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激光光束追踪(laser ray tracing,LRT)、Hartmann-Shack(H-S)感受器以及空间分辨折射仪 (spatially resolved refractometer,SRR)三种不同像差仪测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眼像差的差异。方法 临床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患者24例(34眼)。年龄为50~80岁,最佳矫正视力≥4.9。暗室条件下瞳孔直径均为5 mm。术后第3个月,对患者行三种像差仪的检查,顺序不定,测量结果采用完全随机资料的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方法。结果 三组的总像差、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以及2~6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T组与SRR组球差的均方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Zernike系数的比较:Z3项LRT组与H-S组,H-S组与SR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4项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6项和Z12项H-S组与SR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11项和Z20项LRT组与SR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Zernike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T、H-S和SRR三种像差仪测量IOL眼像差结果存在部分差异。每种仪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适合的波前像差仪。  相似文献   

2.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波前像差 ,以阐明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光学特性。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试验组为常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的单纯白内障患者 2 4例 31眼 ,年龄范围 :15~ 73岁 (平均 =5 1.1岁 ) ;对照组为年龄相匹配的志愿者 17位 33眼 ,排除眼科疾病 ,年龄范围 :2 5~ 6 8岁(平均 =5 0 .7岁 )。使用主观型波前像差仪 (SuZhouBriteEye收稿日期 :2 0 0 2 -10 -10 ;修回日期 :2 0 0 3 -0 1-2 0作者简介 :熊瑛 (1973 -) ,女 ,山西太原人 ,医学博士 ,研究方向 :视光学和白内障。通信作者 :褚仁远 (E -mail:xy0 62 9@sina .com)ModelWFA 10 0 0 )进行波前像差检测 ,通过MADLAB软件数据处理计算出总体像差和分阶像差的均方根 (RMS)以及像差图。结果 :试验组总体像差的RMS平均达 1.31μm(范围为 0 .34~ 2 .84 μm) ;对照组的RMS平均达 0 .5 4 μm(范围为0 .2 0~ 1.6 2 μm)。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 ,试验组的总体像差明显增高 (t =4 .2 6 4 ,P <0 .0 0 4 ) ,试验组 2~ 7阶的分阶像差明显增高 (mint=3.179andP <0 .0 19)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比年龄匹配的自然晶状体眼的显著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波前像差检测仪检测行超声乳化并植入同种材料不同直径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患者术后患眼波前像差的变化,以讨论其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排除眼科其他疾病及相关全身疾病)共47例(5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35眼)植入光学直径为5.75mm亲水性丙烯酸酯(Rayner)人工晶状体;B组15例(15眼)植入光学直径为6.0mm亲水性丙烯酸酯(Isotechnics)人工晶状体,其中3例双眼分别植入这两种人工晶状体。术后第3个月观察患眼波前像差及其他相关的变化。结果瞳孔直径4.0mm时,两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high,RMSh)分别为(0.36±0.11)#m和(0.30±0.15)#m;瞳孔直径5.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57±0.12)#m和(0.61±0.17)#m;瞳孔直径6.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84±0.15)#m和(0.89±0.20)#m;瞳孔直径7.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1.49±0.19)#m和(1.42±0.22)#m。经统计学分析,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及7.0mm时,两组的RMSh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②在瞳孔直径4.0mm、5.0mm、6.0mm及7.0mm时,植入同种材料的光学直径5.75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与植入直径6.0mm人工晶状体的患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波前像差的概念、分类及主要测量方法,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引起的波前像差变化,探讨用波前像差理论引导的个性化人工晶状体设计以求得术后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变化。方法:应用德国Wavelight Laser Technologie AG公司生产的Allegretto Wave Analyzer波前像差仪观察78例(84只眼)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改变,按术后不同时期分为3组,并与21例(23只眼)晶状体透明眼的波前像差比较。