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体内,肝功能改变必将影响药物动力学,故药物代谢与清除率可反映肝功能。安替比林早已用于体内评定肝药物代谢及微粒体酶的活性。本文通过安替比林唾液与血浆清除率的比较,探讨用安替比林唾液清除率评定肝功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血浆置换是近年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肝疗法,它能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素,补充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重型肝炎死亡率。但由于血浆来源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纯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为此,我们采用EC-4A血浆分离器,减少血浆补充量,加用白蛋白溶液  相似文献   

3.
黄香妹  狄静  李夏  周建丽 《安徽医药》2006,10(4):304-305
血浆置换(P lasm a exchange,PE)是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再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1]。可以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重型肝炎、肝脏移植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200  相似文献   

4.
包燕飞 《北方药学》2012,(10):126-126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疗法(也称血浆分离)是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的新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通过血浆分离后将血浆与血胞分开,弃掉血浆,将血胞成分与等量的置换液输入患者体内,借以除去病理性物质的方法。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情凶险可导致肝功能衰竭,以往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超过70%。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症肝炎最新的方法和手段,其中血浆置换是目前肝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甲状腺素检测及血浆置换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谦  王喆  袁桂玉  唐克诚  李海 《天津医药》2007,35(9):696-697
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衰竭,合成及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它不仅能清除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而且能够部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质。笔者检测了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并观察了血浆置换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定量水平。分别检测125例乙型肝炎患者及68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定量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呈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提示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的凝血变化,对预后的判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导致的肝功能损害与体内左卡尼汀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左卡尼汀纠治化疗所致儿童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既往肝功能损害恶性肿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5 mg.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滴注,治疗组轻度肝损者仅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100 mg.kg-1.d-1(10 d),中、重度肝损者同时静脉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两组均为每日给药1次。采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酯酰肉碱谱和血液游离氨基酸水平。并在治疗d 6和d 11,复查血浆左卡尼汀浓度和肝功能。结果治疗组轻度肝功能损害患儿口服左卡尼汀与对照的疗效相似,而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肝损患儿联合应用左卡尼汀与甘草酸二铵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P=0.020 4)。治疗组的血浆游离肉碱和丙酰肉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4.20±18.59)μmol.L-1vs.(30.22±10.34)μmol.L-1,P=0.047,(2.73±1.67)μmol.L-1vs.(1.88±0.59)μmol.L-1,P=0.001],治疗组的乙酰肉碱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氨基酸谱测定分析显示:肿瘤患儿的精氨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尤其是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时下降更显著(P=0.043 1),予以干预保肝治疗后,随着肝功能恢复精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01 7)。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患儿,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血浆游离肉碱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r1=-0.724 8),乙酰肉碱浓度亦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逐渐下降(r2=-0.651 7)。结论本研究提示恶性肿瘤患儿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血浆酯酰肉碱低水平密切相关。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可减轻化疗患儿的肝功能损害、加速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王佩  吴锡铭 《中国药房》2001,12(10):591-592
目的 :研究N -乙酰半胱氨酸对动物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测定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 :N -乙酰半胱氨酸能降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动物血浆主要氨基酸含量 ,提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 ,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 :N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与其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商红卫 《天津医药》2007,35(10):783-784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临床上己取得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1]。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正常肝脏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血浆置换法,它通过清除体内有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功能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support system,ALSS)具有清除体内代谢产物、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肝细胞再生,能够代替肝脏的部分功能,给病变的肝脏提供支持,为病人肝脏再生自然恢复或肝移植争取时间。目前国内外采用ALSS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以血浆置换应用最为广泛。我科对2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ALSS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救治的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文学  王莉  于莉  丁体龙  马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62-2763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含量与肝功能储备状态的关系。方法、根据肝功能储备状态,将77例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肝功能代偿组44例,肝功能失代偿组33例,两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肝功能失代偿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299.0±498.5)μg/L显著高于肝功能代偿组(27.9±34.0)彬L(t=3.1,P〈0.01);D.二聚体与血清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呈显著负相关(r=-0.6、-0.6,均P〈0.01);而与TBIL和P,r呈显著正相关(r=0.4、0.6,均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与肝功能储备状态相关,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肝功能储备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9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计算MELD评分,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6例及死亡组33例,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浆PCT阳性率、血浆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MELD评分>30组患者血浆PCT水平高于MELD评分≤30组(P<0.05);患者血浆PCT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p=0.318,P<0.05)。结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60例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转归。方法 6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观察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60例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35%。结论血浆置换作为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体检时均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记录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比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判断其是否属于脑梗死高危人群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若患者已发生脑梗死疾病,应监测其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判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各种肝脏疾病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满意的特殊治疗方法.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ALS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早期肝衰竭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能明显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全身情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血浆置换是血液净化常用的可靠手段之一,用于肝衰竭早期的人工支持治疗,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物质,补充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为其肝细胞再生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药物治疗,实验组则予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42.22%,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改善,它可以清除细胞毒性物质,并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疾病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提示患者是否具有脑梗死疾病发生风险,并对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疾病发病率;根据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可准确掌握其病情进展或临床疗效,为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3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PE治疗,比较血浆置换前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以及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血液学参数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纪群  王茂林 《北方药学》2013,(10):76-76
鱼胆中毒常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以肝肾功能损害为主,病情轻重与服鱼胆数量有关[1]。人工肝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了重要作用。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毒素,同时还可补充肝细胞再生所需的外源性营养物质,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鱼胆中毒肝衰竭12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肝功能衰竭病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结果血浆置换组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TA升高,3个月近期随访治疗组好转23例,好转率为60.53%,比对照组高,其中早期90.0%,中期56.81%,晚期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BIL、缩短凝血酶时间,对早、中期肝功能衰竭更适宜,且安全可行,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