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合并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观点,已成为多数医生的共识[1]。但是,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测查方法却不尽统一,方法和综述类文章较多。有关认知功能的测查,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体认知功能测查,包括个体的认识、理解、处理事物的能力,涉及感觉、知觉、定向、记忆、计算、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等;二是社会认知功能,包括情绪认知、心理理论和归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给其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影响着患者的长远预后与社会功能.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可能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有关.本文就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NE的关联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功能缺陷之一[1],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许多患者在缓解期仍表现出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现将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损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且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此,作者进一步探讨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情况,并与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乏的成分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使用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P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的快感缺乏情况、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测查快感缺乏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EPS消费性快感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1±5.48)分vs.(31.58±5.92)分,t=2.705,P=0.009]。相关分析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消费性快感缺乏与PANSS、RBANS和PSP评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消费性快感缺乏,其消费性快感缺乏可能独立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之外。  相似文献   

6.
认知功能包括一般认知和社会认知,一般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社会认知功能包括面部表情识别、感知和解释社会线索、心理理论和因果归因能力。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目前病因未明,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概括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探讨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概括介绍了精神分裂症和情绪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3 病理目前的研究结果多数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静止性的 ,而不是渐进性的病程。年轻患者的认知成绩与老年患者比较在排除年龄老化因素后没有差异。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不是进行性痴呆障碍 (不同于 AD) ,与局部脑损害时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非常相似而且稳定。Hoff等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 ,认知功能损害在病前及疾病开始时就已出现 ,所有的认知测验均显示首发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损害的程度上是一致的 ,首发者和慢性患者的执行功能、瞬时记忆、言语空间记忆的检测结果明…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疗法--认知矫正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认知矫正治疗产生的背景目前研究显示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也是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1] 。目前 ,认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四种类型[2 4]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抽象思维障碍 ,信息整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所致的认知障碍中 ,报道最多的是前额叶的执行功能障碍[5] 。目前 ,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药物治疗。传统抗精神病药对认知功能有进一步损害 ,而新型抗精神病药 (如利培酮等 )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前者[6] ;但对精神分裂症残余症…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损害 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 以及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均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并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本文从精神 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联系、病理研究及干预性研究 3 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 减轻和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的第三种症状,并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认知功能损害较明显,最终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所以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概括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机制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治疗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了当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与齐哌西酮等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认知功能损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非常常见,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长期预后。近10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测评工具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很多研究无法进行相互对照比较。选择合适的量表正确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重要的意义。现就认知功能测定在精神分裂症中常用的测定量表及相关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上)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最早可追溯到1 896年 Kraepelin对“早老性痴呆”的描述。 70年代初 ,Gallhofer首先提出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 ,还存在第 3个症状成分 ,即认知功能障碍。但长期以来 ,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一直未被重视。自 80年代以来 ,随着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深入 ,以及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和神经影像学如 MRI、PET、 SPECT的发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认识到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性损害而非疾病的后果之一。国外有研究发现 ,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病因多样,本文仅就神经生化方面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前额叶和颞叶的多巴胺(DA)功能下降及五羟色胺(5-HT)能、去甲肾上腺素(NE)能、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8例阴性精神分裂症和15例阳性精神分裂症采用氯氮平治疗;对11例阴性精神分裂症和13例阳性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治疗。并分别评估其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阳性症状,阳性症状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都呈显著性相关,注意及执行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显著相关,与阳性症状无明显相关;记忆随思维贫乏的改善而改善,注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改善与症状的改善无明显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主要与阴性症状相关,但精神分裂症的大部分认知功能并不随阴性症状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18.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与患者的预后和社会功能关系密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效果尚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将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并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脑内神经电活动和基础代谢的电生理技术,目前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综述了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对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及安全性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是探讨双相障碍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与干预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双相障碍功能损害显著,即使在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双相障碍的功能损害可能存在病理心理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本文从双相障碍社会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和二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划消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连线测验(TMT)-A及-B、动物命名测验、Stroop色-词测验、韦氏智力测验中国版木块图及空间广度测验检测48例病情稳定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2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数字划消、TMT-A及-B得分与社会功能各因子负相关(r=-0.331~-0.582;P均0.05),其他各项认知功能测验与社会功能各因子正相关(r=0.134~0.633;P均0.05)。结论: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与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