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49-51
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管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早产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密闭式吸痰管)50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吸痰管)50例,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相对稳定;吸痰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患儿Apgar评分(5.8±2.4)显著高于对照组(4.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291)。结论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可维持患儿生理指标的相对稳定,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吸痰深度对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吸痰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 ~2019-01本院接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不同吸痰深度控制,并完成对吸痰效果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影响分析.甲组为浅部吸痰法,入管1 cm,乙组为深部吸痰法,在甲的基础上深度增加1cm,丙...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密闭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ICU护士的吸痰水平。方法:将本科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组(观察组)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1min、吸痰中、吸痰后0.5min和吸痰后5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吸痰护理中以及开始后0.5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管内吸痰,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较开放式吸痰管对机械通气患者更加有益,可以有效避免其低氧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40例,均予密闭式吸痰法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及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吸痰后患者SpO2为(98.0±2.0)%高于吸痰前的(95.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更为科学、合理,是机械通气患者较适宜的吸痰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婕  周海燕 《淮海医药》2011,29(3):207-208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深度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吸痰时对患儿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浅层吸痰组及传统的深层吸痰组.每组各28例,分别在吸痰前后记录其有效率及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潮气量等数据.结果 2组吸痰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浅层吸痰组患儿呛咳反应较少,其吸痰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  相似文献   

6.
<正>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作为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人工气道建立使会厌功能减弱或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往往不能自主排痰,导致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安全、有效的吸痰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而且可避免或减少肺泡塌陷、低氧血症、医源性感染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并发症。因此,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保持呼  相似文献   

7.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作为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自然成为临床检测或分离致病微生物方便易得的标本。本文作者通过对比两种痰标本采集技术的细菌阳性检出率,尽可能及时准确获取有价值痰标本。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取得较好效果,今就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的应用效果做以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50例,应用普通一次性吸痰管患者5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2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痰及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吸痰治疗,治疗组予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成功脱机、器官衰竭及院内死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治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0.0%(x2=2.60,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可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成功率,减少住院病死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管理,观察组使用封闭式吸痰管理系统。总结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镇静评分。结果(1)吸痰前及吸痰后两组患者的SPO.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时观察组的SPO2[(90±0.21)%]明显较对照组[(71±2.50)%]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吸痰前及吸痰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差异无显著性(尸〉0.05),吸痰时观察组的心率[(93.8±1.1)bpm]明显较对照组[(118±0.75)bpm]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O.9±0.7)较对照组(1.87±0.8)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封闭式吸痰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93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得出吸痰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永凤  王慧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451-3452
对实施机械通气的患儿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措施。传统采用的是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OS),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人机分离,使患儿气道与空  相似文献   

13.
任春霞 《安徽医药》2011,15(12):1616-1617
目的对比观察机械通气时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吸痰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比吸痰前1 min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吸痰前、中、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3 d后实验组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有助于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因而对机械通气患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与传统开放式吸痰相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36例为传统开放式吸痰,31例为密闭式吸痰。结果与开放式吸痰比较,密闭式吸痰对患儿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波动影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比传统开放式吸痰更有助于减少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缺氧和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密闭式吸痰相对于开放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优势。方法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式吸痰)和实验组(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方式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比较两组对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开放式吸痰,使用密闭式吸痰对于患儿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波动影响较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吸痰方式对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闭式吸痰比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式更有助于减少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避免了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对患儿疾病恢复的影响,且不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被广泛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的关键.然而吸痰所引起的并发症却不容忽视.近年来,我院ICU对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提高了吸痰效果,减少了吸痰引起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机械通气严重防碍了纤毛的正常运动,影响了痰液排出。因此,吸痰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护理任务。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有效的关键。现将适时吸痰方法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6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 d,而后观察疗效。结果 56例患儿经过治疗,50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89.29%,死亡6例,其中2例因入院时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于上呼吸机1-24 h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患儿及早进行气管插管的同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并采用PEEP通气方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儿缺氧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患儿早期病死率,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NPE机械通气的患儿行人工气道护理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医务人员也是很好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重要操作技术。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现将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8月共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气管内吸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