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46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间移行区是梗阻的可靠征象。近段肠腔扩张越明显,远端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肠壁增厚,延时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肠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见急腹症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检查并被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149例急腹症病例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本组病例149例,诊断符合140例,诊断符合率为94%,误诊漏诊9例,占6%。结论:MSCT是急腹症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装置对43例复杂骨折进行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的程度和分型,并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治疗方案中的指导作用。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塑造病变区域的模型,其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甚至可进行复杂骨折手术的预演。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复杂骨折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收集我院2003—10~2006—10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总管低位梗阻病变96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59例,年龄10-87岁。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黄疸、右上腹隐痛、不适、乏力、纳差等,多无明确胆绞痛症状,病程1d~1a。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较常见,笔者回顾性分析68例脑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诊断符合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经病理及临床追踪证实。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0~75岁(平均56岁)。临床表现:头痛50例,偏瘫12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原发肿瘤中肺癌48例,乳癌6例,胃肠道肿瘤5例,肝癌2例,肾癌2例,其中不明来源的脑转移瘤6例。  相似文献   

6.
对64层螺旋CT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头颈部CT血管造影35例,对比剂注射速率4 ml/s,薄层重叠重建,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等图像后处理,显示头颈部动脉。结果:35例头颈部动脉血管显示良好,足以达到诊断要求。结论: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剂量、注射流率及扫描参数,熟练应用各种后处理方法可满意显示头颈部动脉。  相似文献   

8.
李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52-295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然后与X线片对照分析。结果:32例患者X线片检查漏诊后经CT扫描确诊3例,其余病例经CT检查显示的骨折线和骨折片数目明显比X线片多。结论: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同时也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诊断肾结核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肾结核14例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01~2007-04诊断为肾上腺结核的患者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23~69(平均47.3)岁,2例增强扫描患者,其余为平扫。临床表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的症状,如皮肤色素沉着、乏力、恶心、呕吐等结核症状。  相似文献   

10.
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12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高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征象的认识。方法:12例经病理和随访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采用MSCT技术对肺癌结节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肺癌结节在0.5~3 cm之间,11例为实性结节,磨玻璃密度1例,结节内见空泡征或(和)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8例结节边缘呈浅分叶,3例结节边缘无明显分叶。胸膜凹陷征4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的检查方法,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重组技术在新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优势。方法:对84例新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95个椎体进行MSCT扫描检查,图像经二维和三维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鲜骨折56个椎体,陈旧骨折39个椎体,在新鲜与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以腰1最多,占28.57%(16/56)和35.89%(14/39),其次是胸12椎体、腰2椎体和胸11椎,在新鲜与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CT表现中,骨折线清晰锐利(分别是51个和10个椎体),脊髓损伤(分别是8个和0个椎体),椎旁软组织影(分别是51个和5个椎体),附件骨折(分别是13个和2个椎体),椎体周围脏器挫裂伤(分别是15个和0个椎体),椎间盘真空征(分别是5个和19个椎间盘),椎体骨小梁结构紊乱硬化(分别是15个和25个椎体)。结论:MSCT扫描检查在鉴别大多数新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64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出16层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6.19%,特异性为95.2%,阳性预测值为82.54%,阴性预测值96,32%。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翘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 31例急性阑尾炎中,23例阑尾肿大增粗;16例阑尾腔内结石钙化;6例阑尾穿孔合并周围脓肿;盲肠壁增厚,盲肠周围炎15例;阑尾腔内积气8例,肠管瘀张13例。结论 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9—03~2000—12间进行肠道CT扫描的患者100例,对螺旋CT及三维重建肠道疾病诊断价值100例分析探讨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54例。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颌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在外伤中易遭受损伤。由于下颌骨形态不规则,解剖关系较复杂,准确判断骨折部位、骨折线的方向、类型、移位特点等对于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螺旋CT三维(3D)重建图像以其能迅速准确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骨结构空间关系的信息,在口腔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对下颌骨骨折传统CT比常规X线提供更多诊断资料,但其信息毕竟有限,螺旋CT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分辨率高,加之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三维重建对下颌骨损伤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我院2004年以来经临床诊断及手术证实的18例下颌骨损伤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腕骨脱位多层螺旋CT重建18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腕骨复杂性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由外伤引起的18例腕骨脱位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由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重建,观察腕骨脱位情况。结果:18例中单纯月骨脱位8例,经茎突和舟骨的月骨脱位3例,月骨周围脱位2例,其他类型5例。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腕骨脱位及骨折情况,对临床复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用于诊断骨折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5例骨折病例,采用X线与CT检查同时进行或先X线检查后CT检查,了解CT诊断骨折的作用。结果:共有22例患者骨折被X线漏诊,134例做CT检查均明确诊断。X线检查检出率83.7%,CT检查检出率10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与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女,56岁。因子宫附件全切术后出现阴道漏尿现象,患者留置导尿管效果不佳,行腹盆腔螺旋CT平扫及增强延迟扫描可见:子宫缺如,膀胱充盈不良且失去正常形态,并可见导尿管影经尿道入膀胱,三维重建可见左侧近膀胱段输尿管走形异常并  相似文献   

19.
收集我院2003—10/2007—07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回盲部肿块病变6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认识轻微肋骨骨折的CT征象,减少漏诊率。方法:对37例胸部外伤后及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阴性、而患者有明显局限性压痛症状者,3~5 d后均进行多层CT复查。利用VR、MIP、MPR、CMPR等结合轴位薄层图像认真观察。结果:共发现25根肋骨骨折。其中1例为单根肋骨完全骨折;7例一根轻微肋骨骨折;4例二根轻微骨折;3例三根轻微肋骨骨折。结论:胸部外伤后及时CT检查阴性的患者,凡有局部固定压疼症状者,3~5 d后应进行多层CT复查,可明显提高轻微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