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胆汁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有效处理策略。 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近6年来(2007.03.01~2013.02.28)收治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该院6年间行LC术4 211例,术后发生胆漏15例(Luschka肝管5例,胆囊管6例,肝总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2例),占0.36%。6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中,4例因放置了有效的腹腔引流管而幸免再次手术处理,仅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塑料支架置入后即痊愈。该院另2例及外院转入的9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患者纳入该组,合计11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认胆漏后,给予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并予以再次腹腔镜探查、清理腹腔及肝下置入血浆引流管。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结论 LC术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胆囊管结扎夹移位或胆囊管坏死,易导致胆囊管胆汁渗漏,术者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很有必要。一旦发生胆汁渗漏,应毫不犹豫进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明确胆漏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及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腹腔外引流联合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胆漏可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该院96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出血3例,2例急诊手术后治愈,1例保守治疗治愈;胆管损伤2例,1例术中行对端吻合后治愈,1例术后再次手术行肝门胆管空场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术后胆漏5例,2例行急诊手术后治愈,1例经穿刺引流治愈;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妥善处理.术中遇到解剖关系不清、操作困难的复杂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8例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4例,经重新结扎胆囊管并置腹腔引流后治愈;肝外胆管撕裂伤2例,经腹腔镜下缝合修补置腹腔引流治愈;迷走胆管损伤致胆漏者1例,采用钛夹夹闭治愈;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针眼渗漏胆汁l例,拆除胆总管缝线置“T”管引流,一个月后拔除“T”管治愈。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若腹腔引流通畅,无腹膜炎体征,引流胆汁每日不超过200ml并逐日减少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可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以处理,但关键还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9-01解放军第309医院肝胆科收治的LC所致胆漏的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保守治疗病例引流1周后自愈。11例再次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给予抗炎对症处理后治愈。11例再次手术患者术后B超复查无明显积液后拔除引流管。本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根据其损伤类型分别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案能够使患者收到最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619例LC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6.9%(601/619),中转开腹率为2.9%(18/619),再手术率为0.3%(3/619).中转开腹原因是Calot三角严重致密粘连解剖不清15例,难以控制的出血3例.2例胆漏再次进腹,3例胆漏经通畅引流后治愈.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死亡1例,腹壁严重血肿1例,胆总管损伤3例,经置T管引流治愈.主操作孔感染16例.结论 LC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胆囊病变情况,术中规范操作,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胆囊管残留结石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8年3月行LC的3250例中合并胆囊管结石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中中转开腹2例,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胆漏3例,经引流治愈。结论胆囊管结石是LC术后原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术前重视、术中处理是关键。挤捏法可以有效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必要时行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胆道镜检查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年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7例的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术后胆漏的患者中行腹腔镜探查23例,其中21例经镜下处理治愈,2例因肝外胆管损伤改行剖腹探查,经胆管修补置支撑架T型管引流治愈,手术探索均于胆漏诊断明确后48小时内进行。4例肝下已置管且引流量较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同时强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胆漏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 ,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70 0 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中 2 6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开腹手术 ,5例用腹腔镜探查缝合修复并置管引流 ,6例保守治疗。死亡 1例。结论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谨慎处理可预防 ,一旦发生及时正确治疗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中,即发性胆漏8例,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72 h内)8例,其中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1例、原因不明5例(考虑为迷走胆管损伤或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2例,腹腔镜下腹腔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3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鼻胆管引流(ENBD)2例,均治愈;迟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1周后)2例,1例发生在术后1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胆总管侧壁漏;1例发生要术后10 d,经ERCP证实为迷走胆管漏.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行单纯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 1例,均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主要原因为胆管变异、胆囊管残端漏和胆管壁损伤;胆漏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腹腔穿刺是首选诊断措施,影像学检查能对可疑病例作出早期诊断;当机立断地通畅腹腔和(或)胆汁引流最为重要,微创化措施完成引流和恢复胆道完整性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 5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9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中7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6例经镜下处理治愈,1例因肝外胆管损伤改行剖腹探查,经胆管修补,T管引流治愈.结论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钛夹脱落、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腹腔引流、胆管修补、T管引流是治疗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