结论 NSE、S - 10 0蛋白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在出生12h时抽血检测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e Dolase,NSE)及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es BB isozyme,CK-BB),与47例非HIE的窒息新生儿和22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出生12h时HIE患儿血浆S100B、NSE和CK-BB阳性率显著高于窒息组和对照组(均P〈0.01),S100B对HIE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2.61%,之和高于NSE及CK-BB。S100B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0.950;95%可信区间0.918—0.983),临床诊断效能高于NSE及CK-BB。结论HIE患儿出生12h时血浆S100B、NSE和CK-BB均能预示HIE患儿的脑部损伤,S100B阳性率最高.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浓度与病情发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损伤类型分为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脑挫裂伤组、合并伤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及植物生存组、残疾组、良好恢复组。另选取1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及对照组入院时,以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7、14天的脑脊液及血清NSE、MBP浓度。结果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NSE及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硬膜外血肿组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最低,而合并伤组NSE、MBP浓度显著高于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脑挫裂伤组(P0.05)。死亡及植物生存组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残疾组和良好恢复组(P0.0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14d,其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但第14天的浓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及血清NSE、MBP浓度与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与内皮素(ET )以及S100B蛋白的表达,在急性期变化中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9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治疗的62例非神经系统类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清 NSE、ET、S100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的 NSE、ET、S100B蛋白的表达同对照组相比,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分型的患者血清NSE、ET 以及S100B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的NSE、ET以及S100B蛋白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密切关系,当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患者血清的NSE、ET以及S100B蛋白的水平就越高,因此三项指标能够作为ACI患者脑损伤的一种敏感标记物;可以作为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对预后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且非常适合不能够予以影像学诊断的ACI患者。  相似文献   

20.
血浆S100B蛋白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诊断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4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在出生12 h时抽血检测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es BB isozyme,CK-BB),与47例非HIE的窒息新生儿和22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出生12 h时HIE患儿血浆S100B、NSE和CK-BB阳性率显著高于窒息组和对照组(均P<0.01),S100B对HIE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2.61%,之和高于NSE及CK-BB.S100B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0.950;95%可信区间0.918-0.983),临床诊断效能高于NSE及CK-BB.结论 HIE患儿出生12 h时血浆S100B、NSE和CK-BB均能预示HIE患儿的脑部损伤,S100B阳性率最高,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