结果:术后1周人工晶状体眼的RMSh为(0.3774±0.2311)μm,术后1个月人工晶状体眼的RMSh为(0.4782±0.3952)μm,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眼的RMSh为(0.2880±0.1522)μm,而透明晶状体眼的RMSh为(0.3412±0.2048)μm,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透明晶状体眼与各组人工晶状体眼间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光学系统会发生重大变化,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提高的同时,视觉质量并没有显著改善,其中高阶像差可能是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没有改善的原因之一,若使用能减少高阶像差的人工晶状体,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波前像差技术在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波前像差技术可以对眼屈光力的改变及波前相差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以深入了解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准确地对白内障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术后评价。波前像差技术还可用于人工晶状体的质量评价及制作工艺中,使得人工晶状体的光学特性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阐述波前像差技术在临床及人工晶状体制作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在白内障术中植入四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Z9003、Acrysoft SN60WF、KS-3Ai和Acri.smart 36A)的患眼进行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的比较分析,以客观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间到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91例(114眼),年龄在60~70岁之间,平均年龄(64.4±5.0)岁。将其随机分成5组:Ⅰ组Tecnis Z9003(AMO),22例(27眼);Ⅱ组Acrysoft SN60WF(Alcon),24例(30眼);Ⅲ组KS-3Ai(Canon Staar),18例(25眼);Ⅳ组Acri.Smart 36A(ACRI.Tec),10例(12眼);Ⅴ组AR40e(AMO),17例(20眼)。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为18.50~25.50 D,平均为(21.16±2.53)D。术后第3个月检测患者的主观症状、视力情况、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组的波前像差及对比敏感度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内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和后发障,而且IOL亦无偏心和倾斜。各组裸眼视力均≥4.8,最佳矫正视力均≥4.9。(1)不同瞳孔直径下(4、5、6 mm),四组非球面IOL的球面像差(Z40)<球面IOL组(P<0.05),四组非球面IOL之间球面像差(Z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如下趋势:Ⅰ组〈Ⅱ组〈Ⅳ组〈Ⅲ组,在对比敏感度(wog、wg、readaption test)的比较中与球差的趋势相同。(2)不同瞳孔直径下(4、5、6 mm),四组非球面IOL第三阶像差均方根(3th-order RMS)与球面I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五组IOL均有良好的囊袋稳定性。(3)不同瞳孔直径下(4、5、6 mm),四组非球面IOL的四阶像差均方根(4th-order RMS)<球面IOL组(P<0.05),四组非球面IOL之间的第四阶像差均方根(4th-order R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瞳孔直径为4 mm和5 mm时,非球面IOL组与球面IO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状体离体像差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面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球面像差的特性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搭建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波前像差测量光路,采用Hartmann-Shack波前测量仪进行像差测量。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CeeOn911A与Tecnis Z9001,第二组为AR40e与TecnisZA9003,第三组为AcrySof Natural与AcrySof IQ,对每种IOL分别进行5种通光孔径下(3mm、4mm、5mm、6mm及7mm)的像差测量。结果球面IOL(CeeOn911A、AR40e、AcrySof Natural)在不同通光孔径下的球面像差均为正值,非球面IOL(Tecnis Z9001、Tecnis ZA9003、AcrySof IQ)在不同通光孔径下的球面像差均为负值,两种IOL在不同通光孔径下像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mm通光孔径(t1=14.19,t2=12.56,t3=8.08,P<0.01),4mm通光孔径(t1=31.19,t2=11.79,t3=18.38,P<0.01),5mm通光孔径(t1=23.02,t2=29.56,t3=41.39,P<0.0...  相似文献   

9.
波前像差及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一、概述  理想光学系成像要求应当是 :1点状物成一点状像 ;2所有像点都在垂直于光轴同一平面 ;3像与物相似 ,各点对应都有相同的比例 ;不论物点上所发出的光含有多少不同波长的复色光 ,都应成像在一点上 ,但实际的光学系统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而产生像差。其原因在于 :1光学系统有一定通光孔径才能使所成的像有一定的照度或观察一定范围的物体 ,因而入射光束的张角就有很大差别 ,非皆近轴光线 ,张角愈大 ,像点偏差愈大 ;2由于物体有一定大小 ,物点发出的倾斜光束就不能保持近轴光束而引起像差 ;3由于物体是立体的 ,其各物点的像不可能在同一…  相似文献   

10.
