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滋病患者并发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AIDS合并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AIDS合并外科疾患患者中l9例经手术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好转和治愈。结论 AIDS合并外科疾病时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是安全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疆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AIDS-K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系统性化疗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AIDS-K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人群特点、KS进展情况、病变部位及范围、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并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不同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70例AIDS-K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10)岁,男女比例2.5∶1,其中66例(94.29%)为维吾尔族,23例(32.9%)疾病进展评分为快速.KS临床症状主要有斑片、结节等,且头颈、躯干、四肢和内脏均有累及.治疗组总病死率为7.7% (4/52),而未治疗组的12例患者中4例死亡,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1,P<0.05).单纯HAART组和HAART序贯化疗组治疗半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35.258和42.528,P<0.01),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和未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或下降.HAART序贯化疗组、化疗序贯HAART组和单纯化疗组中的所有患者对KS治疗均有效,而单纯HAART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4% (19/22),且45.5% (10/22)的患者在HAART后出现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IRIS),KS症状加重.结论 AIDS-KS多发生于中青年,以维吾尔族男性多见,病灶部位多样化,部分呈快速进展.HAART联合系统性化疗疗效较好,且可降低IRI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和马尔尼菲青霉病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当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时,混合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诊断和治疗困难。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笔者对广西龙潭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46例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艾滋病患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36岁。于2005年6月12日入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4月曾因腹痛、腹泻于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后症状缓解。6月以来,腹痛加重,以脐周及左侧腹部明显,解黄色黏液便6~7次/d,纳差、乏力,伴发热,体温在38℃左右。体查:全身皮肤色暗,少光泽,脱水貌;腹部平,上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3岁。因乏力消瘦4个月余,阴茎包皮溃疡 1个月余,于 1999年 8月 11 日来我科门诊。4个月前,患者感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逐渐消瘦,体重下降约 25 kg。1个月前,阴茎包皮出现溃疡,反复抗感染治疗无好转,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尿道口流脓。10年前有冶游史。体检:神清,精神萎靡,极度消瘦似恶病质面容,皮肤弹性差,偏硬,铜黑色,全身浅表淋巴结可 及,以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明显,可 及4~6个肿大淋巴结,质软,光滑,活动,无压痛。舌面及口腔粘膜可见白斑。阴茎皮肤及包皮溃疡,表面有脓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76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主要症状护理 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及药物副作用的护理 改善低氧血症 实施保护性隔离 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54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痊愈出院,6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死亡15例.结论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治疗和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特征、易发原因,以探讨临床上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方法将本院于2010年12月至2017年2月其他科室到耳鼻喉会诊的HIV/AIDS合并鼻出血7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疾病特点,总结相关因素,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 结果患者鼻腔黏膜以干燥、溃疡、糜烂或萎缩为主(24例),其中14例患者鼻腔黏膜水肿,22例患者合并鼻窦炎、鼻前庭炎等相关疾病;出血性质以黏膜破溃、糜烂、水肿等出血为主(37例),其余患者为动脉出血(21例)及静脉出血(14例);出血频次以多次为主,> 3次者47例,首次发作者17例,2~3次者8例;出血侧别以双侧为主(43例),单侧出血者29例。以上各指标采用多个率趋势的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72例患者中65例出现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异常,70例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经积极治疗后成功治愈者52例、缓解者18例、无效者2例。 结论HIV/AIDS患者鼻出血与其基础疾病相关,临床上采取鼻腔填塞及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疗效良好,辅以局部可调式鼻腔冲洗器保湿护理的措施,可较好地预防、恰当地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鞘内注药的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并做好营养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葛向煜  张林 《护理学杂志》2007,22(11):79-80,F0003
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症状管理的意义,实施相关理论、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综述。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延缓艾滋病患者疾病进程,但是每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都具有短期或长期不良反应,各种不适症状的出现会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有效的症状管理能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各种不适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燕琼 《护理学杂志》2006,21(11):35-36
总结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注意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物护理、鞘内注药的护理,实施对症治疗的护理,并做好营养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耳部病变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耳部疾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91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150例有耳部疾患的非AIDS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耳部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CD4+ T水平AIDS患者及对照组耳部疾患的治疗及转归。 结果91例AIDS患者中急慢性炎性疾病34例(37.4%);耳聋44例(48.4%),其中感音神经性聋25例,含突发性聋9例;耳疱疹10例(11.0%);耳部肿物5例(5.5%),其中卡波西肉瘤4例,表皮囊肿1例;单纯耳神经及前庭功能异常15例(16.5%),临床症状为单纯耳鸣7例,眩晕5例,神经性耳痛3例。72例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78例接受耳部疾病的针对性治疗,3例未行任何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均接受耳部疾病的针对性治疗。经耳部针对性治疗后,CD4+ T> 200个/μl的AIDS患者耳部疾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D4+ T< 200个/μl AI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734、P = 0.005),而较对照组耳部疾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3、P = 0.959)。 