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α-SMA及TGF-β1,HE染色显示肝的显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肝超微结构。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干预组α-SMA和TGF-β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星形细胞内充满脂滴,其周围无明显胶原纤维沉积;肝纤维化组肝星形细胞内的脂滴较对照组减少;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干预组肝星形细胞内脂滴的量介于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能降低由CC 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途径与抑制肝脏星形细胞中的脂滴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梁爽  周波  马小丽 《宁夏医学杂志》2022,(6):493-496+480
目的 针对TGF-β信号通路,研究养营活血汤在肝纤维化大鼠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对TGF-β1、Vimentin、α-SMA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养营活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肝纤维化提供营虚血瘀的病机内涵,为养营活血汤提供抗肝纤维化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方法 将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营活血汤治疗组、秋水仙碱治疗组、鳖甲煎丸治疗组,每组12只,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给药6周后取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Vimentin、α-SMA 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 RT-PCR法显示养营活血汤可降低TGF-β1、Vimentin、α-SMAmRNA的含量(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养营活血汤可降低TGF-β1、Vimentin、α-SMA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论 养营活血汤可以下调或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激活过程,降低TGF-β1、Vimentin、α-SMAmRNA含量和蛋白的表达,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fn2、miRNA-101通过TGF-β1调控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0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切除的肝组织,采集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外正常肝组织、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内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将不同标本纤维化分级,通过免疫组化、RT-qPCR检测Mfn2、TGF-β1、α-SMA、miRNA-101在不同级别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fn2、TGF-β1、α-SMA、miRNA-101在不同级别纤维化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fn2与TGF-β1、α-SM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miRNA-101与TGF-β1、α-SM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TGF-β1与α-SM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Mfn2与miRNA-101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fn2、miRNA-101可能抑制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并且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7、21、42天,各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同部位肝组织行HE, V-G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α-SMA、PDGF-BB和TGF-β1 的表达。结果 溶质对照组不表达或微量表达α-SMA、PDGF-BB和TGF-β1;模型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明显增强,姜黄素可显著减少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和时间有关。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PDGF-BB和TGF-β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山楂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Cl4复制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山楂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组织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楂总黄酮给药组血清学指标ALT、AST浓度明显降低,Alb浓度升高,肝组织内SOD浓度升高,MDA、Hyp浓度降低,且肝组织中α-SMA和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总黄酮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59-162
[目的]探讨糜酶抑制剂(Chy-I)在体外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HSC-T6细胞,分为对照组(DMEM)、模型组(TGF-β1)和Chy-I大、中、小剂量(TGF-β1+100 g/L Chy-I,TGF-β1+10 g/L Chy-I,TGF-β1+1 g/L Chy-I)组,检测Chy-I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α-SMA及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α-SMA及I型胶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hy-I各剂量组HSC-T6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Chy-I各剂量组HSC-T6细胞中α-SMA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亦呈剂量依赖性,Chy-I各组HSC-T6细胞内α-SMA及I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Chy-I在体外对HSC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认为可能与抑制HSC增殖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魏酸哌嗪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成纤维细胞表型活化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利用MTT观察阿魏酸哌嗪对TGF-β1诱导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阿魏酸哌嗪对TGF-β1诱导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阿魏酸哌嗪对TGF-β1诱导细胞α-SMA及CTGF mRNA表达的作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阿魏酸哌嗪对TGF-β1诱导细胞上清Ⅰ型胶原(Col Ⅰ)、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1可以显著增加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力,上调细胞α-SMA、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及Col Ⅰ、FN的表达.与TGF-β1刺激组相比,阿魏酸哌嗪能部分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活力增加、α-SMA、CTGF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结论 阿魏酸哌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TGF-β1诱导的肾纤维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柔木丹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柔木丹组,每组10只。肝纤维化组和柔木丹组小鼠腹腔注射含体积分数20%CCl4的橄榄油混合液5 m L·kg~(-1),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橄榄油,每周2次,连续8周;第3周起,柔木丹组小鼠灌胃柔木丹颗粒4 g·kg~(-1),每日1次,共6周;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小鼠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前和末次给药后24 h(实验后)分别称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于取材时称小鼠肝质量,计算各组小鼠肝体比;取小鼠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定位及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肝组织中α-SMA、Ⅰ型胶原蛋白A1(COL1A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前3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 312,P> 0. 05)。肝纤维化组和柔木丹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大于肝纤维化组(P <0. 01)。肝纤维化组小鼠肝体比显著大于对照组和柔木丹组(P <0. 01),对照组与柔木丹组小鼠肝体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纤维化组小鼠肝组织中α-SMA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肝组织中α-SMA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肝纤维化组(P <0. 01),柔木丹组与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α-SMA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肝纤维化组小鼠肝组织中COL1A1和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肝组织中COL1A1和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肝纤维化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肝组织中COL1A1和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肝纤维化组小鼠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肝纤维化组(P <0. 01),柔木丹组小鼠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柔木丹颗粒可通过降低肝组织中α-SMA、COL1A1、TIMP-1及TGF-β1的表达而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土鳖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转化生长因子)和α-SMA(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组治疗:土鳖四逆散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10只,各组以药物分别处理8周后处死大鼠取材.结果:土鳖四逆散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极少,秋水仙碱组的表达稍强,而模型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极强.土鳖四逆散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肝组织病理显示,土鳖四逆散组的肝小叶结构改变不大,模型组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土鳖四逆散组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而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三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土鳖四逆散具有抗肝纤维化及护肝作用,其机理与降低纤维化肝内的TGF-β1和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7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进行HE、Masson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肺纤维化组织中TGF-β_1和α-SM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中α-SMA表达于支气管和大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模型组中α-SMA表达于支气管、大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灶,TGF-β_1表达于支气管、大血管周围的成纤维细胞、炎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灶,与α-SMA表达相似。TGF-β_1和α-SMA均与小鼠肺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628、0.766,P0.01)。TGF-β_1与α-SMA呈正相关(rs=0.728,P0.01)。结论 TGF-β_1和α-SMA在肺间质纤维形成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并可能协同参与。  相似文献   

11.
