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为控制心脏病患者房颤的复发,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试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进行远期临床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卡托普利,疗程均为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的窦性心率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对照组窦性心率的维持率分别为89%和8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窦性心率维持率为79%,对照组为5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1.8±1.8)mm、(35.1±2.5)mm,对照组相应为(41.5±2.2)mm、(38.2±2.3)mm,2组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并逆转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70岁患者78例,心电图诊断为心房颤动,症状发作在一周之内。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组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和基础心脏病药物,观察临床复律效果,提高治疗水平。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房颤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胺碘酮+厄贝沙坦)45例和对照组(单用胺碘酮)40例。结果(1)两组治疗后窦性心率维持率比较:治疗第3、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两组比较,观察组37例(82.22%),对照组24例(60.00%),观察组窦性心率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为(37.22±1.25)mm,治疗后12个月为(37.01±1.45)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为(37.65±14.2) mm,治疗后12个月为(34.62±1.24)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湛生  刘苏陵 《广东医学》2004,25(3):329-330
目的 观察胺碘酮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例 ,给予口服胺碘酮 1 0 0~ 6 0 0mg/d ,随访 3~ 2 4个月。结果 胺碘酮治疗 1~ 3个月的有效率为 84 % ,4~ 6个月的有效率为 77% ,7~ 1 2个月的有效率为 6 9% ,1 3~ 2 4个月的有效率为 6 3%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1 4 %。结论 胺碘酮是疗效好、比较安全的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药物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福辛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陕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的1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福辛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大于对照组而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福辛普利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能够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有效延缓左心房扩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收治的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静脉注射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几年来我们比较观察了脸碘酮(Amiodaron)与盐酸维拉帕美(VerapamiLHy-drochloride,异搏定)对PAF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经心电图检查证实的PAF130例,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脸碘酮治疗组(简称A组)70例,男5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异搏定对照组(简称B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岁。病程0.5~18年不等,A组平均病程2.6年,B组平均病程2.7年。130例中冠心病58例(4.62%),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35例(26.92%),风湿性心脏病15例(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88例)和胺碘酮+辛伐他汀组(98例),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胺碘酮组有效率为64.77%,胺碘酮+辛伐他汀组有效率为8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房颤动,可进一步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孙经超 《吉林医学》2011,(18):3701-370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P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用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对于心房颤动效果明显,而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常新荣 《吉林医学》2010,31(21):3497-349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P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用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4例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5年,观察治疗前后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1.5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21%,对照组39.4%,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能够显著减少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胺碘酮+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心房颤动发作时及转复窦性心律后1月、6月、1年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心房颤动发作时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的CRP水平(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其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律转复后,用不同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48例,经静脉注射西地兰或胺碘酮静脉滴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小剂量胺碘酮口服维持组及常规剂量胺碘酮口服组,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心卒、心电图、QTc、QTd、T3和T4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后心电图、QTc、QTd、T3、T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T3、T4在正常范围,心率无显变化。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与常规剂量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少,是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维持窦发性心律的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每组45例。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0.2/次。3次/日,连服2周;普罗帕酮100mg/次,3次/日,疗程同胺碘酮组。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但胺碘酮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AF)是临床第二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心力衰竭,瓣膜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等基础心脏病或相关疾病.近年来,瓣膜病导致的房颤明显减少,高血压成为房颤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半数[1] .本文通过观察口服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和Ⅱ组(给予胺碘酮+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后,Ⅰ组CRP(mg/L)分别为3.24±0.12和3.20±0.13(P〉0.05),Ⅱ组分别为3.22±0.13和2.15±0.11(P〈0.05)。Ⅰ组和Ⅱ组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42.11%和23.68%(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可能与其抗感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2005年我们应用胺碘酮对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症状明显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和中风等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是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或手术治疗方法涌现,但药物治疗仍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和心房扩张为特征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推,继以0.6~1mg/分钟维持静滴24小时,次日起加用口服片0.2g,每日3次,6天;0.2g,每日2次,7天;0.2g,每日1次,7天;0.1g,每日1次,5天/周并维持。结果: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总有效率86%。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