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压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呈增加趋势.它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心、肾损害.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首先是脑卒中,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显示,长期应用降压药,使血压降低,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是脑卒中.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压药很多,且需长期应用,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效果/费用的比值,必须合理应用降压药.1. 降压药的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标准化成为一组“研究设计”.描述性研究是按时间、地点、人物来描述疾病并探讨其与可能危险因素间关联假设的研究.分析性研究则是检验这些假设.横断面研究是在一个特定时间点测量疾病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现状.队列研究则是确定某危险因素的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观察比较二组间的疾病的发生情况.病例对照研究则是确定病人组以及从同一无病群体中选择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实验性研究是队列研究的一个类型,在一个群体中,研究者指定一组接受某因素(治疗),另一组无此因素,然后比较两组的疾病的发生情况.所有上述研究必须保证所作比较对特定群体的适用性.这取决于是否从特定群体抽取了有代表性的样本.细致确定研究设计以及选择研究群体既有利新见解的产生,又可避免严重误差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国内外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证明能够降低AMI的病死率.改善预后,是AMI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老年人AMI特别是70岁以上者的溶栓治疗的资料甚少,在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上亦有不明确之处.鉴于我国人中老年化速度很快.今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AMI势必大幅度增加,加强老年人AMI治疗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溶栓治疗老年人AMI的若干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全球超过50%的人口感染H.pylori,但只有不到2%最终患胃癌.宿主因素,环境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H.pylori、宿主、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童鸿 《心电学杂志》2011,30(6):508-509
拜读本期任在镐教授所撰《几个术语翻译的思考》一文后,觉得这是一篇值得大家探讨的好文章.医学术语的翻译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翻译的准则"信、雅、达"一直是翻译者所追求的.从反映内容的真实性上,"信"与"达"是必须具备的,而在观感上"雅"是很重要的.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快速发展,医学新词不断出现.由此,医学术语的翻译是长期存在并不断跟进的.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是一个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系统性骨疾病,骨质疏松是世界性的疾病,其患病率因种族及地区不同而不同.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较多,增龄和绝经是重要的危险因子.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较多,骨折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群和种族明显不同.文中就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危险因子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率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低磷酸酶血症(HPP)是一种罕见的以骨和(或)牙齿矿化障碍,伴有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临床异质性强,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及影像学特征.ALPL基因突变是诊断低磷酸酶血症必不可少的条件.HPP患者不建议使用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酶替代疗法将是未来几年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是工业化国家妇女居首位的死亡原因.但绝经前妇女极少患心血管疾病。50岁以后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DM)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又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对冠心病的影响是独立的.血浆总胆固醇对冠心病死亡率的绝对危险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在2型DM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α)(Lpα)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的、明确的危险因素.LDLc是独立的危险因素.HDLc则是重要的负性危险因素.此外,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及ApoE基因多形性可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1].因此,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相关性肝硬化是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20%-30%的CHB可进展到肝硬化.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650000人死于CHB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肝硬化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肝硬化是由肝纤维化进展而来的,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根本.纤维化的分期对于肝病患者的预后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肝组织活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分期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肝活检是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痛苦和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因此一些基于血清学和影像学的非侵入性的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得到验证.本文主要介绍上述这些无创性技术在CHB患者肝纤维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验效能、优势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内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镜申请单为内镜操作者提供诊断线索,而内镜报告单是协助临床医师及时作出疾病的诊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工作技能.此外,内镜申请单及报告单也是总结经验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因此认真准确地填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患此病,慢性乙型肝炎易发生肝硬变及肝癌,预后极差.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上,抑制其复制,以致消除感染.目前抗病毒药物包括两类一是干扰素类,天然的或基因重组的α或β干扰素.另一类是核酸类似物如阿糖腺苷Famciclovir,Lamivudine等.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有两种联合方案一是不同抗病毒药物联合,一是与免疫调节药物联合.对这些治疗方法的评价值得注意及研究.近年来Lamivudine在我国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单用Lamivudine治疗或联合治疗的持久疗效如何是令人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肝衰竭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衰竭(ALF)是临床具有较高病死率的严重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ALF是肝细胞死亡的发生和程度与肝细胞的再生不平衡所产生.肝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凋亡和坏死,其中急性肝衰竭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与线粒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后者足以使三磷酸腺苷的贮存耗尽而引起多器官衰竭.  相似文献   

14.
