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氟病区46名孕妇及其引产胎勹为研究对象,探讨胎儿骨氟水平及骨病理变化与母体氟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胎儿股骨的平均氟含量为368.2μg/g,病理改变率为41.3%;母体尿氟、羊水氟水平与胎儿股骨的氟含量、股骨的病理改变率呈正相关关系;母体有氟斑牙者基胎儿的股骨氟水平及病理改变率明显高于母体无氟斑牙者;胎儿股骨的病理改变率与其自身的氟水平呈剂量反应关系,当骨氟水平大于500μg/g以上时,改变率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饮水型大鼠氟斑牙模型,为深入研究氟性骨损伤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复制大鼠氟斑牙模型,染氟剂量采用日测体重然后按体重(mg/kg)给予及尿氟、血氟监测的方法进行,尿氟、血氟采用微量氟法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氟斑牙采用数码相机拍照,按照氟斑牙观测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度。结果 90 d末,高、中剂量组大鼠均出现明显氟斑牙,尿氟、血氟及血AL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染氟剂量与尿氟水平显著相关(r=0.924,P=0.038);染氟剂量与血氟水平呈显著相关(r=0.948,P=0.026);高、中剂量组大鼠氟负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氟斑牙发生率与染氟剂量呈正相关(r=0.983,P=0.017)。结论染氟剂量与氟斑牙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6 mg/kg和32 mg/kg的染氟剂量,14 d即可发生Ⅰ度氟斑牙,35 d即可发生典型氟斑牙。  相似文献   

3.
刘连  徐园园  许洁  黄厚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64-3065,306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对大鼠丙二醛(MDA)含量、肝功及光镜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化钠喂饲大鼠1月后,测定血清氟含量、尿氟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血氟浓度相应增加,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84,P﹤0.01),但各剂量组间血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大鼠尿氟浓度相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21,P﹤0.01);各剂量组大鼠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797,P﹤0.01);各剂量组大鼠AST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89,P﹤0.01);各剂量组大鼠ALT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729,P﹤0.01);肝细胞光镜结构改变。结论过量氟可导致大鼠肝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水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成人氟骨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及饮水氟含量的可接受的摄入剂量范围。方法选择江苏省泗洪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氟含量(0.36±0.15)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氟含量(2.47±0.79)mg/L]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和随机从两村40岁以上成人中抽取部分常住村民为调查对象,并根据饮水氟含量的不同分为若干接触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缺损型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率。结果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缺损型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99.552/(1 40.049×e3.464X)、Y=17.520X-6.950、Y=103.56/(1 406.55e2.19 X)。根据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与饮水氟含量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为0.50 mg/L和0.66 mg/L。根据饮水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的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为0.62 mg/L。结论该研究所得的饮水氟含量的参考剂量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0 mg/L)的允许限量。因此,该标准对该调查地区是否适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对职业性接触金属汞和对照组孕产妇的乳汁、母体血、脐带血和胎盘汞含量的研究表明,职业性接触金属汞可使作业工人体内汞负荷增加。接触组脐带血的无机汞含量显著高于母体血,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05,P<0.05),表明金属汞易于经胎盘转运。接触组乳汁的无机汞/总汞比值显著高于母体血,而有机汞/总汞比值则相反,表明金属汞可以经乳汁分泌。接触组乳汁与母体血间无机汞及总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7,P>0.05;r=0.599,P<0。05,也表明金属汞易于经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情况及工人尿氟、血氟浓度及车间内氟化物浓度的两两相关系。 [方法 ]采集接触者班前尿、早晨空腹血及对照组随机尿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析 ,并测定混化车间空气中氟化物的瞬间浓度与接触者的尿氟浓度、血氟浓度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 ] 2 9个瞬间浓度有效样品中 ,超标率为 65 5 % ,接氟组尿氟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与工人所处岗位的空气氟浓度呈直线正相关 ,血氟浓度与空气氟浓度、尿氟浓度无相关系。长期在该厂区外工作的人群尿氟本底值为 ( 0 83 0± 0 2 61)mg/l。[结论 ]尿氟是良好的工业性氟病接触指标 ,但在职业性体检时 ,还应结合临床表现、血氟等多项化验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地氟病区改水后儿童尿氟含量(UF)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测定,探索尿氟的接触限值及其与AKP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汕头市4个病区村,1个对照村饮水氟含量及8~12岁小学生尿氟含量并测定血清中AKP活性,用基准剂量法(BMD法)计算氟接触基准剂量。[结果]汕头市地氟病区4病区村及1个对照村饮用水水氟测定结果均低于0.2mg/L,除改水14年村外,不同改水年限的各村儿童尿氟含量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11,td分别为16.814、17.403、19.550,P均﹤0.05),改水15、17年村AKP活性与对照村相比显著降低(F=9.885,td分别为1.348、1.514,P均﹤0.05)。在尿氟﹤2.0mg/L水平,AKP活性异常率随着尿氟含量升高而上升,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基准剂量(BMD)法计算得尿氟基准剂量值及基准剂量下限(BMDL)值分别为2.77mg/L,1.19mg/L。[结论]AKP活性随改水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氟病区8~12岁儿童尿氟致AKP改变的生物接触限值为﹤1.0mg/L。