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珊 《医学文选》2000,19(6):873-874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睫状体脉络膜脱离(CCD)是青光眼滤光术的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瞳孔膜及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现将我院1390例行青光眼滤过术患者1456只眼术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连续收集1985年以来我院施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患者1390例1456只眼,术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7例69只眼,男36例,女31例,年龄7~78岁,平均56.6岁。1.2 临床表现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眼,继发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致盲眼疾。青光眼滤过术后出现低眼压性浅前房 ,若处理不当 ,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导致手术失败。我院自 1994~ 1999年收治 15 6例青光眼患者 ,16人术后出现低眼压性浅前房。我们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成功。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15 6例 ,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 16例16只眼 ,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37~ 6 9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5例 ,开角型青光眼 1例 ,已做过一次巩膜咬切术而失败者 1例。全身情况良好 ,无系统性疾病。所有病例均行显微青光眼手术 ,深层巩膜下…  相似文献   

3.
蒋亚萍 《吉林医学》2005,26(4):430-431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长时间或严重的浅前房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抗青光眼手术失败及眼内组织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影响视功能,本文对我院近年来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病例资料作临床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青光眼行滤过性手术的住院病人105例108只眼,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26例26只眼术后浅前房,右14只眼,左12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开角型青光眼2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1.2手术方法:在105例108只眼中分别行小梁切除术42例42只眼,…  相似文献   

4.
29例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晟玮  周奇鸣  徐昕 《浙江医学》2003,25(2):102-103
青光眼是较为常见的眼病 ,浅前房是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1995年12月~2001年12月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246例280眼 ,其中并发浅前房29例29眼 (10.36 % ) ,现分析原因如下。1.1一般资料29例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中男性16例 ,女性13例 ,年龄56~78岁 ,平均(65±9)岁。闭角型青光眼术后22例 ,继发性青光眼术后3例 ,开角型青光眼术后4例 ,均为巩膜下咬切术后患者。按Spaeth[1]分类对浅前房进行分级 ,其中浅I度16例 (中央前房形成 ,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隧道巩膜层间滤过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住院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深层巩膜咬切术,观察两组之间在术后眼压复发率和浅前房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组间浅前房、睫状体脱离、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眼压复发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隧道式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青光眼术后持续性浅前房20眼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中 ,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 ,处理上有时颇为棘手。 1994~ 1998年本科共施行小梁切除术 70例 72眼 ,其中 2 0例 2 0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现将其原因及处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8例 ,女 12例 ;左眼 8例 ,右眼12例 ;年龄 12~ 85岁 ,平均 42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9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眼 ,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5眼 ;手术方法为常规小梁切除术。发生浅前房的原因 :虹膜睫状体炎 8例 ,结膜切口渗漏 2眼 ,巩膜瓣愈合不良 2眼 ,滤过泡过大 4例 ,脉络膜脱离 4眼。术后第 1d前房未形…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浅前房。笔者对我院 2 0 0 2年 1月 -1 2月住院患者手术后浅前房 2 7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青光眼 63例 ( 63只眼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 9例 ( 1 7只眼术后浅前房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7例 ( 7只眼术后浅前房 ) ,开角型青光眼 3例 ( 1只眼术后浅前房 ) ,继发性青光眼 4例 ( 2只眼术后浅前房 )。 63例行巩膜深层咬切术 ,其中 2 7例出现浅前房 ,占 42 .8% ;Ⅰ°1 5只眼 ,Ⅱ°9只眼 ,Ⅲ°3只眼。2 处理方法及结果Ⅰ°浅前房采用局部棉垫及绷带加压包扎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 ,运用散瞳剂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患者72例76眼发生浅前房的比率、发生时间、类型,分析不同青光眼类型和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浅前房的影响。并分析6例6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并外置可拆除缝线手术后前房、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可拆巩膜瓣缝线可减少并发症,控制滤过,操作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5年 7月— 1999年 8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共176例 ,2 47眼 ,其中术后浅前房 2 1眼 ,现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术后浅前房 2 1例 2 1眼 ,其中男 8眼 ,女 13眼 ,年龄 42~7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例 ,继发性青光眼 2例。房水渗漏而致浅前房 10眼 ,滤过作用过强8眼 ,脉络膜脱离 2眼 ,恶性青光眼 1眼。2 讨论青光眼术后 1~ 2d前房恢复正常 ,由于球结膜瓣、巩膜瓣、筋膜囊愈合欠佳 ,房水分泌失调 ,最迟 5d内前房完全恢复。若 5d后前房仍未形成或形成后变浅 ,即为术后浅前房。术后浅前房与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可导致角膜水肿 ,虹膜后粘连 ,前房角关闭 ,白内障形成 ,如不及时治疗 ,可致使手术失败 ,视力严重受损。我院 1997— 2 0 0 1年采用体温计压迫法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 30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42~ 75岁 ,均为单眼 ,急性闭角型 2 0例 ,慢性闭角型 7例 ,开角型 3例。浅前房分级按其程度分为三级 :浅Ⅰ级 :全部有极浅的前房 ,周边前房呈裂隙状 <1/ 5CT ;浅 /无Ⅱa级 :仅虹膜小环以内有极浅前房 ;浅 /无Ⅱb级 :仅瞳孔区内有极浅前房…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浅前房 ,其中以低眼压性浅前房居多 ,以下就我们行青光眼滤过术的病例发生浅前房的病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收集 1 991 1~ 1 998 1 0于我院施行青光眼滤过术的患者 37例 ( 44只眼 )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5 0~ 85岁 ,平均 6 7 8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4例 ( 40只眼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例 ( 2只眼 ) ,继发性青光眼 2例 ( 2只眼 ) ,术前平均眼压为 3 89kPa。1 2 方法 患者均于显微镜下做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 ,暴露角膜缘及巩膜 ,距角膜缘前界 5mm处做厚为 1…  相似文献   

