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子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205-1205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和创伤后肾功能损害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尿蛋白各组分的微量、超微量分析有助于肾脏疾患和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程度以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目前,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对尿中蛋白质作特异敏感的检测。本研究通过对尿中的视黄醇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蛋白检查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液检查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监控作用。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分析102例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者尿蛋白定性及尿徽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IgG)],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只有22.5%,尿MA、α1-M、β2-M、TRF和IgG阳性率分别为54.9%、63.7%、27.3%、59.1%和22.7%;尿MA和尿α1-M联合检测总阳性率为75.5%;尿蛋白定性和尿MA、尿α1-M联合检测时,102例糖尿病者尿蛋白定性阴性者中有51%MA或尿α1-M阳性;糖尿病者随病程增加尿蛋白定性、尿MA和尿α1-M阳性检出率不断增高,尿MA和尿α1-M水平不断升高。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和损伤后动物改良Tarlov评分评定损伤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损伤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结果3组实验动物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损伤后均升高,在损伤后24 h、48 h和72 h时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第7天时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脊髓损伤程度早期判断指标之一,但有一定的时限性。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肾移植的首要并发症,与肾移植的存活率成反比,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肾移植后急性肾损伤的最常见原因。长期以来,供体器官短缺一直是移植手术的一个障碍,越来越多的边缘供体被临床使用,AKI在肾移植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肾移植的长期结果不尽人意,人们一直在寻求延长移植肾存活率的干预措施。Klotho基因作为一种主要在肾脏中表达的抗衰老基因,其编码的Klotho蛋白是一种多效性蛋白,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保护肾脏免受缺血性损伤。近年来关于Klotho蛋白与AKI的相关研究很多,然而关于Klotho在肾移植中的数据很少,Klotho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是否起到保护作用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Klotho在肾移植领域的复杂机制及其对肾移植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异体肾脏移植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张琳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3):227-228
目的对入住ICU的严重创伤患者的创伤原因、部位、预后等进行研究。方法对2002年3月~2004年10月ICU收治的57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7例患者中车祸32例,占56.14%,为首位创伤原因,其次为坠落伤。创伤类型以骨折多见,其次为颅脑外伤。死亡组血钾、白细胞、血肌酐、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哥拉斯哥评分低于存活组。结论车祸是创伤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损伤部位为骨骼和颅脑损伤,APACHEⅡ评分对评估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休克、颅脑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骨科和ICU住院的创伤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或尿中KIM-1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发检测尿白蛋白(albumin,Alb)、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期、2期、3期AKI组,尿KIM-1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2期、3期AKI组尿KIM-1明显高于1期AKI(P〈0.05),尿KIM-1与α1-MG正相关。结论 AKI发生时,检测尿KIM-1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和反应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9.
10.
创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近年来严重创伤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是现代急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缩短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急救护理新模式,已成为国内综合性医院 相似文献
11.
创伤后血糖可应激性增高。本文对 6 0例严重创伤病人做了早期血糖动态测定 ,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手术和预后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 0例患者均有不同部位的严重创伤 ,其中男 4 6例 ,女 14例 ,年龄 5~ 78岁 ,平均 (4 3.6± 2 5 .9)岁。1.2 方法 在接诊后即刻、2h、4h分别抽取静脉血 3ml,抽血前禁输葡萄糖溶液。测定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仪器为荷兰生产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 结果本方法血糖的正常参考值为 (3.9~ 6 .1)mmol/L ,在接诊后即刻血糖的平均值为 (12 .81± 4 .0 6 )mmol/L ;接诊后 2h血糖值为 (11.6 5± 4…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Klotho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49例、妊娠期糖尿病58例和正常妊娠孕妇5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Klotho蛋白表达水平。结果α-Klotho和β-klotho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疾病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期糖尿病组及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α-Klotho和β-klotho蛋白在各组表达水平为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糖尿早期肾损伤疾病组,且α-Klotho和β-klotho蛋白在正常妊娠组及妊娠期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α-Klotho和β-klotho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疾病组蛋白尿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可能参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徐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患者1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轻链测定方法进行二次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尿微量蛋白检测进行二次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检测价值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成功检测出74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对照组检测出62例,观察组的检测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微量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检测出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情况,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通过分析1991年~2003年16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治愈15例,死亡1例,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2例,腹腔脓肿2例,经换药及B超定位下腹腔穿刺引流治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十二指肠修补和改良的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比较实用的,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及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黄捷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2):57-58
目的:提高重度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7年-2006年10月收治的20例重度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重度胸部创伤患者10例行胸腔探查术,2例行腹腔探查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8例行保守治疗,有5例行气管切开术,5例行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全组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重度胸部创伤,易漏诊、误诊,应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严重创伤后早期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早期热休克蛋白70(heat schock protein,HSP70)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肝脏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76只,采用严重胸部撞击伤伴单侧股骨骨折模型。动态观察创伤后24h大鼠肝组织HSP70、肝脏病理、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等变化。结果 HSP70在肝组织中表达伤后迅速增加,8h达到峰值,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肝脏病理、血清ALT及TB的改变无显著差异。使用Ru486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再致伤后,肝组织HSP70表达较单纯创伤组明显增多;肝窦内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及TB在伤后早期即有明显升高。结论 HSP70可能参与了肝组织细胞抗损伤机制的启动,但HSP70过高表达,则可能对肮脏造成损害。HSP70可较好反映创伤后肝损伤与抗损伤这一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联合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4例糖尿病患者及72例健康人尿微量蛋白,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浆T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和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常规尿蛋白阳性组尿MA、α1-M、β2-M、TRF与常规尿蛋白阴性组比较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尿MA与血浆TM联检后,阳性率则提高到93.7%.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浆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联合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4例糖尿病患者及72例健康人尿微量蛋白,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浆T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和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常规尿蛋白阳性组尿MA、α1-M、β2-M、TRF与常规尿蛋白阴性组比较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尿MA与血浆TM联检后,阳性率则提高到93.7%。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浆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住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尿常规尿蛋白阳性为观察1组,尿常规尿蛋白阴性为观察2组,并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mAlb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尿液α1-MG和β2-MG。结果观察1、2组mAlb,α1-MG和β2-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1组增高更显著,观察2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