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继文 《临床医学》2006,26(10):65-66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两类血清学方法埘梅毒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但对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4周前)的硬下疳患者敏感性较差,对神经梅毒和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是否感染梅毒的早期诊断,以及经正规抗梅治疗的判愈等尚待研究。国内广泛应用的筛查试验主要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ELISA)的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此法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操作方法简单,是TPHA的升级产品,适用于潜伏梅毒及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而又高度怀疑为梅毒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5例梅毒患者和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苍白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快速梅毒血浆素试验(RPR),并对20例各期的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205例梅毒患者阳性率分别是100%、100%和84%,RPR阳性标本的TP-ELISA光密度值(OD值)90%以上大于1.0,而RPR阴性的标本其TP-ELISAOD值90%以上小于1.0;20例梅毒患者治疗后RPR滴度下降者17例,无变化2例,滴度升高1例,其中有5例经治疗后完全转为阴性,而ELISA和TPHA测定结果治疗前后均为阳性。结论TPH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RPR,与TPHA符合率高,RPR是非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仅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梅毒早期诊断中,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及评价。方法对该院2012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体检、住院输血及进行术前检查者的共8813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TP‐Ab)检测。对TP‐Ab为阳性的标本再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检测;247例梅毒高危人群应医生要求同时检测RPR及TP‐Ab的ELISA检测(TP‐ELISA)。结果共计9060例患者中,TP‐ELISA(+)RPR(+)的患者89例,其中84例为梅毒确诊患者,5例患者为梅毒潜伏感染;TP‐ELISA(+)RPR(-)的患者202例,其中26例为梅毒治愈患者,9例患者为梅毒感染早期,167例患者原因不明;TP‐ELISA(-)RPR(+)的患者3例,都是RPR的生物学假阳性。结论 ELISA方法应用于梅毒的初筛,RPR试验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观察,联合两种方法对梅毒进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对梅毒的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临床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血清标本59 、正常献血员血清标本25例及生物性假阳性标本20例等进行了检测,并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准方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结果相比较。结果 44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和15例经过治疗后的梅毒患者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正常献血员和生物性假阳性患者结果均为阴性。59例梅毒患者中,除2例梅毒治疗后患者未检测出针对17KD多肽抗原抗体外,均检测出针对分子量为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针对上述3种多肽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6.6%和100%。而针对90,60,33,30,25,22,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在所有梅毒患者血清中亦检测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51例非梅毒患者中,均未检测出针对47KD,17KD和14KD多肽抗原抗体,5例分别检测出一种或多种针对分子量为90,60,33,30,25,22KD和45KD等多肽抗原抗体。四种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梅毒患者结果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2.8%,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8.3%,98.3%,100%,经卡方检验,四种方法检测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敏感度(100%)等于或高于其它三种同类方法,特异性(100%)与ELISA和TPPA两种方法相同,但显著高于FTA-ABS法(92.2%)。结论 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阴阳性结果界线分明,易于判断,适应于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筛查和确诊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双双  沈霞 《检验医学》2007,22(6):681-683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毒血清学试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目前使用的方法较多,探讨各种试验方法在梅毒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确定适合临床的最佳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运用ELISA、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金标法)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合理利用3种方法来检测梅毒抗体。方法用目前最为常用的RPR和TPPA、金标法进行测定。结果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9.8%、100.0%、91.5%,特异性分别为77.8%、100.0%、4.4%。结论RPR适用于疗效观察,金标法适用于急诊检验,而TPPA是临床检验梅毒抗体的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婚前、孕前检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并将两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我院9146名婚前、孕前检查者的血清样本同时做TRUST和TPPA检测,TRUST阳性131例,阳性率为1.43%;TPPA阳性为189例,阳性率为2.07%。,两种检测方法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62,P〈0.01)。结论为减少医疗隐患防范医疗纠纷,控制梅毒流行,避免给家庭、后代、社会带来危害,提高遗传优生率,对婚前、孕前检查者梅毒血清学试验应采用TRUST和TPPA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梅毒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 TRUST 法、TPPA 法和 ELISA 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结果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标本,TRUST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166例,阳性检出率14.85%。TPP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52例,阳性检出率22.54%。ELIS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63例,阳性检出率23.52%。结论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所得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PA 法和 ELISA 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TRUST 法。  相似文献   

10.
