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抗血小板治疗在IS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都被广泛用于IS预防,治疗方案各异。研究发现在IS的一级预防中,主要推荐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而在IS的二级预防中,第一治疗应当给予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或者单用氯吡格雷。现就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预防IS的主要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寻找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IS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自1997年被发现和认识后,改变了人们对血管生成的认知。EPCs在特定的细胞因子诱导下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血管新生。随着对EPCs研究的深入,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有了重大突破。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近年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通过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增强EPCs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恢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因此,了解阿司匹林对EPCs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聚集药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0周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P<0.05).结论他汀类药与抗血小板聚集药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抗凝血药物对糖尿病患者伴随的脑梗死进行积极的防治,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2年北方通用电子集团206所职工医院176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安慰剂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观察3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5d的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剂组、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5.6%、18.6%、22.4%;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浓度相比于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皮肤出血以及鼻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90%、3.45%、5.17%、3.45%。结论应用抗凝血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应注意积极防治抗凝血药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微循环特征及联用抗血小板药对临床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73例ACS患者联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比格雷(Clopidogrel)治疗两周。观察临床情况和治疗前后检测甲襞微循环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中,再发心绞痛7例(占9.5%),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占5.5%),死亡3例(占4.1%)。无脑卒中发生。治疗前甲襞微循环显示红细胞中、重度聚集分别为45%、36%,白微血栓81%,流速减慢,微血管稍细,管袢模糊不清。治疗后红细胞中、重度聚集降至18%、24%,白微血栓降至48%,血流变各项指标也改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微循环障碍,特别是微血管流态障碍即红细胞中、重度聚集增多,白微血栓增多,流速减慢。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能降低ACS再发心绞痛,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减少病死率。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具有改善微循环,特别是改善白微血栓、解聚、降纤及降黏等改善微血管流态。 相似文献
7.
8.
杨任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6,(4)
近年证明,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抗血小板剂)对防止早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血栓进展,有一定疗效,已受到广泛地重视和研究,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血小板凝集作用的机制组成血小板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的磷脂,经磷酸脂酶作用产生花生四烯酸,后者被环氧化酶转化为前列腺素G_2(PG-G_2),并进一步转为前列腺素H_2(PG-H_2)。一方面PGH_2在血小板内由血栓素A_2合成酶参予下合成为血栓素A_2(TX_A_2),TXA_2具有强力的血小板凝集作用和血管收缩作用,可能与心绞痛、心肌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等发作有关;另一方面在血管壁内,PGH_2可由前列腺环素合成酶产生前列腺环素I_2(PGI_2),后者与T_ 相似文献
9.
普拉格雷是新一代强效噻蒽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通过对健康志愿者的观察及在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手术中应用,发现其比氯吡格雷有更快更强更持久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显著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出血的危险性有所增加。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识别血栓高危患者和出血风险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典型抗精神病药,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使用,及抗精神病药的适应证和不推荐使用的疾病进行临床总结. 相似文献
12.
曾进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9,24(3):17-18
目前我们的抗血小板制剂有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潘生丁,糖蛋白(GP)Ⅱb/Ⅲa阻滞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血小板钙通道抑制剂-舒洛地尔,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噻氯吡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20,(4):28-3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8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脂指标、血清脂联素、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血脂指标及血清脂联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而脂联素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各项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小板参数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创新》2020,(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8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脂指标、血清脂联素、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血脂指标及血清脂联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而脂联素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各项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小板参数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血栓性事件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女性则可达3~5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国内统计,自2001年来,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一直在疾病死亡排位中位居前4位,以心血管疾病为例,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高达77人/10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为42人/10万,大城市脑梗死发病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66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 全血黏度、 血小板黏附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