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可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63-16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强化他汀治疗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他汀治疗组在PCI前7d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d的治疗,对照组在PCI前不使用他汀类药物;两组患者其他常规治疗相同。比较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PCI术后血中CRP含量均明显增加,治疗组在术后3d和术后1周时表现出血中CRP含量快速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安全性良好,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具有降低PCI术后炎症反应的可能,而减少术后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89例,按照不同方案口服他汀类药物,并同时检测术前及术后1d、3d、7d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术后血脂值,并进行系统比较。结果术前(CRP)水平、血脂值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导致炎症因子、血小板及凝血系统被激活,急性继发血栓形成,闭塞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从而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前强化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术后血脂水平,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予以他汀类药物,研究组患者术前均予以他汀类药物,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与手术前对比,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术后第7天,研究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则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前予以他汀类药物实施强化治疗,能够降低炎性反应,加强调脂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63-164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冠状动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支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前给予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性皿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NSTE—ACS行PCI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并分别于PCI术前开始7d开始服用辛伐他汀20mg/次、1次/d和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d,连用7d。术后2组均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术日,患者均按标准程序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检测并记录入院次日、手术当日、术后24h血hs—CRP和vwF水平。结果①PCI术当日,2组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s—CRP下降幅度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6)mg/L比(3.4±2.3)mg/L,P〈0.05]。PCI术后24h,2组hs—CRP均较本组PCI术当日上升;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9)mg/L比(3.7±3.4)mg/L,P〈0.05]。②PCI术后24h,对照组vWF值较本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和PCI术当日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vWF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54)μg/L比(204±125)Ixg/L,P〈0.05]。结论PCI术前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减低NSTE—ACS患者围术期hs—CRP水平,并减少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分析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的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的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直接行PCI术将85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术前无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强化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和术后30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CTFC低于对照组,TMPG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强化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与对照组9.52%比较,P〉0.05。结论直接行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通过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远端血栓和微血管痉挛等机制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88例,常规治疗组80例,对两组病例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轻介入造成炎症,稳定斑块,减少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9.
张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17-2718
20世纪70年代由Endo等人研究提出,他汀类药物在对患者的降脂作用及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的早期应用及术前强化应用他汀类药物均可以减轻术后的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现对PCI后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及他汀类药物的预防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d和40mg/d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24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2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hs-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hs-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2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9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40mg口服,且在介入治疗前2h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40mg,术后治疗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心肌肌钙蛋白( cTnT )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坏死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1例(2.22%),未出现心源性死亡。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保护心肌,提高再灌注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患者血清水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将72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前基础治疗,负荷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于PCI术前12 h顿服瑞舒伐他汀20 mg,术前2 h再追加瑞舒伐他汀20 mg。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30 d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sLOX-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利钠肽(BNP)等水平;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30 d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hs-CRP、sLOX-1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损伤标准物CK-MB、cTnI亦明显升高(P<0.01);但负荷治疗组hs-CRP、sLOX-1、CK-MB、cTnI升高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负荷治疗组血清hs-CRP、sLOX-1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术后24 h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30 d出现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负荷治疗组在术后30 d LVEF显著提高(P<0.05)。结论 NSTEACS患者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明显减少PCI术后sLOX-1水平,减轻患者的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提高患者LVEF,且其独立于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85例行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5),两组均按PCI常规治疗,观察组PCI术前7d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术前未服用他汀类降脂药.观察两组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肌钙蛋白Ⅰ(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TnI及CK-MB峰值分别为(0.12±0.26) μg/L、(2.61±3.0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1±1.14) μg/L、(6.85±14.38) μg/L(t=3.951、3.414,均P<0.05).结论 PCI术前1周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观察组)80例,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入院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PCI术前2h再次顿服阿托伐他汀40rag,术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之后减为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Z0mg/次,1次/d,观察PCI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后TC、LDL—C、TG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续贯疗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降低hs—CR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减少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和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34例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60例PCI术前12 h内顿服阿托伐他汀40~80 mg者为他汀治疗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74例为非他汀治疗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特征和介入术中情况,并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6、24h抽取静脉血,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脂水平.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吸烟史、既往血运重建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肌酐、多支血管病变支数、治疗药物、造影下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PCI术后阿托伐他汀和非他汀治疗组静脉血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是(2.74±0.47)和(2.66±0.44)mmol/L,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是(1.81±0.37)和(1.72±0.13)mmol/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CI术后心肌损伤(CK-MB高于正常值上限)发生率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非他汀预处理组[10.0%比23.0%,(3.4±2.7)个/ml比(5.3±2.9)个/ml,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强化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介导的相关性远端血管栓塞及心肌灌注障碍(CEMPAS)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12例具备PCI术指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男156例,女66例;年龄(65±11)岁.随机分为两组:110例术前7 d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强化治疗,其余10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40mg/d瑞舒伐他汀,且于术前2h应用一次40mg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2h时CK—MB、cTNT改变情况,手术完成30d后心脏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术后12h时的CK-MB、cTNT值都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0d不良症状出现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为出现主要并发症。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PCI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几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4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70)和B组(n=70),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一日1次10 mg,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一日1次20 mg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和24周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两组血脂和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伞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PCI术前1周,实验组采用80mg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支架置入后实验组中TIMI血流0、1级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TIMI血流3级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MPG-3、无复流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后24h实验组患者的血清hs—CRP、ICAM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PCI术前接受强化他汀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其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30例)为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血清高敏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高敏CRP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RP水平增高,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