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晓萍 《工企医刊》2008,21(5):29-30
输血是创伤外科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胸腹腔内脏器破裂大出血所致休克的抢救,而自体血回输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给病人提供血源,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本院2006年4月~2007年12月期间,有46例患者使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回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志华  李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49-1050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抢救宫外孕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四医院自2007年2月~2008年12月利用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抢救52例宫外孕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共回输自体血29200 ml,回输250~500 ml者20例,500~1 000 ml者25例,1 100~1 500 ml者7例。平均回输561.54 ml。自体血回输成功地抢救了52例宫外孕失血及休克的患者,有效地纠正了贫血,无异体输血病例,无发生合并症病例。回输后与回输前Hb和HCT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是在抢救宫外孕中,迅速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缓解血源紧张安全有效的措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涛 《现代保健》2011,(3):185-186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应用自体血回收,使75.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自体血回输可使需输血的骨科手术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节约了血资源.  相似文献   

4.
苏军  郭志华  赵伟 《现代保健》2012,(25):159-160
目的:了解自体回收血与库贮血血小板含量的对比。方法: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100例患者体腔内或创面的血液进行吸引、过滤、离心、清洗、净化处理,形成红细胞悬液,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记录回收血液总量和经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总量。观察自体回收血与库贮血中的血小板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结果:本组100例,共计回收血液210750ml,处理后血液12350ml,全部回输,无一例输血反应和感染。同时对比观察处理后血液中血小板含量,自体回收血比库贮血明显降低。结论:经洗涤处理的血液血小板含量低,大量输血应补充血小板并监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骨科手术中自体输血有三种形式:1.自体库血,即术前采血库存,术中或术后输还;2.术前直接人工血液稀释、采血,术后根据需要输还;3.保留手术野出血,过滤后输还。大多数学者为自体库血安全、简单、有效、廉价和易被接受。本文就此在选择性骨科手木的应用综述如下: 1818年Blundell首先报告自体库血动物实验,1886年Duncan将自体库血用于1例截肢手术,他将血液保存在装有磷酸苏打抗凝剂溶器中,然后通过股静脉输给患者。2个月后他运用同样方法帮助Miller对1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切开排脓后10天病例施行了截肢术。50年前Fantus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67例外科手术出血量超过600ml的患者分为两组,I组:自体血液回输组(N=36),Ⅱ组:非自体血液回输组(N=31)记录回输的血量、并发症,对术后第1天、第7天的血常规进行观测。结果Ⅰ组术中平均每人自体血回输1815ml,无输血反应及并发症。Ⅰ、Ⅱ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血常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是外科手术中安全有效补充失血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血输入。自体血液回输对血液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控讨宫外孕破裂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意义,其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诊断为宫外孕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过滤法取血,自制8层无菌纱布漏斗,过滤两次后输入。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量的变化,肝、肾功能的变化,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53例过滤法自体输血能及时有效纠正术中休克状态,改善贫血,病人伤口达I期愈合。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不仅可尽快纠正患者休克状态,并且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所带来的传染病。因此,自体血回输具有异体输血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良性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20例,术中使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Autolog自体血液回输系统),采集腹腔内血液,经自体血液回输系统离心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结果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以不用或减少用库血,从而减少输库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疾病的发生,同时也缓解供血来源不足,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以安全高效地用于宫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9.
11月19日,手术室里。21岁的刘刚被实施全麻后,主刀医生开始给他做脊柱侧弯手术。这是一种创伤面积很大的外科手术。切152处,血汩汩外流,麻醉科医生用吸引器将这些血送入一个透明的大罐子——自体血储存罐。血从储存罐里旋即被送入一个如传真机般大小的自体血回输机,内置的无菌海绵对血液进行初步过滤,去掉杂质和有害菌体的鲜血在回输机内开始快速离心、过滤、清洗……层层处理后的健康血液通过静脉重新输入刘刚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外科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40例,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低于0.30时输库血;血液回收组用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进行血液回收回输,对患者术前、术后静脉血常规、血液生化检验进行对照比较。结论:血液回收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255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后1d,术后1周进行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验,观察其体温及恢复情况。[结果]255例患者回输血总量达287171mL,平均每例1126mL。术后化验指标均达正常水平。[结论]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降低输血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安全的节约用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产科预存式自体输血回输率的因素,为施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及预存自体血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施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16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应用χ2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预存自体血回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存自体血的总回输率为60.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稀有血型、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瘢痕部位附着、可疑胎盘植入(盆腔核磁提示胎盘植入可能)是预存自体血回输率的相关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可疑胎盘植入是预存自体血回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和可疑胎盘植入是影响预存式自体输血回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增加此类孕产妇预存血量,减少单纯稀有血型孕产妇的预存血量,可减少血液浪费,提高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RH阴性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RH阴性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病例9例(包括异位妊娠5例、脾破裂3例、腹膜后巨大血肿破裂出血1例)。手术中均采用自体血液回收,记录患者回收血量及输血反应,比较自体血回收前后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结果 9例患者平均回输血908ml,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一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和其他并发症,术后2h、24h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在RH阴性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有效节约了血源,缓解了日趋突出的RH阴性血临床用血供需矛盾,为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及术后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程习魁  桑珠  黄丹 《现代保健》2012,(28):138-139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技术在高原地区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15例各种出血量大的手术中进行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结果:15例患者均回收回输自体血,共计9510ml,无并发症,无输血反应,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血源紧张和血源性感染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简易一次性自体血回输装置的研制。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可方便地与医院现有的负压系统联接,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储血器内。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后存储至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本装置可作为紧急情况下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的一种有效自体血回输装置。  相似文献   

16.
术中自体血回收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勇  何虹  张亮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8):407-407
骨科躯干部位,特别是脊柱,骨盆和髋部的手术出血量比较大,又无法使用止血带,术中丢失大量血液,需要输血以保证手术的成功。为了缓解血源紧张及减少输异体血的风险,我院自2002年9月起开始使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为28例骨科手术病人实施术中自体血回收回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宫外孕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海红  马桂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44-2545
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中收集腹腔内游离血液并自体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5年该院113例宫外孕手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资料,其中部分患者合并输库血,根据出血量分为3组,≤1000ml组25例,1000~2500ml组58例,≥2500ml组30例,比较3组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结果:≤1000ml组平均回输自体血480ml,≥2500ml组平均回输自体血1543ml,该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均P>0.05);1000~2500ml组平均回输自体血1241ml,术后血红蛋白较手术前下降显著(P<0.01);3组手术后血小板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及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宫外孕自体输血疗效较好,安全方便,杜绝传染病发生,减少了大量库血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万美萍 《现代保健》2010,(34):84-85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出血回收,经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分离、净化处理后回输。结果170例颅脑手术中51例因失血过多,在输注自体血基础上输异体血300ml,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血在颅脑外科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血源紧张,又避免疾病传播,特别适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海绵颅血管瘤、颅内动脉瘤夹闭、脑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听神经鞘瘤等,因快速将患者血液回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献血热线     
《健康必读》2005,(5):i0008-i0008
我要做手术了,因为怕术中要输血,我想自体储血,而我又不知道这方面的具体情况。请问自体储血有什么要求吗?  相似文献   

20.
自体血回输技术随着外科血液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大医院逐步得到了应用。既往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较多,术前需配异体血1400mL左右,但由于异体血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如输血反应、免疫抑制、输血疾病等,尤其是乙肝、爱滋病的感染。对病人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同时也可能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院在2003年首次为两例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自体血回输,提高了供血质量,增强输血安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