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间质性膀胱炎和单纯膀胱三角区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间质性膀胱炎患者34例,单纯膀胱三角区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18例,按照世界尿控协会的标准方法行尿流率、压力-流率、静态尿道压力测定。结果间质性膀胱炎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总排尿量,膀胱容量,顺应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尿流时间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其最大尿流率、总排尿量,膀胱容量,顺应性显著低于膀胱三角区炎组;尿流时间,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膀胱三角区炎组。但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和功能性尿道长度在三组之间的差异以及膀胱三角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质性膀胱炎多存在储尿功能障碍,而膀胱三角区炎膀胱功能多正常,尿动力学检查是二者鉴别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2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记录相关参数和临床资料。结果对比显示患者组残余尿量、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容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但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对DCP进行客观评价的最重要的手段,尽早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并且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治疗,对预防膀胱功能恶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与M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女性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膀胱内灌注与M受体拮抗剂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排尿次数、平均尿量、最大膀胱容量、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和问题指数评分(ICSI/ICPI)、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UF)。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91%)(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次数、平均尿量、最大膀胱容量、ICSI、ICPI、PUF、VAS及BPH-QOL评分分别为(13.50±3.14)次/d、(11.02±1.84)mL、(146.57±23.65)mL、(10.14±2.05)分、(11.02±1.84)分、(16.50±3.21)分、(5.10±2.12)分、(20.15±4.34)分;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5±2.68)次/d、(2 381.26±302.65)mL、(168.81±29.32)mL、(7.85±1.66)分、(8.10±1.33)分、(10.17±2.48)分、(3.85±1.06)分、(13.14±2.29)分;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最大膀胱容量,ICSI、ICPI及PU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对症治疗,透明质酸与M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膀胱潴尿功能。  相似文献   

4.
马归液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尿动力学影响。方法将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柔比星和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观察各组的残余尿量(PVR)、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术后3月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尿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较PVR、充盈期末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归液膀胱灌注能改善腺性膀胱炎患者各尿动力学指数,且每周2次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BPH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4例单纯性BPH患者(对照组)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CS)推荐的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两组的尿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照组比较,膀胱初尿意容量、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BPH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能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88例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的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容积(MCC)及最大尿流率(Q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郭雄飞  王磊 《河北医药》2014,(2):215-216
目的探讨逼尿肌过度活动在前列腺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前列腺患者,按术前尿流动力学结果将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分为活动组(n:20)和对照组(n=23),2组均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R)并分别观察临床指标。术前记录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等数据,术后随访并记录上述相同指标数据。结果活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初尿意时膀胱容量、急迫尿意时膀胱容量、术前残余尿量、linPURR梗阻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IPSS和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大、膀胱出口梗阻明显的前列腺患者易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过度活动较无活动的患者,其膀胱容量和术前残余尿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抗胆碱能治疗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常规采集病史、查体后,每个患者均完成ICIQ-SF问卷,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性尿失禁的患者给予3个月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治疗后,每个患者再次完成ICIQ-SF问卷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患者年龄介于43~70(58.8±13.6)岁之间。我们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ICIQ-SF评分、初始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和初始感觉容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275,P〈0.05)。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与最大逼尿肌压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ICIQ-SF问卷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评价工具。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对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诊疗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男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3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膀胱水扩张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 h排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明显,ICSI评分、ICP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镜结合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男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水扩张联合药物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越性,并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今后可将其作为男性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及推广基层医院对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手段。方法利用临床常规器材对68例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简易尿动力学检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并做疗效观察。结果分别测定患者平均尿流率、残余尿、初始尿意膀胱、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感觉等指标,其中前列腺增生症34例、脊髓损伤9例、术后尿潴留7例、产后尿潴留5例、泌尿系结核挛缩膀胱5例、脑血管意外4例,脑脊髓炎2例、尿道狭窄2例;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手术等处置。结论简易尿动力学检测操作方便、对器械要求低,对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对于缺乏精密检查仪器及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逼尿肌无收缩(NACD)患儿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尿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7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NACD患儿进行逼尿肌电镜研究。10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或经膀胱镜进行逼尿肌组织活检,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NACD组残余尿量(PVR)和破裂变性平滑肌细胞(DDMC)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B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最大尿流率(MFR)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在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CD组紧密肌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疏松肌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膀胱顺应性主要影响因素为逼尿肌肌束排列级别和破裂变性平滑肌细胞数目,均为负相关,且前者影响程度大于后者。结论:NACD患儿有其特征性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且与其尿动力学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裴军  刘立昌  蔡德珺 《河北医药》2011,33(6):876-877