波前像差仪测量近视患者低阶像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波前像差仪与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屈光状态结果的对比观察,探讨波前像差仪对低阶像差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06/2005-09来我院进行LASIK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67例100眼,分别应用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对其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向测量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得的球镜度数分别为-6.18±2.77,-5.80±2.80,-5.88±2.72D;柱镜度数分别为-0.73±0.57,-0.75±0.59,-0.72±0.56D;散光轴向中位数分别为66.00°,45.50°,27.50°,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62.75° ̄11.25°,160.00°~4.25°,161.00°~5.00°;等效球镜度分别为-6.55±2.90,-6.17±2.91,-6.24±2.81D;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波前像差仪在准确测量眼高阶像差的同时,能够准确地测量近视患者的低阶像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波前像差仪和综合验光仪测量近视屈光度的对比观察,探讨波前像差仪测量近视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近视眼矫正术术前常规行综合验光检查并行波前像差检查的患者586例(1160只眼),年龄18~40岁。按其综合验光屈光度分为轻度组(0~-3.00 DS),中度组(>-3.00 D~-6.00 D),高度组(>-6.00 D以上)分别应用综合验光仪和波前像差仪检查其球镜度、柱镜度和散光轴位,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近视组综合验光与波前像差仪球镜检查结果分别为(-1.83±0.76)和(-1.88±0.7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分别为(-4.47±0.75)和(-4.38±0.9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分别为(-7.04±0.86)和(-7.16±0.8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综合验光与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分别为(-0.63±0.63)和(-0.69±0.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轴位综合验光与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分别为(129.76±62.95)和(125.76±64.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仪在准确测量眼的高阶像差的同时能准确地测量近视患者的低阶像差,可以很好的反映整个眼球屈光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自适应光学(AO)系统在眼科临床及基础研究中日渐重要,但人眼像差矫正后Zernike系数主要项的稳定性变化特点尚少见报道. 目的 观察AO测量人眼像差的重复性,并探讨不同像差矫正后Zernike系数稳定性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4年2-4月在校硕士研究生及符合条件的志愿者41名.应用AO测量波前像差,分别研究并分析散光(Z2-2、Z22)、离焦(Z20)、彗差(Z3-1、Z31)、三叶草(Z3-3、Z33)和球差(Z40)的Zernike系数,第3~7阶像差、总高阶像差(HOA)及总像差(TOA)的均方根值(RMS)重复性及矫正像差后的稳定性变化.测量的重复性评估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内标准差(Sw)、重测度(r)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综合分析.波前像差矫正后的稳定性变化采用非参数Friedman双向秩次方差分析. 结果 Z2-2、Z22、Z20及TOA RMS的测量显示良好的可重复性(ICC>0.9);Z1、Z3-3、Z33、Z40、3阶像差RMS、4阶像差RMS、HOARMS的测量均显示较好的可重复性(均ICC>0.75);其余参数的测量显示可重复性弱(均ICC<0.75).各波前像差中Z31的r最大,为0.163 μm;各Zernike单项系数及各阶像差RMS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阶像差矫正前后不同时间点Z2-2、Z20、Z22、Z3-3、Z3-1、Z31、Z33、Z40和HOA 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2-2、Z22在矫正后第4秒进入稳定状态,Z20在矫正后第6秒进入稳定状态;Z3-3、Z33分别在矫正后第4秒、第3秒进入稳定状态,Z3-11在矫正后第4秒进入稳定状态,Z3-1在矫正后第3秒至第9秒处于稳定状态,Z0、HOA RMS分别在矫正后第3秒、第5秒进入稳定状态.矫正5阶内像差前后不同时间点Z2-2、Z20、Z2-2、Z3-3、Z3-1、Z33、Z40和HOA 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31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2-2、Z20、Z22分别在矫正后第4秒、第5秒、第3秒进入稳定状态;Z3-3、Z33分别在矫正后第2秒、第3秒进入稳定状态,Z3-1及Z40均在矫正后第2秒进入稳定状态;HOA RMS在矫正后第5秒进入稳定状态.结论 人眼像差矫正后,不同像差达到稳定的时间不同.5阶内像差矫正后Z20、Z22、Z3-3、Z3-1、Z40比仅矫正低阶像差更早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自然晶状体眼和4种不同材质人工晶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分析不同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差别.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期间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57只眼)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ALCON SN60AT,ALCON MZ60BD,AMO SENSAR AR40e和Canon-Staar AQ-310NV.对照组为自然晶状体眼10例(15只眼).术后2个月回访病人,行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在夜及夜+周边眩光条件下(中频区),自然眼组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自然眼的球差明显低于SN60AT组或MZ60BD组或AQ-310NV组(P<0.05),自然眼的球差与SENSAR AR40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60AT组的彗差明显大于MZ60BD组、SENSAR AR40e组及AQ-310NV组(P<0.05).结论 自然眼的视觉质量明显优于人工晶状体眼.4组人工晶状体眼之间的视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后囊膜混浊切开对人工晶状体(IOL)眼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对57例(6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PCO)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激光前后应用NidekOPDScanⅠ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仪测量瞳孔直径为5.0mm时IOL眼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和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RMS),比较Nd:YAG激光前后波前像差的变化。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采用环形切开向后翻转法,切开后囊膜瓣直径为5.0mm。结果激光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术后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和三叶草像差的RMS分别为1.849±0.763、0.605±0.247、0.238±0.146、0.166±0.112及0.322±0.132,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混浊切开直径5.0mm可以明显降低IOL眼的波前像差,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和近视性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术前高阶像差均方根(RMS HO)≥0.30 μm的近视或近视性散光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B组患者接受传统的LASIK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行波前像差检查和对比敏感度测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随访至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0.12±0.06和-0.09±0.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RMS HO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在明视无眩光环境1.5 c/d空间频率和3.0 c/d空间频率及暗视无眩光环境18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较B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7、2.175、2.263,P<0.05).结论 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性散光安全、有效,在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