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麻风流行地区麻风消除目标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麻风流行地区的流行病学趋势,预测我国麻风基本消灭目标及WHO消除麻风公共卫生问题目标在这些地区实现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全国麻风疫情监测系统中1983~1996年间的流行病学资料,借助于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对我国1996年底337个患病率尚未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标准的县(市)和40个患病率尚未达到WHO麻风消除目标的县( 市)麻风发现率趋势进行了拟合,并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部分地区实现麻风基本消灭和麻风消除目标的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在进行预测的67个患病率未达国家标准的县(市)中,在目前防治策略和判愈标准(中国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有6%和0%的县(市)发现率和患病率可望在2000年前达到国家基本消灭标准,34.4%和31.3%的县(市)可在2010年前达到该标准.在进行预测的11个患病率未达WHO麻风消除目标的县(市)中,据WHO病例定义标准将有8~10个县(市)可望本世纪内达标 ,而且新发患者中MB比例增加10%时,麻风消除的实现将推迟1年;麻风固定疗程从少菌型( PB)治疗6个月和多菌型(MB)治疗2年改变为PB在9个月和MB在3年内完成MDT疗程,麻风消除的实现将推迟2~10年.结论到2000年末,我国95%以上的县(市)可实现WHO麻风消除目标,但尚不能实现95%县(市)达到麻风基本消灭的目标,因此麻风防治工作在我国应持续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直线回归和指数函数方程拟合和田地区的麻风患病率,并预测其流行趋势。所建方程为Y=3.031-0.033x和In Y=31.0439-0.3769x,综合分析表明指数函数方程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好于直线回归方程,并推测和田地区的麻风可能在1995年被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3.
本院麻风专业防治区21个县(市)中高流行县3个,中流行县3个及低流行县(市)15个.历经50年的综合防治,于2003年10月已先后全部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并经省级考核验收.兹将达标后的发现病人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直线回归和指数函数方程拟合和田地区的麻风患病率,并预测其流行趋势。所建方程为Y=3.031-0.033x和lnY=31.0439-0.3769x,综合分析表明指数数方程拟俣优度及预测效果好于直线回归方程,并推测和田地区的麻风可能在1995年被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基本消灭麻风达标验收的43个县疫情长期监测,探讨达标后麻风流行变化,为制定科学的麻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至2013年达标县原始个案、麻风疫情报表及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达标县中已有16个超过基本消灭达标标准,其中8个县患病率及5年平均发现率均超标,6个县患病率超标,2个县5年平均发现率超标。结论我省要保持达标县麻风疫情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实现"消除麻风危害规划"的总体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需要研究直接针对麻风传播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建湖县原系麻风高流行区,1996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指标并通过省卫生厅验收.现对该县"达标"前后新发现的97例麻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建湖县原系麻风高流行区,1996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指标并通过省卫生厅验收。现对该县“达标”前后新发现的97例麻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麻风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1949年前,没进行过普查,有些作者估计约有麻风患者一百万~二百万名。三十五年来(1950-1984),全国累计发现患者约五十万名,治愈(包括死亡)四十万名,至1983年底尚有现症患者不到十万名。现在已有10个省、市、区、1158多个县、市(占全国总数50%)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们有信心在本世纪末在我国基本消灭麻风。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1985年开始用目标管理与承包责任制相结合管理麻风防治。在基本摸清情况后,与各市(地)协商制定全省总目标。低流行县(市)1991年前基本消灭;中高流行县(市)1991年前患病率在1985年的基础上年递减12%,1997年前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10.
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1996年已达基本消灭麻风指标而现疫情又有回升的利川、来风、鹤峰3个县(市)开展了消除麻风运动(LEC),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11年流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属内陆山区,市辖九县一市二区,总人H281万,农村人口约占65%。属麻风中度流行区,12个县(市、区)均有麻风病报告,于1993年3月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达到以县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回顾达标后11年来我市的麻风流行特征,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患病率无明显下降,每年都有新病例发现,个别县曾一度出现疫情超标现象,现将1993~2003年我市麻风流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的目标和任务:争取在1994年全省100%的县(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已“达标”的县(市)继续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以期患病率持续下降,并按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作好准备,包括拟出关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1996年已达基本消灭麻风指标而现疫情又有回升的利川、来凤、鹤峰、恩施、宣恩、咸丰、竹溪7个县(市)开展了消除麻风运动(LEC),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至1983年底,已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的省、市、区有10个,占全国的34.5%。广东省也已有部分县达到这个指标。预计今后达标的县、市将越来越多,如何考核验收已成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流行病学理论、统计学要求,参照一些现场的考核经验,特提出一套验收方案,期望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行,不断充实修改,使之成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作者建议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及麻风协会尽快研究、制订全国统一的“验收方案”,报卫生部批准颁发全国执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江西省南部19个县、市的麻风流行情况,总结了24年的防治工作经验和效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麻风的流行与自然条件关系不明显,而与传染源的存在和有无进行治疗有关。阐明了本地区麻风流行趋势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麻风流行的历史久远,现有人口8570万,解放后至今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1955年开始防治麻风,到1993年底累计发现病人53305名,治愈39654名,现只剩255名在接受治疗。麻风患病率已由最高时(1960)的0.45‰降至0.0037‰(1992);发病率已由最高时(1955~1959)的5.07/10万.降至0.066/10万(1992)。以县市为单位,135个县(市)经过省级验收均已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1994年4月15~28日卫生部验收组考核检查了随机抽取的8个县(市).确认已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业经卫生部核准公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基本消灭麻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人口8600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麻风流行区之一。全省17个地市,135个县(市、区)均曾有流行,其中3/4属中高流行区。1949年前全省只有外国教会办的设备简陋的4处小麻风院,社会防治无从谈起。后来自1955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全面的麻风防治,历经37年,至1992年底,以县(市)为单位全部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并通过了省级验收。1993年疫情继续稳定下降,至1993年底全省累计发现患者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7~1992年的麻风流行资料,用数学模型评价了新疆基本消灭麻风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麻风患病率和发现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MDT 的覆盖率和规则率持续稳定的上升。同时现症病人中的型比和Ⅱ级以上畸残亦逐年增高。推测在本世纪末全疆约95%的流行县可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麻风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0年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的病例个案资料,以及《云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终期评估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对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主要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麻风患病率为0.62/105,比2011年(2.72/105)下降了77.21%;发现率为0.25/105,比2011年(0.61/105)下降了59.02%。2020年新发患者2级畸残比10.08%,比2011年(29.33%)减少19个百分点。全省已无麻风中流行地区,有116个县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标准,中流行县比2010年减少11个,达标县比2010年增加了61个。结论: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疫情总体下降明显,消除麻风危害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北海市原属于麻风高流行区。1956年全面开展防治工作,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为进一步了解北海市麻风流行趋势,现将1956~2000年北海市麻风流行病学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