12.
前房恢复延缓是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 ,常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角膜水肿 ,晶状体混浊 ,房角粘连等致手术失败。我院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施行小梁切除或巩膜瓣下咬切术 1 44例 1 79眼 ,其中3 3例 3 3眼发生浅前房。现将其原因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3 3例中男 1 3例 ,女 2 0例 ,年龄 1 9~ 72岁 ,平均 55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 8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3例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2例。手术方法 :常规小梁切除或巩膜瓣下咬切术。2 浅前房的原因 结膜瓣漏水 5例 ,滤过过强 6例 ,…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常见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内皮损伤、房角闭塞、白内障进展加快和恶性青光眼等不良后果。本文对24眼滤过性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能及时正确地判断其发生原因,并采耿有效治疗手段,以减少并发症。Ik床资料随机选择199O年一1994年住院行滤过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9例75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35例,年龄33~68岁。平均盯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9fiB,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29hB,开角型青光眼5例7.眼。所有患者术前均先用药物降眼压治疗,但…  相似文献   

14.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柏坚 《微创医学》2007,2(3):238-239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早期滤过过强、浅前房及相关并发症;二是后期结膜滤过泡瘢痕化致手术失败。为此,我院对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36例患者在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同时,使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调整缝线术,在预防浅前房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30例422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 0.4g/L.对术后浅前房50例(58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统计.结果:本组330例422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均下降,发生浅前房50例58眼.原因:房水滤过过强29眼,结膜瓣渗漏15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眼,恶性青光眼3眼.保守治疗44眼,手术治疗14眼.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后浅前房较常见,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6.
<正> 深层巩膜咬切术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例,常用于基层。常见且处理颇为困难的并发症是持续性浅前房。1989年以来笔者处理32例34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男性11例,女性21例。左19眼,右15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例。手术方法均为深层巩膜咬切术。 1.2 浅前房持续的时间与形态:术后第1天前房未形成18眼,术后第2—4天前房消失者16眼。浅前房持续时间7天以下者15眼,7—10天16眼,11—14天2眼,15天1眼。34眼中,周边前房消失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以下类同)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三联手术,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术眼视力,角膜、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情况,并针对性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眼压平均为(18.5+5.27)mmHg,3例眼压高于正常。滤过泡:I型滤过泡34眼,Ⅱ型滤过泡14眼,Ⅲ型滤过泡6眼。并发症:16例术后前房内有渗出物,术后眼压高于正常者3例,术后前3d角膜水肿10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渗出吸收,角膜水肿消退,高眼压得到控制,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无浅前房发生,无后囊膜破裂及人工晶体移位。结论三联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经济实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它会引起术眼的炎症反应、角膜损伤、晶体混浊、高眼压等病理改变,密切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分析其原因并有效防治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我院自1991年9月至1997年9月共施行青光眼游过手术97例106眼,其中30例(30眼)出现术后残前房.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9.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手术方式主要是常现小梁切除术,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前经局部和全身降压药物治疗,术后常规裂隙灯及眼底检…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总者412例468眼发生浅前房的比率、发生时间、类型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型青光眼和手术方式对术后浅前房的影响。结果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146眼占31.2%,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率较高占36.6%,青光眼建过手术后易引起浅前房。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7天,房水引流过畅占80.8%,原因不明占12.3%脉络废脱离占4.1%,结膜伤口渗漏占.2.7%。3眼行结膜辫修复恢复前房,6眼行品状体囊外摘除恢复前房,其余保守治疗。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最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通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88-94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1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其中有16例发生术后恶性青光眼,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者激光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年龄段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率;比较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与未发生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术前中央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比较不同发病时间患者药物治疗第3天平均眼压;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女性的发病率较高,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年龄更大,术前中央前房深度浅,眼轴长度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发病患者药物治疗第3天平均眼压(28.35±6.11)mmHg,术后1周后发病者药物治疗第3天平均眼压(50.10±13.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女性、术前中央前房深度浅、眼轴长度短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恶性青光眼,术后发病时间越晚药物治疗效果越差,临床上应积极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