结论AIDS患者的耳部疾患以炎症性疾病为主,症状重、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除炎症外,还可出现耳聋、疱疹及特异性疾病,如卡波西肉瘤等。其治疗以改善全身免疫状态为主,局部对症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2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手术治疗的62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占神经外科同期收治的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28.4%(62/21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颅内高压、功能障碍、头晕以及癫痫。32例(51.6%)患者接受分流术,11例(17.7%)患者行病变活检术,19例(30.6%)患者开颅行颅内占位切除术。经实验室检测及术后病理确诊的62例患者中真菌感染33例(53.2%),病毒及梅毒肉芽肿感染各1例(1.6%),寄生虫感染5例(8.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8例(12.9%),细菌感染4例(6.5%),不明原因感染9例(14.5%),混合性感染1例(1.6%)。经手术治疗后,46例(74.2%)患者好转,14例(22.6%)患者无变化,2例(3.2%)患者放弃治疗。 结论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广泛,临床表现以发热、颅内高压、功能障碍、头晕、癫痫为主,真菌感染发病率最高,手术干预为此类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高其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早期进行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92例AI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和治疗基础上,还利用眼底彩色照相联合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筛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D4+ T细胞计数水平。 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中20例(43.48%)眼底正常,16例(34.78%)单眼发病,10例(21.74%)双眼发病,其中14例(30.43%)患者眼底表现棉绒斑,3例(6.52%)患者眼底表现单纯视网膜出血,4例(8.7%)患者眼底表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5例(10.87%)患者眼底表现结核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分别有12例、2例、3例和4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观察组中不同类型眼底病变患者CD4+ T细胞计数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眼底病恶化时间平均缩短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6.08、P = 0.048)。 结论眼底彩色照相联合间接检眼镜检查在AIDS患者发病早期可准确筛查出眼底病变,同时检测患者的CD4+ T细胞计数水平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亦对提高AIDS眼底病患者诊断率,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高病死率、高传播率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靶向攻击CD4+T淋巴细胞,使其数量进行性减少(200个/μl或低于总淋巴细胞的14%),易引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HIV/AIDS患者病例数逐渐增多,相应的HIV/AIDS相关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逐渐增高。与一般眼部疾病相比,HIV/AIDS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表现特殊,治疗困难。本文对HIV/AIDS几种常见眼部疾病展开综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此类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以及合理地指导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视力,减少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眼底病变者检查的护理方案及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对32例AIDS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及CD4+ T淋巴细胞检测。 结果32例AIDS患者中,15例出现眼底改变,检出率为46.9%。其中眼部表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者7例,无眼部症状者8例。10例眼底表现为棉绒斑,4例单纯视网膜出血,17例眼底正常,1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占眼底病变AIDS患者的3%。 结论AIDS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眼底检查进行诊断,早期即可发现眼底病变,积极治疗可防止失明的发生,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 T计数、CD8+ T计数、CD4+/CD8+ 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 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 结论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5例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如下:①12例(12/15,80.00%)病灶呈结节型,1例为单发结节,11例为多发结节;②2例(2/15,13.33%)病灶呈肿块型,其中1例约10.0cm×12.0cm,边缘光滑,另1例约3.7cm×4.1cm,边缘模糊;③1例(1/15,6.67%)病灶呈斑片型。15例中,13例(13/15,86.67%)病灶内出现空洞;9例(9/15,60.00%)合并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肥厚;2例(2/15,13.33%)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治疗后随访3~26个月,1例病灶完全吸收,11例明显吸收,1例失访,2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炎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多发结节影,发现巨大肿块影可能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AIDS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总结该类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的经验。 结果57例AIDS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中病情好转出院34例(占59.66%),病情无好转或继续恶化患者9例(占15.79%),患者及家属签字自动出院3例(占5.26%),死亡病例11例(占19.30%)。其中11例AIDS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最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感染;感染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细菌性肺炎、口腔念珠菌病和巨细胞病毒肺炎。胸部影像学临床表现全部为云雾样、磨玻璃状影改变,同时合并伴有条索状、网格影和伴斑片状影。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对患者实施隔离保护,及早发现和正确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控制卡氏肺囊虫肺炎是AIDS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重症肺炎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情况,提高对危重症AIDS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收治的1例AIDS合并重症肺炎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研究纳入1例32岁女性AIDS合并重症肺炎及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给予联合抗肺孢子菌、细菌、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肺部病变逐渐吸收,马尔尼菲青霉病治愈,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重建良好。 结论危重症AIDS治疗早期需强调经验性抢先治疗及联合治疗,但同时不能忽略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认知。 方法分析1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1例38岁男性患者因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于2015年3月17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诊治,完善检查后确诊为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颅内混合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较好。 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及时诊断,予以抗隐球菌、抗结核综合治疗并适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