尹静  徐贵江  刘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3):3244-3245,3248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即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乳胶法(TP-AD)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8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先用 TP-ELISA 进行筛查,对查出的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AD、TPPA 与 RPR 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870例标本用 TP-ELISA 法检出阳性121例,检出率为2.06%。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PA、RPR 及TP-AD 检测,TPPA 检出阳性119例,符合度为98.34%;RPR 检出阳性49例,符合度为40.41%;TP-AD 检出阳性113例,符合度为93.39%。以 TPPA 的检测结果为标准,经过统计学处理,TPPA 与 TP-AD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PA与 RPR 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4种方法各有适用性,TP-ELISA 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孕、产妇及健康人群的体检。TPPA 特异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确诊,RPR 适用于梅毒活动期患者的监测与疗效观察。TP-AD 与 ELISA 法比较,敏感性略差,特异性好可用于没有特定仪器时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梅毒的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胶体金试验(SYP)同时检测1250例血清标本,用TPPA法确证。结果RPR、ELISA、SYP3种方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ISA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PR法和SYP法。结论SYP法适用于大规模体检、急诊手术和无偿献血的初筛试验,RPR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观察,ELISA法适用于复检试验及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做进一步检测。结果5998例住院患者ELISA法共检测出阳性86例,TPPA法检测出阳性78例,TRUST法检测出阳性22例。高龄(〉70岁)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住院患者常规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可有效检测出隐性梅毒患者,不仅可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可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梅毒实验室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为了确立早期梅毒诊断指标及寻找指导临床梅毒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本研究采用目前临床上检测梅毒常用的RPR试验、TPPA试验及先进的免疫印迹(WB)法,来分别检测3种不同抗体即拟心磷脂抗体、苍白螺旋体菌体抗体及特异性抗原抗体,为临床早期梅毒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5年来诊治的梅毒患者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适合的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测,以避免医院内感染及其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本院27804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三种方法同时对初检阳性的147份样本进行检测,并对TRUST、ELISA和TPHA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3-2005年初ELISA法检出本院梅毒螺旋体感染率为0.53%。ELISA初检阳性的147例患者中,TRUST阳性检出率为67.35%,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方法(P〈0.01);ELISA阳性检出率为95.92%,TPHA阳性检出率为97.9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TPHA为确认试验,ELISA方法敏感度为95.83%(138/144),阳性预测值为97.87%(138/141);TRUST方法敏感度为68.75%(99/144),阳性预测值为100.00%(99/99)。结论梅毒螺旋体感染检测方法中,ELISA检测敏感性高于TRUST法,TRUST法特异性高。ELISA螺旋体抗体检测适于医院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TRUST检测适于病情和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初筛和确认的必要性。方法对34933例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进行梅毒螺旋体的初筛,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的检测。结果559例标本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其中,TPPA阳性423例,TRUST阳性210例。结论3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各有其价值,将3种方法的结果均报告给临床医生有助于临床医生的综合诊断,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更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豪骥 《检验医学》2005,20(2):180-180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国内广泛应用的筛查试验主要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特异性试验主要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主,适用于潜伏梅毒及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而又高度怀疑为梅毒的患者。本研究选用常用的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对87例早期梅毒血清进行检测,比较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梅毒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快速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聚试验(TPPA)等。在献血筛检中,选择使用敏感而特异的梅毒检测方法,对防止梅毒经过血液传播、保证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对PRP、TRUST和ELIS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适用性作为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利用合成的梅素螺旋体肽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梅毒旋体本ELISA则定方法。对正常人(健康体检人员)85名,一期梅毒30例,二期梅毒8例,三期梅毒2例,隐性梅毒10例进行了检测,该方法的梅毒抗体测试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100%,并具有稳定性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临床初步应用揭示是一种很好的梅毒特异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两种梅毒检验方法比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国内广泛应用的筛查试验主要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特异性试验主要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主,适用于潜伏梅毒及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而又高度怀疑为梅毒的患者[1].本研究选用常用的RPR和TPPA 2种方法,同时对87例早期梅毒血清进行检测,比较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初筛实验和确诊实验。初筛实验主要是性病研究实验室应用性病实验室研究实验(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RPR、TRUST)实验。确诊实验包括血清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血凝实验(TPHA)、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我院目前检测梅毒主要采用TRUST和ELISA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