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TR基因座D1S518、D4S2639、D15S817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汉族人群D1S518、D4S2639、D15S817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等技术,对各样品进行3个STR基因座分型,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结果D1S518基因座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24个基因型;D4S2639基因座观察到9个等位基因,32个基因型;D15s817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18个基因型,3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47、0.8165、0.7602;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290、0.7568、0.7222。结论DIS518、D4S2639、D15S817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在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属于高信息度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D10S2325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华东地区汉族群体的分布情况,评价该基因座在华东汉族人群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用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显色方法检测D10S2325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共检出12个等位基因(6~17),其CE值和DP值分别为0.628和0.948。结论 D10S232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好,提供的信息量大,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能力,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理想的STR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6个(D1S2142、D12S391、D13S1492、D14S306、D15S659和D10S2325)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在中国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126名无血缘关系潮汕汉族个体的EDTA抗凝血样用Chexlex.100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带技术。对以上6个基因座在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26份样本中,6个STR基因座分别检出9、12、14、7、11、12个等位基因和25、36、54、22、32、3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基因座的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0.935、0.953、0.972、0.932、0.942和0.958,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0.476、0.662、0,782、0.587、0.647和0.768。30个家系样品调查证实上述基因座均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未观察到突变。结论:6个SIR基因座在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19S253、D12S391、D7S820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扩增、PAG垂直板电泳分离、银染技术,对河南汉族211例无关个体进行D19S253、D12S391、D7S820基因座分型。结果D19S253检出10个等位基因31种基因型,D12S391检出11个等位基因42种基因型,D7S820检出8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3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3基因座的杂合度(H)观察值分别为0.7678、0.8323、0.7455。个人识别能力(DP)分别为0.9348、0.9566、0.9188。三联体非父排除率(PEt)分别为0.6229、0.6607、0.57460结论D19S253、D12S391、D7S820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具有很高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基因座DIS1676的基因多态性和法医学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山西汉族人群中随机筛选110例无关个体,提取静脉血,用GDB中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银染显色。对其筛选的等位基因测序,构建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按照ISFG原则命名各等位基因。结果:本研究首次选择了常染色体基因座D1S1676,该基因座为4核苷酸简单重复STR,重复单位为[GAAG]n。在110例山西汉族无关个体血样中共检出了6个等位基因。其个人识别能力(DP)和非父排除率(PE)为0.920和0.630,其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berg平衡(P〉0.05)。结论:基因座D1S1676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昆明市汉族人群无关个体9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发布,研究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国ABI公司AmpFSTRR profiler plus、identifiler试剂盒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应用3100 Avant遗传分析仪对昆明市109名无关个体血样的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和D7S820等9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结果获得昆明市汉族人群9个STR等位基因座遗传学参数,其基因型频率发布均符合Hardy-Weinlerg平衡定律,累计个人识别力(TDP):0.9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能力(PE)为:0.0999999。结论昆明市汉族9个STR基因座遗传等位基因高度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群体调查数据无显著差异,适用于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人群中STR基因座D7S304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分析河南地区119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该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首次获得河南汉族人群中D7S3048的分布情况.D7S3048基因座检出10个等位基因,基因型为37个,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汉族与蒙古族相比较,等位基因分布有差异.结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D7S3048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中是很好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东汉族人群8个(D2S1360、D3S1545、D7S1517、D16S3253、D18S1270、D19S253、D20S470、D21S1437)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并获得群体遗传参数,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216份广东汉族无关个体EDTA抗凝血样用Chexlex-100法提取DNA,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以上8个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此8个基因座分别检出12、9、13、9、10、10、13、10个等位基因和42、27、45、33、31、36、44、31种基因型,且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基因座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851、0.782、0.885、0.756、0.784、0.812、0.917、0.725。8个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机率为0.999 999 7,累计非父排除概率为0.998 15。40个家系样品调查证实上述基因座均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未观察到突变。结论:8个STR基因座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南新乡汉族群体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21S11、CSF1PO、FGA、TH01、TPOX、vWA共13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及银染技术检测STR基因座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结果13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 einberg平衡。13个STR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799 1~0.970 8、0.616 0~0.886 2、0.586 8~0.881 1、0.475 3~0.890 5,累计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8。结论13个STR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法庭科学中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0.
