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浅谈对行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75例急性心梗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外,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士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科学护理是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5例急性心梗并于12h内行PCI治疗患者按照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分为血肌酐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观察和长期随访结局,并对长期随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升高组死亡人数和肌酐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血肌酐升高组高于正常组但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死亡人数、MACE发生率和随访期终点肌酐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死亡和出现MACE作为不良结局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陈旧性心梗史、Killip p≥2、血管病变程度≥2、eGFR和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均为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对影响患者结局的各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陈旧性心梗史、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为急性心梗患者PCI治疗后出现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即刻肌酐水平与患者长期预后关系更为密切,高肌酐水平者预后不良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51-153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梗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可提高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我们将AMI发生后早期 (<6h) ,未予溶栓而直接行冠状动脉成形的治疗或溶栓后 2h内病人ST下降不明显 ,症状较重而行补救性治疗 ,以解决梗死相关动脉的狭窄和闭塞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 ,对有条件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成行术 (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CS)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8例。其中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 18例 ,右冠 7例 ,回旋支 3例。 7例为溶栓失败的补救性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成行术 (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  相似文献   

5.
总结40例急性心梗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经验。结果表明对急性心梗病人给予及时,有效的吸氧、监护、止痛、心理护理、正确指导饮食、睡眠,活动以及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对临床治疗、抢救措施等方面起着十分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继红 《大家健康》2016,(6):241-242
目的:探究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35例(48.61%),获得显效的患者为31例(43.06%),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而获得无效的患者为6例(8.33%)。结论:就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患者而言,系统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心血管治疗的重要和首要方法,治疗从选择股动脉穿刺开始,后逐步开展桡动脉途径行PCI术,桡动脉途径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管并发症少及容易止血等优点,效地防止了经股动脉途径的诸多并发症.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经桡动脉行PCI患者198例,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820-2820
总结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认为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对经桡动脉途径易出现的特有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性诊治冠心病的非外科手术疗法。以往多选用股动脉途径,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急诊PCI技术治疗AMI 59例,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密切观察,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重点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管理。结果59例AMI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同时行支架置入4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14例。术后早期行心电监护及密切的观察,5例并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二联律,及时处理后转为窦性心律;并发穿刺部位瘀斑、牙龈出血10例,其中伴消化道出血2例,经保守处理顺利康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积极的针对性术后护理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降低急诊PCI的并发症和提高AMI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郑莉 《中外医疗》2022,(35):185-18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对优化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够使患者保证良好睡眠,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7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人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饮食护理和术侧肢体的观察.结果 270例成功,2例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2例术中诱发心绞痛,3例术后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条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坏死,造成冠状动脉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出发,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现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朱艳霞  郑海军 《中原医刊》2011,(10):119-1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取平卧位手臂自然外展,保持手心朝上摆于专用臂托上,将手腕适当垫起,并使手掌于后伸位,以利暴露穿刺部位。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绷带加压包扎止血,4h后解除压迫。结果1例出现前臂张力性血肿,6倒皮下瘀宽,其余患者无穿刺局部出血、渗血及皮下血肿;2例发生桡动脉闭塞;1例发生动静脉瘘;无桡动脉痉挛、迷走反射、对比剂过敏、对比剂肾病;术后平均住院3.5d。结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及穿刺部位局部管理是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使患者旱日恢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记录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卧床时间。结果两组在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组(P〈0.05),患者卧床时间桡动脉组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ACS患者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齐海峰  金莲顺 《吉林医学》2006,27(10):1242-1242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桡动脉位置浅表,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而桡动脉和尺动脉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选择该动脉穿刺后,止血可靠易行[1]。我院2004年1月~2005年9月共完成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例,现将其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0~66岁。6例患者均有冠心病史2 ̄7年,其中3例伴高血压,1例伴糠尿病。4例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2例同时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手术均获得成功。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向患者说明采用桡动脉…  相似文献   

18.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最有效的方法[1],可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治疗的首选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我院58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狭窄,使心脏本身供血产生障碍就得了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诊断方法,是利用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至冠状动脉开口,在注射显影剂的同时行X线电影摄像,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