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成功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充分游离直肠下端并离断肿瘤近端后,将远端直肠和肿瘤一并经肛门拖出,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管状吻合器行直肠与降结肠端端吻合。23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无手术死亡。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结论针对骨盆相对狭窄的男性患者,利用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对于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简化手术难度,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效果及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60例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均保肛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32例行预防性造瘘术)。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13.3%),吻合口漏2例(3.3%),均为未行预防性造瘘术患者。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术后一年内局部复发3例(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不仅提高了保肛率且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ATP45)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为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探索新的吻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ATB45,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低位前切除术5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2例.ATB45切割、吻合直肠肠壁满意,断端出血少.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情况发生.结论 腹腔镜器械切割缝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矿大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安全可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自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5年来24例低位直肠癌施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术。结果24例保肛手术均一期愈合,近期无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结合Dukes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套入式吻合和器械吻合保肛术临床疗效.方法 对333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和器械吻合保肛术两组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231例,男137例,女94例,平均59.6岁.Dukes A期79例,B期127例,C期23例,D期2例.低位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组102例,男53例,女49例,平均61.4岁.DukesA期23例,B期59例,C期16例,D期4例.333例肿瘤下缘距齿状线6~10cm.结果 333例术后随访率为84.6%(282/333),中位随访时间为6.7年.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随访率为85.3%(197/231),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2%).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组随访率为83.3%(85/102).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3.9%),吻合口狭窄2例(1.9%、)两组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1~3次/d.局部复发率,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和器械吻合保肛术组分别为5.1%(5/197)和5.8%(5/85 ),肝转移率为15.2%(30/197)和16.4%(14/85),肺转移率为2.0%(4/197)和2.3%(2/85),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71.6%和69.5%.结论 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和低位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既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远期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Milse手术类似,是目前常采用的保肛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器械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5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3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 结果低位吻合12例,超低位吻合41例.无切端癌残留,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本组均随访3年,6个月内每日大便次数5~10次者18例,余者均在5次以下,6个月后所有患者大便次数均在5次以下,无大便失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8%(2/53),肿瘤局部复发率5.7%(3/53). 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焱辉 《腹部外科》2010,23(6):353-354
目的评价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62例中低位直肠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8~60个月,局部复发4例,其中Dukes B期1例,Dukes C期3例,复发率为6.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原则与适应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建平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678-679
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选择上,保肛手术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随着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的导入,对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吻合技术、吻合器械的发展等使得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为可能,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前放化疗)的应用可使一部分中晚期低位直肠癌病例肿瘤缩小和降期,为保肛手术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根治术比例已明显提高,成为低位直肠癌主流术式。保肛手术就其定义来说应该是:按传统经典手术原则需行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改变为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以保留原肛门功能的一种术式。上段直肠癌的手…  相似文献   

9.
直肠全系膜切除并直肠癌保肛手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系膜全切除后保瘤肛门的可行性、保肛术的适应证及维持术后肛门功能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3年至1999年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24例,讨论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功能恢复的可能行,提出保肛手术的适应证。结果:97.5%(121/124)的病人下切缘无癌浸润,术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为4.8%(6/124)。92.7%(115/124)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评价直肠拖出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施保肛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王2005年1月对38例超低位直肠癌,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的手术切除。结果38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随访中有2例局部复发。结论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治疗后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4例(13.3%),吻合口瘘2例(6.7%),腹壁切口感染2例(6.7%),盆腔感染1例(3.3%).术后无肿瘤局部复发病例.术后排便功能基本正常.排尿功能恢复时间7-20(平均9)d.术后性功能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10月,对3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ContourTM),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完成保肛手术.结果 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结论 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使双吻合器技术更加方便,扩大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2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直肠全系膜切除情况、淋巴结清除数量、保肛率、术后排尿功能等。结果:77例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直肠系膜切除质量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保肛率、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尿功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直肠系膜切除质量均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经肛门切除内括约肌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0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ZJ  Wei G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73-1175
目的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共40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接受TME基础上的ISR治疗。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并发症、肛门功能、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34个月),39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3级。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伤口感染,均经保守治愈。2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在根治的前提下可良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34例Ⅰ期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前提下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低位直肠癌机器人腹腔内直视下切断下切缘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探索该术式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2020年5~12月江苏省中医院采用机器人腹腔内直视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治疗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5.7岁。术前患者全部确诊为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2.0~3.5 cm,均未累及肛管。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中转开腹及增加操作通道。手术时间平均约2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80 ml。术后2 h,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进少量流食。均在术后1 d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顺畅,无尿潴留表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约1.8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 d。标本下切缘及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均为阴性,下切缘距肿瘤距离平均1.8 cm。术后3个月肛门指检及肠镜检查吻合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按计划均顺利完成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功能良好,无术后局部吻合口周围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行保肛手术,在机器人腹腔内直视下切断下切缘技术行之有效,是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一种有益尝试,临床结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 resection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患者选自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均施行该手术,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3年10个月,46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4级。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结论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在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低位直肠癌,在追求远期肿瘤学疗效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兼顾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保留正常生理功能,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理解的深入、多学科综合诊断与治疗策略的优化与发展、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等手术技术和治疗理念的引入,以及技术设备与外科手术方式的持续创新,低位直肠癌保功能手术得到不断完善与持续发展。直肠癌外科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将更多地体现在功能的保留与保护等方面。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保证肿瘤根治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有赖于精准选择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和精细地施行个体化的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双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8年133例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吻合口漏8例(6%),吻合口狭窄4例(3%),直肠阴道瘘2例(1.5%),吻合口出血3例(2.3%),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死亡3例(2.3%)。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的应用可有效保留肛门功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