延安地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15个STR基因座在延安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为群体学研究、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美国ABI公司Identi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结合PE9700扩增仪和ABI3100Avant遗传分析仪,对延安地区100名汉族无关个体的静脉血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并利用Genescan和Genotype软件进行自动分型.结果 15个STR基因座在延安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5~0.550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10~0.310之间,累计耦合概率为2.5×10-17,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9.结论本研究所应用的15个STR基因座在延安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适合于该地区的群体学研究、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牡丹江市朝鲜族人群无关个体的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D2S1338、D18S51、D7S820、D8S1179、D5S818、D13S317、D16S539、vWA、D19S433、TPOX、D3S1358、FGA、CSF1PO、D21S11、TH01)的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检验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mpFL STR IdentifilerTM试剂盒扩增牡丹江市500例朝鲜族无血缘关系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其产物用ABI 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电泳分离和分型检测,分析其基因频率和遗传平衡分析,并计算分析其遗传参数:杂合度(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个人识别能力(DP)。结果:500名无血缘关系个体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5个STR基因座的H都大于0.6,DP都大于0.8,PIC都大于0.5。结论:15个STR基因座在牡丹江市朝鲜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较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所得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可满足该地区人类遗传学、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等领域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PowerPlex(R)21系统所含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法医学常用遗传学参数和系统效能.方法 对PowerPlex(R)21系统包含的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D3S1358、D1S1656、D6S1043、D13S317、PentaE、D16S539、D18S51、D2S1338、CSF1PO、PentaD、TH01、vWA、D21S11、D7S820、D5S818、TPOX、D8S1179、D12S391、D19S433、FGA)进行基因分型.统计2367个南方汉族无关个体中上述20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学参数,并将本研究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该系统各基因座的个体识别率为0.7839~0.9852,非父排除率为0.2974~0.8099.除D5S818基因座外,其余基因座均符合哈-温平衡.该系统的累积非父排除率和累积个体识别率均超过0.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999 999.南方汉族人群与8个少数民族(广西彝族、广西回族、广西苗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青海土家族、青海回族、云南彝族)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日本、菲律宾、韩国、北意大利和阿根廷等人群相比,在8-20个STR基因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方汉族人群与上述5组国外人群以及及3组文献报道的国内人群(北京汉族、浙江汉族、福建汉族)在D1S1656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Neighbor-joining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亚洲人群聚类为一个分支,意大利北部和阿根廷人群聚集成另一个独立的分支,南方汉族人群和云南彝族人群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PowerPlex(R)21系统的20个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满足亲子鉴定、个体识别以及人类学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云南汉族群体20个常染色体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PowerPlexR21 System试剂盒,对1085例云南汉族无关个体20个常染色体基因座(D3S1358、D1S1656、D6S1043、D13S317、Penta E、D16S539、D18S51、D2S1338、CSF1PO、Penta D、TH01、vWA、D21S11、D7S820、D5S818、TPOX、D8S1179、D12S391、D19S433、FGA)进行复合扩增,用AB 3130 自动遗传分析仪进行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用Genemapper ID v3.2软件进行STR基因分型分析,用Modified-Powerstates软件进行法医学遗传学参数统计分析以及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结果 在1085例云南汉族人群中,除TH01和TPOX基因座,其余STR 基因座的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杂合度(H)分布在0.6130~0.8743 之间,随机匹配率(PM)分布在0.0179~0.2030 之间,个体识别力(DP)在0.7970~0.9821 之间,非父排除率(PE)在0.3067 ~0.7432 之间,父权指数(PI)在1.2919-3.9766之间,多态性息含量(PIC)在0.5598~0.8958 之间.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 结论 这20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在云南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和较好的个体识别能力,能满足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贵州水族人群D13S317、D7S820和D16S519 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Chelex-100快速提取法提取贵州省荔波县水尧水族乡44名水族无关个体EDTA抗凝血标本DNA,再通过PCR复合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分型,最后用Modified—Powerstats统计软件包输出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贵州水族人群D13S317,D7S820和D16S519基因座分别检出7个、6个和6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D13S317,D7S820和D16S519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636,0.818和0.818;个体识别律分别为0.909,0.893和0.876;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74,O.75和0.75;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337,0.633和0.633。结论:贵州水族D7S820和D16S519两个基因座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的个体识别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获得湖南汉族人群D1S1656基因座遗传多态性信息及其法医学参数。方法 采用Powerplex 21system试剂盒检测湖南汉族无关个体451例,对D1S1656基因座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并计算其法医学参数。结果 D1S1656基因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共发现16个等位基因,个体识别力(Power of Discrimination,DP)0.954,非父排除率(Power of Exclusion,PE)0.667。结论 D1S1656基因座在湖南汉族人群中具有良好多态性,有法庭科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太原汉族人群17个Y-STR等位基因的频率、遗传多态性分布、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及其在法医学应用研究. 方法 应用Y-filerTM试剂盒检测102例太原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样,运用3130 xl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相关分析软件,参考其他地区人群资料,对太原汉族群体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 17个Y-STR基因座共有137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在0.433 5-0.894 0之间.根据遗传距离分析发现,与公开发表的国内其他群体相关数据资料相比,太原汉族与北京汉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 7),与台湾泰雅族人群之间的距离最大(0.469 6);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太原汉族与辽宁满族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 4),与台湾泰雅族人群之间的距离最大(0.4696). 结论 17个Y-STR基因座在太原汉族群体中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且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及非父排除能力,对建立Y染色体数据库和法医学实际检案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CSF1PO、TPOX、TH01、vWA、FGA)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它们在苗族和瑶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苗族和瑶族无关个体静脉血抗凝冻存,提取DNA,采用PCR-STR基因扫描识别技术,获得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出它们的遗传学参数,比较苗族和瑶族之间的差异。结果(1)15个STR位点,广西苗族检出445个基因型,148个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724—0.4663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811,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999998。广西瑶族检出436个基因型,145个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9~0.5514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839,个体识别力除TPOX位点外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999505。(2)15个STR位点在广西苗族和瑶族之间,有8个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除瑶族的TPOX位点外)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鉴定的可选位点。(2)广西苗族和瑶族之间,15个STR位点中有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基因座DYS622在山西人群中的研究,获得其基因频率,对其基因多态性和法医学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山西汉族人群中随机抽取120例无关男性血样本,10例女性血样本,提取静脉血DNA,在Y染色体基因组DNA中查找候选的基因座,用GDB数据库中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硝酸银染色.然后将筛选的等位基因进行测序,构建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按照ISFG原则命名各等位基因.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了Y染色体DYS622基因座,共检出7个等位基因,其基因多样性为0.7838.在法医学应用方面,其个人识别力(DP)和非父排除率(PE)均为0.7838.结论Y染色体基因座DYS622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