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对尿氟、发氟含量的检测,以反映机体吸收氟的实际水平。从而找出工业无机氟接触者较为适宜的生物学指标。随机抽查某铝厂工业氟(H_2F)密切接触者28名。用大气采样仪测定每人工作点空气中氟浓度,用离子电极法测出每人三次晨尿氟含量以及每人发氟含量,调查接氟时间和临床表现,进行备因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氟含量与空气中氟接触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余各变量值间相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生物接触指标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饮水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尿氟、血清氟和氟斑牙之间的相关关系 ,评价血清氟和尿氟在地氟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和新淮村为调查点 ,对小学校的 8~ 13岁儿童 (新淮村 2 90名 ,瓦庙村 2 2 2名 )的氟斑牙患病率、血清氟、尿氟含量及家庭手压井饮水氟含量进行调查。并按照饮水氟含量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 ,即 ,<0 5mg/L组、0 5~mg/L组、1 0~mg/L组、2 0~mg/L组、3 0~mg/L组和≥ 4 0mg/L组。结果 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呈显著的剂量 反应关系 ,据此计算的饮水氟含量基准剂量的 95 %可信限的下限分别 1 0 1和 1 30mg/L。尿氟和血清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之间也呈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饮水氟和尿氟、饮水氟和血清氟、尿氟和血清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17、0 85 5和 0 6 17。结论 我国目前的饮水氟含量标准是安全和合理的。作为生物学接触指标 ,血清氟在衡量一个地区的摄氟水平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可能比尿氟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氟化钠对大鼠尿氟、血氟、牙氟、骨氟以及对下切牙体视显微镜的观察,分析氟离子代谢对氟斑牙形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0、25、50、100、150 mg/L氟离子饲水喂养6个月,测定尿、血、牙、骨氟离子浓度及对下切牙进行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 150 mg/L组从第8周开始,体重增长趋势逐渐减弱,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组尿氟、骨氟和牙氟与空白组相比较,氟离子浓度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组血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斑牙出现的时间和轻重程度与染氟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氟斑牙体视显微镜下病变程度更加明确;尿氟、骨氟及牙氟与氟斑牙的形成和进展呈正相关关系;血氟变化与氟斑牙形成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性骨损伤患者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水平,分析氟性骨损伤的发生与DKK-1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氟与健康”量表对氟暴露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集静脉血及随机中段尿用于检测血氟、尿氟及血清中DKK-1蛋白浓度,并对其进行氟斑牙筛检及前臂正位X线检查.根据血氟浓度、氟斑牙及氟性骨损伤程度将调查对象分别分为不同氟负荷组、氟斑牙与否组及不同程度骨损伤组,分析不同组别之间DKK-1的差异. [结果]血清DKK-1在低、中、高氟负荷组的浓度分别为(19.60±0.52)、(17.74±0.80)、(14.31±1.20) μg/L,随氟负荷的增高血清DKK-1浓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氟斑牙组与氟斑牙组人群血清DKK-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轻、中、重度氟性骨损伤组血清DKK-1浓度分别为(19.16±0.76)、(15.86土1.35)、(13.27±0.45)、(12.42±0.04)μg/L;骨损伤组血清DKK-1浓度均低于无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性骨损伤患者血清DKK-1表达水平较低,提示高氟暴露可以致机体DKK-1蛋白表达下调,导致氟性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健康,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5个社区为研究组,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系统的保健及社区综合管理干预研究.选择另外5个社区为对照社区.结果 研究组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地区.孕产妇系统保健模式效果评价,研究组产前检查4次,对照组产前检查8次;两组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费用≤1 000元,对照组>1 000元,两组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保障流动人口母婴健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有效干预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孕产期干预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结果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42.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46.1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结论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产科能力建设,畅通产科绿色通道,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孕产妇健康水平的提高,孕产妇死亡已成为极低概率事件,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仅仅使用孕产妇死亡及MMR作为终末指标,已无法全面评价和反映孕产妇医疗保健过程的质量和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现状,难以为改善孕产妇医疗保健政策及策略的制订,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对于将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管理作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动态过程和前期指标,这对强化危重孕产妇管理,进而降低MMR,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拟就全球近年危重孕产妇管理、救治现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促进我国危重孕产妇应急管理及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危重孕产妇急救效率和质量,切实降低MMR。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寻找减少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的可控因素,为制定计划外生育人群系统保健工作策略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湖南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湖南省2009-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共572例。