目的 探讨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膀胱颈电切术治疗3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例患者出现轻微尿失禁外,其余3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膀胱穿孔、尿瘘、尿道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膀胱炎患者采用膀胱水囊扩张后行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接诊的膀胱炎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膀胱水囊扩张后行药物灌注治疗,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皆有明显减轻,同时睡眠得以改善,而血尿也消失;治疗前后PST评分与PUF评分及膀胱容量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炎采用膀胱水囊扩张后行药物灌注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外,还能改善PST评分与PUF评分及膀胱容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3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将33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纳入观察,麻醉下行膀胱水扩张后,次日行肝素105U加生理盐水100 mL膀胱灌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排尿频率、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膀胱容量等指标.结果:33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12月,症状完全消失17例(占51.51%),症状明显缓解9例(占27.27%),7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占21.21%).治疗后ICSI评分显著降低,膀胱容量显著升高,排尿频率显著减少.结论: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变化,分析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盆底医学中心就诊的103例女性患者,其中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0例,无盆底器官脱垂患者43例。分析其尿流动力参数,包括患者初始尿意、初始急迫尿意、强烈尿意、最大尿流率、尿道阻力因子、膀胱梗阻指数、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收缩力等级、膀胱顺应值等指标,评价盆底器官脱垂对膀胱功能的影响。结果 盆底器官脱垂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标准化的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收缩力等级以及膀胱顺应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龄女性发生盆底器官脱垂风险增高,同时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升高,盆底器官脱垂对逼尿肌收缩力及膀胱顺应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了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64例疑似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0岁(24~76岁),主诉有尿频、尿急、排尿时间延长、下腹部酸胀不适等下尿路症状(LUTS)。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无糖尿病等内分泌病史、无盆腔手术史、无尿道手术史,无泌尿系畸形及感染,而且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排除尿道肉埠、尿道憩室、子宫脱垂、尿道旁腺囊肿等疾病。采用LABOR IE公司生产的Avanti尿动力学检测仪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包括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同时行膀胱镜检查和排尿期尿道造影。FBOO膀胱镜检查依据为:膀胱颈后唇抬高,隆起,呈堤坝状;影像学依据为:排尿期膀胱颈关闭,开放不全或狭窄,或远端尿道狭窄,近端尿道扩张。结果膀胱镜检查和排尿期尿道造影证实64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FBOO)38例: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9.42±2.62)m l/s,残余尿量(RV)平均为(92.62±120.23)m l,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平均为(38.25±10.24)cmH2O,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平均为(60.21±16.25)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平均为(95.142±0.13)cmH2O。无膀胱出口梗阻26例: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13.23±4.46)m l±/s,残余尿量(RV)平均为(78.56±145.54)m l,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平均为(15.47±5.56)cmH2O,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平均为(28.2±66.45)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平均为(46.1316±0.25)cmH2O。FBOO组与无膀胱出口梗阻组比较,(Qmax)、(Pdet.Qmax)、(Pdet.max)、(MUCP)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具有(LUTS)症状患者及单纯尿动力学检查不能诊断为FBOO,结合膀胱镜检和排尿期尿道造影检查可以确诊FBOO。  相似文献   

17.
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治疗组口服萘哌地尔25mg,每晚睡前服用1次,同时合用左氧氟沙星0.2g,早晚各1次;对照组仅口服左氧氟沙星0.2g,早晚各1次,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道压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道压和残余尿量以及提高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萘哌地尔可降低尿道压力,减少前列腺内尿液反流,明显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尤其适用于并发有功能性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米拉贝隆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脊髓损伤(SCI)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SCI后膀胱D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拉贝隆缓释片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排尿时最大尿流速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最大尿流速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及膀胱顺应性(BC)]、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膀胱过度活动分问卷(ICIQ-OAB)评分,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3 d内,2组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个月后,2组Qmax、BC较治疗前升高,Pdetmax、Pdet-Qmax及ICIQ-OAB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鼠胸腰段、骶髓脊髓背侧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变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①组:胸腰段脊髓损伤12只;②组:骶髓损伤12只;③组:健康对照组6只。造模后记录其每次手法挤压排尿的量,术后第14天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其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膀胱顺应性。结果在麻醉及脊髓休克期,胸腰段脊髓损伤组和骶髓损伤组动物有尿潴留情况;在脊髓休克恢复期,胸腰段脊髓损伤大鼠表现为低顺应性膀胱,骶髓损伤组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最大膀胱容量增高和残余尿增多的情况在骶髓损伤中更为常见。结论不同部位脊髓损伤后存在膀胱顺应性变化的差异,这可能与部位不同损伤的神经通路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IN(FBNO)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6例FBNO患者行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6例行保守治疗,20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26例经治疗后排尿通畅,无明显残余尿量,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膀胱尿道镜检查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是FBNO的可靠诊断手段。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