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提高大鼠脂肪基质细胞(ADSCs)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比例的实验方法.方法 根据所采用的不同细胞诱导分化方法分为A组(直接诱导组:以含血清及神经营养因子的Neurobasal培养基直接诱导A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和B组[神经球诱导组:先以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将ADSCs诱导为神经干细胞(NSCs)球,再以含血清及营养因子的Neurobasal培养基诱导神经球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微管相关蛋白2(MAP2a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鉴定细胞分化结果.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证实,两组细胞均有效表达nestin和β-tubulinⅢ.A组细胞在诱导6 h时nestin表达可达高峰(73.8%±6.5%),并很快下降(24 h为50.3%±3.8%,72 h为10.5%±3.0%),72 h后即检测不到;β-tubulinⅢ在诱导后24 h开始表达(33.5%±6.6%),1周达高峰(84.3%±33%).B组nestin的高表达持续整个神经球阶段,β-tubulinⅢ在神经球阶段有少量表达(成球后7 d为14.1%±3.3%),神经球细胞分化后其表达明显增加(分化后3 d为46.4%±6.1%);B组存由NSCs向神经细胞诱导一定时间后可检测到一定比例的MAP2ab阳性细胞(24.5%).结论 ADSCs在体外稳定扩增传代并在适宜诱导条件下,可以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应用神经球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均可得到较高比例的nestin及β-tubulinⅢ阳性细胞,神经球诱导组nestin表达稳定,并有一定比例MAP2ab阳性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2.
大鼠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二步法诱导分化神经细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脂肪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新方法.方法 取SD大鼠的腹膜后脂肪组织,以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重悬细胞,增殖传代,取第5代细胞进行二步法诱导分化.首先以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0 ng/mL和N2(1:100)添加剂将细胞先诱导成神经球;再取第二代神经球加入1%胎牛血清、5%马血清、0.5μmol/L的维甲酸(RA)和50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其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分化结果.结果 初接种的细胞大多呈圆球状,悬浮在培养基中,24 h后贴壁.随着细胞密度加大,形态变成单层成纤维样细胞,呈漩涡状排列.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诱导5~7 d可见悬浮的神经球出现;神经球迅速增殖,14d时直径可达100μm.分化后的大部分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改变,细胞体为圆形,内可见明显的细胞核,细胞伸出细长突起或网状突起,可见较多的细胞形成网络连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证实,除了神经球可以高表达巢蛋白(nestin)(阳性率75.62%±1.34%)之外,分化细胞还可有效表达β-mbulinⅢ(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阳性率达57.62%±4.92%)或微管相关蛋白2(MAP2ab)(成熟神经元标记物,阳性率11.25%±3.87%);有少量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F)(阳性率18.34%±3.87%)和GalC(阳性率14.35%+3.98%).结论 从成年大鼠脂肪中分离得到的脂肪基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得到大量分化潜能稳定的子代细胞.应用本实验二步诱导法,可得到较高比例的nestin及β-mbulinⅢ阳性细胞,并有一定比例MAP2ab阳性细胞出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对成人ADSC(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基质细胞,应用β-巯基乙醇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将其按诱导时间不同分为诱导前组、预诱导组、诱导1h组、诱导3h组、诱导5h组、诱导8h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各个时间点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阳性细胞表达率;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分化细胞的nestin、NSE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成人ADSC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诱导1h后部分细胞即可呈神经元样形态,5h后细胞表现最为典型;随诱导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形态变化率分别为1.7%、3.1%、61.3%、72.5%、89.6%、89.0%;诱导前及诱导后各组细胞中均未见GFAP阳性表达;各组细胞 nes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7%、50.92%、71.35%、85.35%、12.90%、11.80%;成人ADSC诱导前未见NSE阳性表达,预诱导组及诱导后各组细胞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5%、41.51%、57.63%、86.81%、85.30%;诱导成人ADSC至3h时nestin基因mRNA平均相对浓度升高达峰值(P<0.01),而后逐渐下降(P<0.01);NSE基因mRNA的平均相对浓度在诱导5h时达到高峰(P<0.01)。成人ADSC电镜下表现为原始细胞的结构特征;成人ADSC诱导5h后电镜下呈现神经元细胞的部分结构特征,可观察到大量尼氏体及丰富的线粒体结构。结论 成人ADSC的细胞质中具有神经干细胞的遗传物质,通过诱导反应可使其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具有神经元细胞形态及尼氏小体、线粒体丰富等超微结构特征的早期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能够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神经元、心肌细胞等)[1~4] ,使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旨在为临床使用BMSCs移植和神经保护剂治疗脑损伤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青年SD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时,流式细胞分析鉴定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表面标志物CD90和CD45。经1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预诱导24h后,用含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诱导液进行诱导。细胞分为4组:A~C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ng/ml、10ng/ml、20ng/ml VEGF的诱导液;D组作为对照组,不加VEGF。倒置相差显微镜(×200)下逐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后的第3天和第10天分别计数每20个随机视野下神经细胞样形态的细胞总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神经细胞标志蛋白神经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 结果: 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P3代BMSCs细胞表面CD90(+)CD45(-)。