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部脱套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胸腹部上臂等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患者18例。结果18例手部皮瓣均成活,有1例食指断蒂后边缘部分坏死,面积2cm×1cm,经换药后愈合。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院地处新疆边远地区,自1996年1月~1997年6月应用下腹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10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7岁。外伤原因:电烧伤8例,皮肤撕脱伤2例。修复范围:手掌部3例,手背部7例。远端可达腕关节,近端达手指末节。皮瓣选择为下腹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手术分为单叶蒂、双叶蒂皮瓣。皮瓣最大可切取28×18cm,蒂宽8.0cm。术后10天左右进行断蒂训练,15天左右断蒂。1例皮瓣远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1月开始,我科应用带脐旁血管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和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以下简称薄皮瓣)用于深度烧伤手、疤痕挛缩手、手部皮肤撕脱伤,手部软组织挫伤、缺损以及其它部位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收效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46岁;5例烫伤后手部疤痕挛缩,2例手部热压伤,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1例右肘窝部电烧伤后皮肤疤痕。共10块皮瓣,腹部供瓣8例,侧胸壁供瓣1例,膝上方股前外侧皮肤供瓣1例。最大面积27cm×12cm,最小面积5cm×5cm。长宽比例3.3~1:1,10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块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坏死原因考虑一块是包扎过紧,另一块可能是缝合时  相似文献   

4.
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部创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福  张先安 《临床医学》2001,21(12):20-20
我们自1995年以来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部撕脱伤、机器热压伤、刀砍伤、手背瘢痕挛缩畸形11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年龄18岁~49岁,其中手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4例,机器热压伤6例,刀砍伤2例,手背瘢痕挛缩2例,均采用腹部随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长宽比例为1~2:1,最小面积2×4cm,最大面积7×11cm,5天断蒂3例,7天断蒂9例,9天断蒂2例,皮  相似文献   

5.
双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腹部双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较难处理的两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10例22指,缺损部位:手指腹6指、指背6指、手指斜形离断3指,手指中远节皮肤撕脱4指,指尖缺损3指.范围,1cm×1.5cm~2.5cm×4.5cm.结果:22指皮瓣,19指成活良好平均12 d断蒂,断蒂成活后皮瓣色泽、弹性好,厚度适中,不臃肿,感觉恢复快.随访3~18个月,与正常皮肤接近,能适应正常工作与生活.结论:双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能随意设计皮瓣外形,满足各个修复部位外形的需要,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既具皮片薄的特点,又具皮瓣柔软、不挛缩、色泽好等优点,因而可用于手指及各功能部位的修复,无需分指手术,避免了长期固定造成的手指僵硬等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上臂内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外伤性鼻尖、鼻翼缺损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0~45岁,平均30岁。人咬伤5例,刀砍伤2例,撕脱伤1例。单侧鼻翼、鼻尖缺损2例;双侧鼻翼、鼻尖缺损5例;双侧鼻翼、鼻尖及部?..  相似文献   

7.
1999年8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脐周四叶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缺损1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18~39岁。机器挤压伤8例,电刨伤2例,热压伤2例。左手7例,右手5例,皮肤缺损面积2 cm×3 cm~5 cm×7 cm。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缺损12例护理体会@郑雪梅$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1 @于文革$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1 @刘小谊$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1  相似文献   

8.
鼻翼缺损畸形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按局部畸形特点分别采用局部皮瓣修复13例;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移植10例;额部岛状皮瓣转移修复5例;上臂内侧带蒂皮瓣5例;供区上臂内侧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2例。结果 在治疗的35例中的33例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临床实践中应根据鼻翼缺损的部位、形状大小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多手指外伤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应用同一轴心腹部带蒂皮带瓣,皮瓣远端剪去脂肪,直至真皮下网状血管网,即修成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远端剪成分叶状,即单轴分叶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多指创面。术后2周夹蒂试验,血运无明显影响后断蒂。结果:应用单轴分叶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电烧伤、刨削伤手多指皮肤缺损6例14块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4年,皮瓣感觉恢复:S0级4块,S1级5块,S2级4块。手功能评定:优7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达78.6%,所有创面I期愈合,皮瓣不显臃肿,外形可。结论:单轴分叶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多指创面,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真皮下血管网完整的带蒂薄皮瓣修复手部撕脱伤(附16例临床报告)李斌洲,柳国太744607甘肃省庄浪县朱店中心卫生院手部皮肤撕脱伤,由于涉及骨、关节囊、肌腱的裸露及术后感染、功能、外观等因素,修复较为困难。虽然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1月始,我们应用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采用保留间生态组织以最大限度维持伤指血供的较为保守的清创术原则,在急诊条件下Ⅰ期修复多指套状撕脱伤致骨、肌腱外露17例,共39指,均在术后7天断蒂,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杰  倪万成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46-1146
创伤所致头皮缺损患者很常见 ,治疗通常采用局部皮瓣转位或游离皮瓣修复。但对于损伤严重 ,除颅骨外露 ,且周围有较大范围的瘢痕组织 ,行局部皮瓣修复则难度较大。近年来 ,我们采用颞浅动脉颞筋膜帽状腱膜复合瓣联合转位游离植皮方法治疗 14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14~ 32岁 ,平均 2 8.5岁。头皮撕脱伤 12例 ,电击伤 2例。其中额骨外露 5例 ;顶骨外露 4例 ;颞骨外露 3例 ;枕骨外露 2例。创面最大12cm× 13cm ,最小 5cm× 7cm。创面周围软组织瘢痕化 ,毛发脱落 ,骨皮质坏死或污染。疗程最…  相似文献   

