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剂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压、血Hcy水平及临床预后。结果治疗8w后,两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降低血压及血浆Hcy水平,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Hc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及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维生素B12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血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片,疗程48周。静脉血检测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24 h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动脉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8周后血浆Hcy浓度分别为(13.72±2.67)和(11.06±2.1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 m 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 SSD)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较对照组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维生素B12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明显,可能与其降低Hcy水平、改善血压变异性和减轻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050-2051
随机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两组患者CIMT和Hcy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CIMT和Hcy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依那普利片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获得明显疗效,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 目的:分析探索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ysC)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于我院治疗的56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实验组给予叶酸片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连续治疗10周。对比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及Hcy、叶酸、Hs-CRP、β2-MG、Cys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BP、SBP以及血清Hcy、Hs-CRP、β2-MG、CysC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升高血清叶酸含量,降低血清Hcy、hs-CRP、β2-MG、CysC等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LAA型急性脑梗死患者270例,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24小时内检测患者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根据患者有无高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患有高血压伴Hcy≥10 μmol/L),单纯高血压组(仅患有高血压),单纯高Hcy组(仅Hcy≥10 μmol/L),对照组(既无高血压又无Hcy升高);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轻度NIHSS≤5分,中重度NIHSS>5分)。分析H型高血压与LAA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H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轻度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高血压与高Hcy对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交互作用指数(S)>1,有正交互作用。结论 H型高血压可能是LAA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并且高血压、高Hcy对神经功能恶化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叶酸及日光浴对老年H型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联合组3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片5mg/d;联合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和口服叶酸片5mg/d的基础上,每天日光浴30min;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3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和联合组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后3个组相比较,联合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口服叶酸及适量日光浴可显著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Hcy水平,日光浴对H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就诊的88例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调节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动态血压指标(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Hcy水平、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可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改善动态血压水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146例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96例血浆Hcy增高(H型组),50例血浆Hcy正常(单纯组)。H型组中54例(H型1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42例(H型2组)给予甲钴铵及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脑梗死的复发情况。结果 H型组脑梗死复发率高于单纯组(77.08%比32.00%,P<0.05)。H型1组2例、H型2组1例因咳嗽退出本研究。治疗后半年,H型1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H型2组(7.7%比34.1%,P<0.05);治疗后1年,H型1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H型2组(13.5%比43.9%,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能有效减少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永康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并评估MTHFR基因多态性指导叶酸剂量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分别对H型高血压组(60例)、非H型高血压组(50例)、健康人对照组(50例)进行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检测。同时,将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MTHFR多态性分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d),研究组给予精准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CC型与CT型服用10 mg/0.4 mg/d,TT型服用10 mg/0.8 mg/d),记录两组基线及治疗3、6、12个月时患者血压、血浆Hcy水平以及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E检验(P0.05),MTHFR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型高血压组患者TT型比例最高(35%),CC型比例最低(23.3%);健康人对照组患者TT型比例最少(16.0%),CC型比例最多(50.0%)。将H型高血压患者分组后,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治疗3、6、12个月后,2组患者血压及Hcy水平均出现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不良临床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无差别。结论永康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具有地区特征性,且根据基因分型结果给患者补充适宜的叶酸,可准确、安全控制疾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H型高血压患者施用叶酸联合降压药物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H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资料,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就诊,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脂、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TC和LDL-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进行差异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降压药物单药治疗H型高血压相比,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产生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Hcy水平、中医主证及证候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该指标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82例、中度组60例、重度组38例;另将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2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浆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及观察组中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Hcy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血浆Hcy水平与血清NIHSS评分呈正相关;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中3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浆Hcy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脑苷肌肽治疗H型高血压伴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H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常规临床路径予以规范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压、血清指标及预后,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 Barthel(BI)指数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较氯吡格雷治疗H型高血压伴脑梗死,联合脑苷肌肽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营养神经,改善预后,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2):302-304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局部亚低温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为,研究组实施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入院当天及第3d时血清SOD、MDA水平及PAF活性、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入院3d血清水平检测中SOD、MD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PAF活性、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局部亚低温疗法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加强对患者脑组织的保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ys C)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实验组给予叶酸片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周。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Hcy、叶酸、hs-CRP、β2-MG、Cys 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DBP、SBP以及血清Hcy、hs-CRP、β2-MG、Cys 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升高血清叶酸含量,降低血清Hcy、hs-CRP、β2-MG、Cys C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507-1508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全方位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及NIHSS、BI分值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及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BI分值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能进一步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分组,各27例。对比三组基线资料、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并分析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结果三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可知,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可一定程度反映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治疗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 B12(VitB12)及叶酸(FA)联合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12例 H 型高血压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纳入观察组,47例单纯 H 型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和肌内注射 FA、VitB12治疗;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FA、VitB12、血红蛋白(Hb)水平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 Hcy 水平与 MCV 高于对照组,而血清 FA、VitB12、H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血清 Hcy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8周,观察组血清 VitB12水平升高,Hb 水平及 MCV 恢复正常,而血清 Hcy 降至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Hcy、VitB12及 FA 联合检测对于 H 型高血压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及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为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脑保护等基本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头颅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MSE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及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上述2项指标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及Hcy水平,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