诱导第3天A~C组均有细胞出现胞体回缩,呈锥形或圆形,胞体折光性增强,伸出较细长单级或多极突起,并分出次级突起,诱导第10天,A~C组发生以上形态改变的细胞数目较前增多,D组中也有个别细胞出现以上形态改变。B组中的神经元样细胞数目最多,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中神经元样细胞数目最少,与A组、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各组神经元样细胞数目均较第3天增多,各组第3天和第10天神经元样细胞数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具有神经元样形态的细胞表达NSE。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VEGF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本实验预设的VEGF的3个浓度中,10ng/ml为最合适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嗅鞘细胞对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方法共培养脂肪干细胞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的表达.方法 以transwell小室为共培养载体,实验组中将脂肪干细胞接种于上室,嗅鞘细胞接种于下室,对照组下室无嗅鞘细胞,只加入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培养12 d后观察脂肪干细胞NeuN的表达.结果 共培养12 d后2组都有部分脂肪干细胞表达NeuN,实验组NeuN阳性率为303/345(87.8%),而对照组为120/32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P<0.05).结论 脂肪干细胞在与嗅鞘细胞共培养时更容易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损伤脑组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损伤脑组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以损伤脑组织匀浆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 ,相差显微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结果。结果 诱导后 ,骨髓基质细胞出现分化 ,细胞形态改变 ,胞体呈锥形 ,突起交织成网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达NSE和tubulin β,分化率达到 30 2 %± 4 0 9%。 结论 损伤脑组织匀浆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骨髓基质细胞有可能用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骨髓源基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潜力.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来自成年SD大鼠的BMSCs和ADSCs,传至第5代时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10ng/m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L),诱导6 h、12 h、24h、72 h、1周、2周后,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两种细胞的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巢蛋白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BMSCs和ADSCs经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均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各时间点BMSCs和ADSCsnstin阳性率或β.tubulin 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诱导后ADSCs表达nestin阳性细胞或β.tubulinⅢ的能力在各个时间点都比诱导后BMSCs强.说明诱导后的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更强.Western blot结果也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类似. 结论 两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方面的能力不同.ADSCs比BMSCs具有相对更强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077×103g/L)从成人骨髓中分离BMSC,体外扩增,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丁酰基环腺苷酸(dbcAMP)为诱导剂,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此诱导条件下95%的细胞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这些细胞表达NSE、GFAP或nestin.结论bFGF和EGF、ATRA、dbcAMP能诱导成人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具有较高的阳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细胞共培养方式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的影响。实验发现 ,体外培养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在与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 7d后 ,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神经元比例可达 38.6 %± 10 .8%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2 0 % ,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提供的微环境可明显提高神经干细胞后代中神经元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背景:触发和控制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的调控研究将有助于人为控制脂肪基质细胞的分化方向,促进对细胞分化的深入了解。 目的:了解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microRNA-16的表达变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试验,2007-10/2008-03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出生30 d雄性体健SD幼鼠8只。成脂诱导培养液[DMEM培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1 μ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0.5 mmol/L)、胰岛素(10 mg/L) ]。 方法:从SD幼鼠体内取出脂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获得了纯度高的脂肪基质细胞,采用脂向诱导液对第3代的脂肪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并以未诱导的细胞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脂肪基质细胞脂向诱导后7 d和未诱导microRNA-16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croRNA-16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前后表达量变化。 结果:①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脂肪基质细胞,成功诱导其脂向分化,诱导培养后7 d观察到细胞形态学上表现出典型的脂肪细胞改变:细胞相互融合,成片生长,变为细长纺锤形;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油红O染色脂滴被染成橙红色。②成脂诱导前后microRNA-16表达明显下调,诱导前microRNA-16表达量为90.25。诱导后microRNA-16表达量为56.75,③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icroRNA-16表达显著下调,与microRNA芯片结果一致。 结论:PCR及芯片结果一致支持microRNA-16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参与调控。  相似文献   