依据计划生育情况,将其中有记录569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分为计划生育内、外组,分析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孕期保健相关因素、分娩相关特征、死亡相关特征。结果计划外生育组与计划内生育组组间比较:计划外生育组孕产妇死亡中高龄(35岁及以上)和低龄(小于20岁)构成比显著增高(χ2=78.828,P=0.000);妊娠次数(χ2=60.319,P=0.000)和分娩次数明显增多(χ2=56.887,P=0.000);产检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孕期从未做过产前检查者明显增加(χ2=43.793,P=0.000);分娩地点级别低,尤其是在家中及其他非法接生机构分娩者增多(χ2=29.351,P=0.000);计划外组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明显减少(χ2=16.624,P=0.000);死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原因者明显增多(χ2=23.096,P=0.000);可避免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多(χ2=13.735,P=0.001)。二组间死亡孕产妇的城乡分布、家庭年人均收入、死亡地点分布等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外生育死亡孕产妇特点是妊娠和分娩次数多、高龄或低龄妊娠、孕产期服务较差,产检次数少、分娩地点级别较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死因及可避免死亡构成比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评价武汉市城区居民总摄氟量。方法在城市不同功能分区采集空气、水以及食物样本。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不同样本氟含量,并计算出居民总摄氟量。结果武汉城区饮水、食物和空气中的氟含量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允许限值,城区居民日总摄氟量为1.857mg,主要来源于饮水和食物。结论武汉市城区饮水、食物、空气中的氟含量及居民的日总摄氟量均在适宜范围内,不需要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适宜、安全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原  杨世明 《卫生研究》1995,24(6):335-338
调查了典型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4个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的人群氟中毒和儿童龋齿患病率,并研究了它们与饮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适宜、安全饮水氟浓度分别为0.95mg/L和1.21mg/L;7~15岁儿童适宜、安全总摄氟量为1.9mg和2.1mg/(人·日);成人最大安全总摄氟量为3.4mg/(人·日)。该项研究还对饮水氟和总摄氟量造成的氟中毒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variables (maternal knowledge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s (i.e. foods other than breastmilk or formula) into infants’ diets. Ninety‐eight primarily African‐American mothers who presented to an urban, ambulatory care clinic in the Midwest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Maternal knowledge regarding doctors’ recommendations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was associated with when mothers introduced solids (r = 0.25, p < .05), cow’s milk (r = 0.35, p < .05), juice (r = 0.42, p < .001) and water (r = 0.38, p < .001). Maternal nutrient knowledge was associated with when cow’s milk (r = 0.37, p < .05) and fruit drink/soda (r = 0.52, p < .01) were introduced. The quality of maternal problem‐solving was associated with when mothers introduced fruit drink/soda (r = 0.34, p < .05). Results underscore the role tha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lay in complementary feeding.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的控制效果及特征,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9年的148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特征的变化。结果 2000~2009年宝安区共有148例孕产妇死亡,其中流动人口133例(占89.86%)。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33.26/10万下降到2009年的29.16/10万,10年平均死亡率为42.22/10万(其中,流动人口49.57/10万);10年间全人口及流动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1;χ2=69.20,P<0.01)。与前5年相比,后5年孕产妇死因中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7.23%vs 12.31%)、妊娠合并外科性疾病(1.20%vs 7.69%)、肿瘤性疾病(0.00%vs4.61%)、产褥感染(1.20%vs 4.61%)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产科出血(33.74%vs 27.69%)、羊水栓塞(26.51%vs 23.08%)、妊娠合并内科疾病(20.48%vs 9.23%)有所下降。结论宝安区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施甸县布朗族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影响因素,提高布朗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方法运用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施甸县布朗族聚居的摆朗乡和木老元乡分娩的225名布朗族孕产妇和685名汉族孕产妇其孕产妇保健手册的记录结果。结果 2006年,施甸县布朗族孕妇建册率、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5次)率、住院分娩率、产妇产后访视率(≥1次)分别为70.00%、66.67%、46.67%、48.33%、53.33%,到2010年分别提高到91.49%、89.36%、85.11%、82.97%、87.2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明显提高(P<0.01),但与汉族相比,其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仍然较低(P=0.003)。结论施甸县布朗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孕产妇的家庭经济、受教育程度、自我保健意识是影响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逐步实现布朗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1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