预防脑卒中的降压药物选择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预防脑卒中降压药物选择的理想方案.方法通过分析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转归的特点,综合有脑卒中为终点事件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组的高血压临床试验资料,研究中国高血压转归和药物治疗的特点.结果中国高血压的转归主要是脑卒中,而不同于西方主要是冠心病.中国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79.8%).临床试验及汇总分析均显示钙拮抗剂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效果最好,其次是廉价的利尿剂.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吲哒帕胺)利尿剂优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结论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是控制高血压病.中国高血压病的人群治疗重点是预防脑卒中,其次是冠心病.降压药物应首选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的年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很多患者在肝癌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性肝损伤(radiation-induced liver damage,RILD)是由放射治疗导致的一种临床亚急性、慢性肝脏损伤,是胸部和上腹部肿瘤放疗及骨髓移植前预处理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RILD极大地影响了胸腹部肿瘤,特别是肝癌的放疗疗效.因此,本综述对RILD的病理、影像学特点、临床评估及防治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生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因为,几乎没有病情完全相同的患者,即使是同患一种疾病,也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两位病人.因此,临床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很强的工作,临床医生是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创新,临床医生常常必须解决新问题,所以,临床工作是一项创新性、挑战性很强的研究工作.临床科研方法,是临床医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中华内科杂志》是一本综合性内科杂志 早年,张孝骞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和其他大医院,大内科只是区别于动手术的外科.他的学生们到国外各分支学科学习后,大内科开始有专人从事不同分支学科工作.后分出:神经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肾科、血液科、肿瘤科等;继而各学科均已各有其专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仍是内科系统中的一本综合性杂志. 1953年,中华内科杂志创刊时,我由上海市立敬业中学初中升入高中,当时开始有要"学医"的想法.1956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所谓开始正式"从医".我的医学知识是读着中华内科杂志增长的.今年,是中华内科杂志60周岁,我"从医"56年,可谓是"同龄人".我对中华内科杂志确有很深感情.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由于持续或反复的有害刺激,使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增加,正常肺泡结构再生修复发生障碍,成纤维细胞激活进行异常修复,最终导致纤维化.我们就此机制进行阐述. 一、上皮细胞的异常 1.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国际上普遍采用博莱霉素诱导的鼠类肺纤维化模型来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凋亡相关通路主要有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有研究[1]表明,博莱霉素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依赖的活性氧激活的线粒体途径是一条非Fas/FasL依赖的途径.线粒体途径是通过Bc1-2蛋白家族的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进行调节的,关键的调控步骤是Bcl-2家族蛋白通过在线粒体上形成离子通道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而调控CytC释放.因此,线粒体途径也可被称为Bcl-2敏感的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24):1410-1420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预后较差.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细胞死亡形式,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构建铁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并预测胃癌的预后及相关治疗靶点是有意义的.目的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胃癌中的潜在预后价值.方法铁死亡是一种脂质的铁依赖性过氧化作用驱动细胞死亡类型,基于胃癌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构建预后模型.结果确定4种与胃癌预后相关的不同表达的mRNAs(DUSP1、MYB、CAV1、NOX4).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危组与胃癌预后不良相关,且风险评分是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制作预后模型显示在预测胃癌预后方面优于传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此外,低危组和高危组在免疫细胞浸润与免疫检查点等方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铁死亡相关mRNAs特征可以预测胃癌的预后并提供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急性卒中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 1.1背景 卒中是某一脑区血液循环急剧下降引起的缺血和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病症,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典型的卒中表现为突发神经功能缺损,如无力、感觉障碍或言语困难.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血栓形成、栓塞或低灌注.出血性卒中可以是脑实质内出血,也可以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