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11—2014-11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功能治疗仪联合治疗方案,采取CSS(综合痉挛量表)与GMFC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CSS评分分别为(8.5±0.8)分、(8.3±0.7)分、(8.4±0.8)分,GMFCS评分分别为(59.7±9.5)分、(68.7±10.2)分、(70.9±10.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方案,可改善患儿下肢肌群痉挛症状,强化其步行与站立功能,且操作简单,患儿耐受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水疗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评定方法包括胡莹媛等残疾儿童功能评定法中的运动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前者和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水疗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穴位注射和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肌张力及智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提高智力,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宋敏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131-131,73
目的 评估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有功能训练、小儿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熏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前者与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按摩在痉挛型脑瘫的应用。方法将60例痉挛性脑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次/d,对照组1次/d。治疗前和治疗30d给予评定。结果60例痉挛型脑瘫的肌张力明显降低,功能显著改善。结论2次/d手法按摩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9-06-2013-06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分析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孕期母亲因素及新生儿因素的关系。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母亲学历、出生时的肌张力、皮肤颜色、孕妇是否经历过严重刺激、居住环境、孕期是否使用过解热镇痛药、孕期是否阴道出血、出生时是否有颅内出血、是否有出生窒息及是否有宫内窘迫这11项因素与痉挛型脑瘫的发生有关。结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孕期母亲因素及新生儿因素与痉挛型脑瘫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为减少脑瘫的发生加强孕产期的保健及新生儿的管理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痉挛型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特点: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头、颈、躯干部的姿势异常,缺少四肢的灵活性活动,易出现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摘要: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database (1993/20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3/2008),对痉挛性脑瘫的患儿尖足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纳入的18篇文章显示,Bobath法、上田法、穴位按摩、肌肉松解和蜡疗、中西医结合等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患儿尖足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可操作性差异明显。采用踝足矫形器治疗,主要是抑制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运动,刺激浅表的感受器和固有感受器,从而促进患儿内在因素的提高,近年来矫形器由于新的制作材料不断问世及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显示,使用硬踝足矫形器可给患儿提供良好的髋、膝对线与对位,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肌张力,缓解痉挛,有效地改善步态功能。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尖足;治疗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20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到患儿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共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的测量、改良的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患侧的肌张力,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脑瘫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并多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听力异常等,为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1]。我国脑瘫的发生率为1.8‰左右,其中以痉挛型脑瘫最为常见,占70%[2]。脑瘫对患儿、家庭及社会均带来较大负担。我院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药熏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有功能训练、小儿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熏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 前者与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13.
胫神经部分切断治疗脑瘫性踝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胫神经部分切断治疗脑瘫患儿踝痉挛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1年37例病儿53只足踝痉挛采用胫神经部分切断术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踝痉挛缓解,平均随访8.6个月,缓解率为94.34%(50/53)。术后发生小腿、足部感觉障碍2例,随访期间均见好转。结论 胫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患儿踝痉挛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下肢胫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儿童脑瘫单纯踝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儿童脑瘫踝痉挛患者,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术后辅助康复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月15~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下肢肌张力降低明显,踝痉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范围及运动能力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7%,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辅助康复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儿童脑瘫下肢踝痉挛状态,纠正肢体部分挛缩,改善步行运动功能,降低患儿残障程度,改善外观,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痉挛三针"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8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痉挛三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评分、GMFM-88中D区与E区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GMFM-88中D区与E区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7%)显著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三针"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儿童内收肌肌张力,使患儿获得更好的独立行走及跑跳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胫神经部分显微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踝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部分显微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踝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08例(179只足)脑瘫性踝痉挛患者采用选择性胫神经部分显微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即感踝痉挛缓解,术后2周步态明显改善,随访期间缓解率97%。术后14例发生肌力下降,16例发生小腿、足部感觉障碍,随访期间均见好转。结论选择性胫神经部分显微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踝痉挛安全、有效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抗痉挛治疗仪进行治疗;分别采用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上肢痉挛程度、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MAS分级,VA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两组FM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治疗仪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并能缓解疼痛,提高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药物和物理康复治疗及其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 (BTA)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临床治疗价值及物理治疗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采用BTA神经阻滞治疗肌痉挛 ,上肢肌群注射BTA的起始剂量为 1~ 2U/kg ,下肢肌群的BTA注射的起始剂量为 3~ 4U/kg。结合物理康复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Gross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经BTA注射后的肌张力有明显降低 ,关节活动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改善了患儿的运动功能 ,Gross运动功能评分 5个功能区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TA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肢体痉挛肌群进行神经阻滞注射及结合物理康复治疗 ,有缓解肌痉挛、改善站立和行走等运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