TGF-β_1和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TGF-β1、α-SMA在38例慢性胰腺炎及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星状细胞(PSC)、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而在正常胰腺组织的腺泡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中则不表达;α-SMA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胰腺血管或导管平滑肌细胞、PSC的胞质中,而在对照组的PSC中几乎不表达.TGF-β1、α-SMA的表达强度,在正常胰腺组织中要明显弱于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并且它们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纤维化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TGF-β1是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过程中的关健因子,而PSC则是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细胞;抑制TGF-β1的表达和PSC和活公在抗胰腺纤维化的治疗方面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龚蓉  马爱景  冯梅  谢席胜  付平 《四川医学》2008,29(7):808-811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UUO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组(LOS组)和氧化苦参碱组(OM组).检测血肌酐,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GF-β1、α-SM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mRNA水平.结果 LOS组和OM组大鼠的血肌酐与UU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OS组和OM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OM组和LOS组中各时间点TGF-β1、α-SMA的表达均分别低于UUO组(P<0.05),但高于SOR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TGF-β1和α-SMA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何种机制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瘦素处理体外培养HSCs细胞的方法,模拟高瘦素血症对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模型,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SREBP-1c、α-SMA和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瘦素可以促进HSCs表达α-SMA、Ⅰ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而抑制SREBP-1c的蛋白表达。结论瘦素活化人肝星状细胞参与肝纤维化过程,其中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通路和抑制SREBP-1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在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例慢性移植肾失功能(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对移植肾组织标本和正常肾组织标本进行糖原(PAS)和马松三色(Masson)染色检查分析,观察两组肾功能?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塌陷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检测两组肾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进一步以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体外研究对象,以TGF-β1(5 ng/ml)作用0~72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细胞中CD34和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AD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AS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CAD患者移植肾组织中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塌陷及肾间质纤维化改变;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免疫组织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CAD组中CD34阳性表达率降低而α-SMA及TGF-β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CAD组中部分肾小球和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呈CD34和α-SMA双重染色阳性?体外研究显示,TGF-β1作用于HUVECs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CD34表达逐渐降低而α-SMA表达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结论: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在TGF-β1介导下通过发生EndMT现象进而在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后对肝纤维化及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及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4周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取18只SD大鼠,通过腹腔小剂量注射四氯化碳(CCl4)8周,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在造模4周时,取其中9只作为治疗组,每周经尾静脉移植给予该组每只大鼠6×106个MSC;另外9只作为模型对照组,经尾静脉给予不含MSCs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9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仅给予尾静脉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持续4周?自实验开始,每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至结束共测定8次?实验终点时通过免疫组化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在肝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进行研究;原位灌注和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HSC,326 nm紫外光激发和α-SMA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HSC;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C中α-SMA?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经MSC移植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肝组织纤维化和炎症程度,肝组织α-SMA?TGF-β1和COLⅠ表达水平,HSC中α-SMA?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肝纤维化SD大鼠经BM-MSC尾静脉移植治疗后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可能与抑制HSC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探讨H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中的18只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8只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GF、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并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HGF表达明显增加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下降;在肾间质纤维化晚期,肾HGF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上升,同时α-SMA和FN的表达明显增强,肾的病理改变明显,而且HGF表达与TGF-β1、α-SMA及F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HGF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与TGF-β1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GF-β1、IL-4和IFN-γ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二硝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细胞生物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同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羟脯氨酸(Hyp)测定。结果:TGF-β1、IL-4和IFN-γ在肝纤维化中均是逐步升高,TNF-γ在肝纤维化中前期升高,后期降低;TGF-β1、IL-4和IFN-γ与肝纤维化组织Hyp的相关性较好,r分别为0.71,0.52,和0.62。结论:TGF-β1、IL-4、IFN-γ、TNF-α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CVD)对肝星状细胞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和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T6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组、模拟对照组、药物处理组3组,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水平。结果 CVD处理后,HSC-T6的TGF-β1、α-SMA的水平下降。结论 CVD具有一定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TGF-β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SB-431542干预瘦素对肝星状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PT-PCR法检测α 1(I)前胶原mR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mRNA的变化;用间接免疫荧光来观察α1(I)前胶原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 瘦素加SB-431542组与瘦素组相比,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浓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SB-431542对瘦素刺激的HSC-T6增殖纤维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SB-431542可明显抑制瘦素的生物学活性,可能通过抑制TGF-β1信号系统而使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减少,从而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 HMGB1在 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CL4肝纤维化组、抗 HMGB1抗体组,建模8周后取肝组织及血清。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HA、Col-Ⅰ、PⅢP 和 IL-6、TNF-α的含量;用 HE 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形成情况;用 Real time RT-PCR 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 TGF-β、α-SMA 和MMP-9 mRNA 的表达。结果:CCL4肝纤维化组小鼠血清 HA、Col-Ⅰ、PⅢP、IL-6、TNF-α含量和肝组织 TGF-β、α-SMA 和 MMP-9 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 <0.05);而且抗 HMGB1抗体组小鼠血清 HA、Col-Ⅰ、PⅢP、IL-6、TNF-α含量和肝组织 TGF-β1、α-SMA 和 MMP-9 mRNA 表达均明显低于 CCL4肝纤维化组小鼠(P <0.05)。结论:抗 HMGB1抗体可减轻小鼠肝纤维化,减少小鼠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的表达;HMGB1可能通过启动炎症反应而促进肝纤维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