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拆除钛板的原因。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1:2腔科1999—2007年内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后取钛板患者86例,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取钛板原因中患者要求35例、感染15倒、钛板断裂9例、外部可触及钛板5例、钛板外露5例、影响发育6例、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3例、影响修复6例、下唇麻木2例。结论下颌骨钛板内固定术后取板适应证包括:①心理因素;②钛板感染、断裂或暴露;③影响儿童或青少年期的颌骨或牙胚发育;④影响义齿的修复;⑤影响局部器官功能。其中骨段固定不稳所致的感染是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在口腔癌术中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和重建下颌骨连续性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口腔癌早期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55例)和实验组(53例)。在施行扩大切除口腔癌癌灶和下颌骨截骨术后,对照组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钛重建板同期修复软组织的缺损和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实验组则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方法修复。结果对照组中25例伤口Ⅱ期愈合、无并发症,5例伤口感染,9例皮瓣远端坏死,6例钛板外露,8例钛钉松脱,2例继发术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实验组中仅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1~2年,患者自我评价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结论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方法行口腔癌整复术,不但节约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还可能降低伤口感染、钛板外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下颌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成型钛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患者应用成型钛板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例死于肿瘤复发,1例因感染导致成型钛板大部外露而去除钛板,其余患者愈合良好,下颌骨连续性及功能得到恢复,手术成功率97.14%。结论:成型钛板应用于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癌根治术及皮瓣修复术手术后各种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2000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511例,行口腔癌根治术及其皮瓣修复术,分析术后2周内出现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口腔癌根治术及皮瓣修复术大型手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率为9.96%;瘘道及瘘管形成与植入物排异的发生率为2.12%;术后术区出血发生率低,仅5例;呼吸道管理问题11例;颈淋巴清扫并发症发生率为17.05%;皮瓣修复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98%.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及皮瓣修复术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出现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有无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与肿瘤的分期、发生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相关.  相似文献   

5.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大肌肌皮瓣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可提供足量的皮肤和肌肉组织 ,使晚期口腔癌根治术后大块组织缺损的立即整复成为可能[1] 。笔者总结了我科及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共 2 1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 39~ 75岁 ,平均 5 8岁。舌癌 13例 ,颊癌 3例 ,牙龈癌 3例 ,口底癌 2例 ,均为Ⅲ或Ⅳ期口腔癌 ,原发灶范围较大。全部病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口腔癌根治术 ,并应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立即修复缺损 ,皮瓣大小为 5cm× 6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经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全部患者肌皮瓣存活,外观满意,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注意观察肌皮瓣情况及有无逆行性感染发生,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总结老年患者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行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 对16例老年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心理干预、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术后做好皮瓣观察、气道管理等.结果 1例牙龈癌患者术后第2d由于静脉栓塞,出现皮瓣危象坏死,予以摘除,未再修复,口底创口直接拉拢缝合.其余15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组织皮瓣存活,不显臃肿,未发生血管危象并发症.1例术后颈部创面感染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随访5~34个月,皮瓣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术预后良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覃月彩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102-103
目的:探讨颈部带蒂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后口底组织缺损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窒息、血管危象、皮瓣下血肿、肌皮瓣感染。分析可能引起以上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口腔癌手术后口底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皮瓣的成活率与护士的严密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密切相关,护理重点为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2005年7—9月,我科对1例左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2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病人进行人造关节成形钛板移植修复。经手术技巧改进及术后积极观察护理,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术后系统复查显示:伤口愈合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颌面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笔者着重对手术护理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经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全部患者肌皮瓣存活,外观满意,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注意观察肌皮瓣情况及有无逆行性感染发生,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创伤骨质缺损以往使用钢板修复重建,常常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排斥,且需再次手术取出钢板,在颌面部反复手术以致瘢痕挛缩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于1991~2003年采用钛颌骨重建接骨板固定下颌骨创伤缺损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严格做好心理护理、供皮区皮瓣准备、口腔准备及物品准备,术后认真做好体位护理、移植皮瓣的观察与护理、饮食及口腔护理、负压引流护理、恢复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严格做好心理护理、供皮区皮瓣准备、口腔准备及物品准备,术后认真做好体位护理、移植皮瓣的观察与护理、饮食及口腔护理、负压引流护理、恢复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癌放疗后复发癌挽救性手术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术后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9例口腔癌患者,8例口腔癌放疗后复发癌行肿瘤扩大切除及颈淋巴清扫,同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并与11例术前未做放疗的口腔癌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肌皮瓣均未出现全部坏死情况,肌皮瓣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组伤口延期愈合,伤口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1、3年生存率放疗组为62%和37%,对照组为81%和54%。结论带血管蒂肌皮瓣移植是修复口腔癌放疗后复发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56例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采取严格的病情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严格护理,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患者,局部无炎性反应,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正常。结论:对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实施全程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内固定钛板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颌骨缺损多为肿瘤手术后损伤、炎症后遗所致,造成容貌畸形及功能障碍,特别是咀嚼及语言功能障碍.修复下颌骨缺损,传统治疗方法为植入自体骨、异体骨,但排异反应大,效果不明显.内固定钛板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有很多优点,主要是内固定钛板的生物相容性好,愈合能力强,排异反应小,术后不拆除,能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口腔科应用内固定钛板植入技术治疗下颌骨缺损25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外伤后面颅骨缺损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口内入路切取下颌骨外板骨快,再进行适当塑形,用钛钉、钢丝坚强的内固定进行面颅骨的重建。结果:采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外伤后面颅骨缺损32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4a,移植骨与受区骨组织愈合良好,局部骨骼重建效果好,供骨区切口隐蔽,骨质发育无异常。结论:下颌骨外板与颅骨外板骨密度接近,口内切取,方便,价廉,无皮肤瘢痕,是目前修复颅骨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微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进行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心理、疼痛、饮食护理及康复干预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6例患者术手术过程均顺利,治愈出院。并发牙龈炎、口腔溃疡各1例,经用漱口液冲洗口腔,症状治愈。结论做好心理护理,疼痛和康复干预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下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取出钛板的原因。方法:收集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钛板的患者49例,其中单纯下颌骨骨折27例,面中部骨折13例,上下颌联合骨折9例,回顾分析内固定钛板取出的原因。结果:49例中,患者因心理因素取出钛板者17例,感染8例,有可能影响颌骨或牙胚发育而取板者5例,钛板外露者4例,钛板断裂者4例,神经麻木者4例,种植障碍3例,其他4例。结论: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钛板者,以患者主动要求者居多。主要原因为患者心理排斥因素;其次为感染;医生建议取出者多为儿童骨折;而钛板外露、断裂或神经麻木等意外及手术并发症致钛板取出者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对12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复位技术及钛板的固定位置均参考Champy理论。结果123例患者共有142处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171块;术后3例局部感染有瘘管形成,其余1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经临床随访,123例恢复到术前咬牙合关系,有1例出现局部咬牙合关系不良;术后张口度〉3.6cm者120例,3例开口度在2.6~3.6cm之间。123例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对位良好,咬颌关系正常,3个月后x线片复查见继发性骨痂形成,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无感染,无钛板断裂,外伤导致的可保留松动牙齿均固定良好,牙髓活力正常。结论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效果可靠,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口内手术进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栓扎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