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6)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8月-2010年3月儿科62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55%;大大高于对照组80.65%;而且治疗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患儿临床有效率、体征、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治疗5 d后的神经功能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鸣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够更快速改善消化道症状、降低体温、保护神经功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易在短期内发生流行,如不积极救治,可危及患儿生命.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婴幼儿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联用组32例、喜炎平组37例和利巴韦林组35例,分别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判断三组疗效。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R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疗效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秋季腹泻最为典型。秋季腹泻是由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而目前尚未有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我院儿科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6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盛丽毕美芬兰志建黄如红张雪峰 《中国乡村医药》2014,(5):32-33
目的:观察锌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方法1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71例。两组均给予补液、蒙脱石散、益生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硫酸锌口服液及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治疗3d 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脱水纠正、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锌剂及喜炎平注射液疗效明显好于加用病毒唑,且能明显减少粪便次数、缩短腹泻病程。 相似文献
7.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2组病例均在初治和治疗5~7d后检查和复查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肌酶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除乳酸脱氢酶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周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126-127
目的讨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ml~0.4ml/kg/d,1次/d,静脉滴注5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15mg/kg/d,1次/d静脉滴注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4):36-3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51例、喜炎平组55例和喜炎平+蒙脱石散组56例,疗程5~7d,比较3组患儿止泻时间、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止泻时间较蒙脱石散组及喜炎平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组、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高于蒙脱石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炎平+蒙脱石散组显效率高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为76.67%(4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7,P<0.05);两组平均脱水纠正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止泻时间分别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8,P<0.05)。结论与利巴韦林相比较,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性肠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大便异常等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单用,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和抗生素等基础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5);治疗组总疗程、平均治愈时间和止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3.013,2.905,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185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5例采用综合治疗及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A组55例加用喜炎平注射液2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疗程5~7d;治疗B组75例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注射液10~15mg/(kg·d),用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6.00%,较治疗A组和对照组明显提高,发热、呕吐、呼吸道感染等全身症状消失时间为(1.68±0.77)d,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2.66±1.06)d,均较治疗A组和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和分析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和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用喜炎平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喜炎平和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结果经过一段之间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止泻时间为(2.8±1.4)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止泻时间为(4.3±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和蒙脱石散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良好且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分析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治疗的88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喜炎平、西咪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和喜炎平注射液单独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喜炎平单独治疗,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迅速控制和改善病情,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其中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病中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原。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呈水样便、发热、呕吐,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我科采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