12.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干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并在其已有的和潜在的生物治疗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综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60-01/2010-01关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分别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分化;免疫表型;应用”和“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isolation;differentiation;immune phenotype;applic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选择内容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和应用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重复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收集到81篇相关文献,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5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表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许多特性,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潜在的增殖能力和适当条件下的多向分化能力。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应用于组织的修复,而且在细胞免疫调节和基因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更多的生物学特性将会发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细胞治疗,移植以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3.
脂肪组织源性基质细胞表达神经元表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目的探索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探寻新的细胞来源。方法常规培养脂肪源性基质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半定量RT-PCR对神经细胞相关的标志物巢蛋白、神经微丝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进行分析。结果脂肪组织源性基质细胞可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RT-PCR证明脂肪源性基质细胞中有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mRNA的表达。结论脂肪组织源性基质细胞可以表达神经细胞的标志物,在体外能够分化为形态复杂的神经元样细胞,这种细胞有可能成为神经移植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 然而,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明确miRNA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试验,于2007-10/2008-03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出生30 d健康雄性SD幼鼠8只,取出脂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获得了纯度高的脂肪基质细胞。 方法:采用脂向诱导液对第3代的脂肪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建立脂肪基质细胞体外脂向分化细胞模型,采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脂肪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相关miRNA,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 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学。②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油红O染色。③miRNA芯片结果。④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结果: ①经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及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证实脂肪基质细胞已经脂向分化。②miRNA芯片发现诱导组中miRNA-2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miRNA-2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 < 0.05)。 结论: miRNA-22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后的表达有显著降低,提示miRNA-22可能参与脂肪基质细胞的脂肪分化调控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过程可能通过对其靶基因MAPK7(ERK5)的调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菲立磁和转染试剂体外磁性标记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ADSCs进行培养传代,用Feridex-多聚左旋赖氨酸(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普鲁士兰染色和台盼蓝排除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的ADSCs的效率和细胞活力。同时对“FE—PLL”标记的ADSCs行体内外MRI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LL”标记的ADSCs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标记率100%。标记ADSCs24h及1、2、3w的台盼蓝拒染率与未标记ADSC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I显示磁标记的ADSCs在T2WI上可使信号明显降低,采用T2WI和T2^*WI对经立体定向仪移植的标记ADSCs进行活体示踪,二者均可显示MR信号降低,以T2^*WI最敏感。结论应用Feridex(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安全、有效;MRI可在活体下无创性示踪ADSCs。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内均可见有探讨脂肪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相关研究报道,但运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多因子联合诱导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观察多因子联合诱导和分步诱导方案诱导大鼠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取SD雄性大鼠腹股沟和附睾脂肪垫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差速贴壁法纯化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CD44,CD49d,CD106);“鸡尾酒”式神经元诱导培养基对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Nestin和NeuN)分化结果。 