13.
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四肢主要血管分支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14种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31例,皮瓣面积23.0cm×12.0cm~2.0cm×1.5cm.结果31例中27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皮瓣近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痊愈.随访1个月~2年,除8例皮瓣臃肿而行整形手术外,余皮瓣质地、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根据四肢皮瓣缺损部位、大小、功能要求,充分采用皮肤缺损周围主要血管分支或/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皮瓣,可使多数创面得到理想的修复.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皮瓣移位术后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科自 2 0 0 1 - 0 3~ 2 0 0 2 - 0 7施行带蒂皮瓣移位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 31例 ,术后血管危象及时观察处理 ,移位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肢体得以保留并恢复功能。现就术后皮瓣的观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9~ 58岁 ,皮肤缺损面积最小 5cm× 1 0 cm,最大 1 0 cm× 1 6 cm。修复小腿 1 6例 ,踝、足跟部 1 5例。移位皮瓣种类 ,足背皮瓣 1 0例 ,小腿内侧皮瓣 1 3例 ,腓肠肌内侧皮瓣 6例 ,股前外侧皮瓣 2例。所有皮瓣术后均用抗凝药物。2 术后护理2 .1 病室要求 室内保持清洁、安静 ,空气新鲜 ,室温 2 8~30℃…  相似文献   

15.
周晓妍 《全科护理》2012,10(9):783-784
总结14例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认为术前的心理护理和血管准备,术后的保暖,认真实施抗凝,防止血管痉挛药物的治疗,防止皮瓣修复血管危象的发生。积极对血管血运障碍、皮瓣下水肿、皮瓣撕脱和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9年开始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脐旁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8~30岁,平均23.6岁。损伤原因:挤压撕脱4例,滚压脱套3例,拉扯撕脱1例,热压撕脱1例。掌横纹以远脱套3例,2~5指指根部以远脱套4例,腕部以远脱套2例。皮肤缺损面积11cm×8cm~25cm×14cm.1.2手术方法根据手部皮肤撕脱范围,设计皮瓣。沿设计切线切至皮下深筋膜浅面,由外上向下翻转至脐旁,注意保护由腹壁下动脉经腹直肌及胆鞘发出的供养动脉末梢支。然后把带腹壁下动脉的脐旁皮瓣翻转包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9例小腿、足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为14cm×8cm,最小为5cm×1.5cm。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迅速,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移植成活率高,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9年8月对48例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小腿内侧区沿大隐静脉设计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5 cm×8 cm~15 cm×20 cm.结果 术后3例皮瓣远...  相似文献   

19.
四肢皮肤撕脱伤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四肢皮肤撕脱伤的诊治经验。方法;21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均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筛状皮瓣回植修复创面,术后抗菌对症处理。结果:21例患者中,植皮存活率〉90%12例.80%~90%6例,〈80%3例。植皮部位肢体丰满,皮肤温度、感觉、弹性好,肤色正常。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的网筛状皮套植皮修复创面,操作简单,术后容易护理,植皮成活率高,是四肢皮肤较大面撕脱伤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背、指端侧方皮肤缺损。方法 :根据创面部位、大小、形状设计皮瓣 :切取部位在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方 ;轴心线为指蹼远侧缘与手指近、远节指屈纹顶点连线 ;旋转轴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方。应用该术式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2 1例 2 3指。皮瓣面积1 5cm× 1 9cm~ 2 0cm× 2 5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外观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 ;指端饱满 ,色泽正常 ;指腹感觉恢复良好 ,静止两点辨别觉 4 1~ 6 6mm ,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 ,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 ,效果满意 ,适用于手指末节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