结果与结论:大鼠腹股沟和附睾脂肪垫脂肪组织内分离、原代培养的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细胞核椭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染色浅,呈旋涡状克隆样生长;CD44和CD49d阳性表达而CD106阴性;诱导培养基内培养6 h后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呈锥体形或不规则,有短而细的指状突起;24 h后多数细胞显示类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且Nestin和NeuN阳性。提示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在多因子“鸡尾酒”式培养基内可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增多,可被水解为残粒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其他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推测残粒脂蛋白也具有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能力。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残粒脂蛋白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腹股沟脂肪垫,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将传至第2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以10 mg/L胰岛素进行孵育,剩余3组另加入50,100,200 mg/L残粒脂蛋白,18 d后通过油红O染色评价成脂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早期呈集落样生长,随传代次数增加,逐渐呈均一性梭状细胞外观,细胞表达CD105,基本不表达CD34。与对照组比较,加入50 mg/L残粒脂蛋白后油红O染色强度无明显变化(P > 0.05),加入100 mg/L残粒脂蛋白后油红O染色强度明显升高(P < 0.05);加入200 mg/L残粒脂蛋白油红O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提示残粒脂蛋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用脂肪源性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之前,如何建立有效稳定的肝细胞分化诱导方案,纯化并快速扩增性能稳定的类肝细胞等问题亟待解决。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转化为类肝细胞的程序化诱导体系。 方法:分离纯化Lewis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分3个阶段加入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制瘤素M细胞因子的诱导培养体系,使脂肪源性干细胞向肝细胞转化。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7,14,21 d后,细胞阳性表达 ALB、AFP、CK18mRNA,表达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强,类肝细胞具有白蛋白合成功能。氨代谢和尿素的合成功能在9~12 d出现并持续存在。结果表明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分段诱导可成功转化为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SCs)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人ADSCs,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NIM)加不同剂量的GM1对各组进行诱导培养.实验分6组:对照组,只加改良Eagle培养液(α-MEM);A组,神经诱导培养基(NIM);B组,NIM加50 μmol/L GM1;C组,NIM加100 μmol/L GM1;D组,NIM加200 μmol/L GM1;E组,NIM加400 μmol/L GM1.诱导后1 h、5 h、1 d和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鉴定各组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联合蛋白-2(MAP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1)诱导后,ADSCs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化的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加,于诱导后5 h、1 d和5 d E组增加更明显(均P<0.05).(2)各组Nestin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1 d时表达最高,5 d时表达减弱,除1 h外,其余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高(均P<0.05);NSE和MAP2 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5 d时表达最高,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高(均P<0.05);GFAP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5 d时表达最高,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低(均P<0.05).结论 GM1可促进人AD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学术背景:移植的脂肪颗粒坏死后往往引起纤维囊性化和假性囊肿,此外在治疗中还存在液化、感染等并发症,阻碍了脂肪组织作为软组织填充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利用干细胞体内诱导成脂肪组织备受关注,此项技术若能成功应用于临床将会解决传统移植成熟脂肪细胞的各种并发症。 目的:深入认识脂肪干细胞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02/2007-0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tissue engineering,review”,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8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脂肪干细胞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脂肪干细胞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脂肪干细胞在形态上与间充质干细胞相似,表达CD44证明其来源于干细胞,可在无血清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在表型上,表达CD29,CD44,CD49,CD71,CD90,CD105,SH2,SH3,不表达CD31,CD34,CD45,CD106。②脂肪干细胞向脂肪分化经历以下过程: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和C/EBP家族是控制脂肪细胞分化的中心环节,二者共同协调作用导致脂肪酸连接蛋白、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葡萄糖转运体4和胰岛素受体等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正是脂肪细胞成熟的标志。③种子细胞最终移入体内还需要合适的载体,这种载体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并可生物降解,易于生长因子等促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的分子物质连接和输送,易于生产和使用。组织工程化脂肪应用于治疗主要有二种方案,即体外将种子细胞接种于支架上进行脂肪细胞培养,然后用于移植;另一种将种子细胞与可降解生物材料复合物直接移植到体内进行体内诱导目标组织形成。目前关于生物载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构建工程化脂肪组织过程中,透明质酸及藻酸盐凝胶可作为生物活性基质,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对组织特异性生物活性材料的开发。 结论: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脂肪干细胞将成为现代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理想种子细胞,从而代替骨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最终用于以细胞为基础的临床治疗提供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