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入院血小板参数、生化数据、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设定随访终点:全因死亡(ACM)、心血管死亡(CM)、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进行电话随访。最终纳入6 046例患者,选取患者入院MPV/PC比值,利用ROC曲线评估患者MPV/PC值的最佳临床截点后进行分组,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与MPV/PC低值组相比,MPV/PC高值组全因死亡率(6.4%比4.5%,P=0.001)、心源性死亡率(5.6%比3.4%,P0.001)、MACE事件发生率(15.8%比11.5%,P0.001)显著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MPV/PC低值组相比,MPV/PC高值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6.6%(HR=1.466,95%CI:1.159~1.852,P=0.001),心源性死亡增加64.7%(HR=1.647,95%CI:1.271~2.137,P0.001),MACE发生率增加31.8%(HR=1.318,95%CI:1.138~1.527,P0.001)。结论 MPV/PC比值升高显著增加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水平的升高是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状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7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照基线时是否合并CKD,分为合并CKD组(n=228)与单纯CHD组(n=567),调查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以全因死亡作为研究终点,进行10年随访,分析合并CKD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KD发生率为28.7%,呈现出随年龄增加递增的趋势.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慢性心衰病史、血红蛋白水平、血尿酸水平.随访10年,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为32.8%,合并CKD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患者死亡率(41.7% vs.28.9%,P<0.05),合并CKD死亡风险是单纯CHD死亡风险的1.725倍(95%CI:25.6%~33.0%).10年全因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CKD是老年冠心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CKD发病率高,预后不佳.CK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及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CBM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6月,查找ED与CHD及全因死亡率相关性的队列研究,由2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队列研究,其中7个研究报告了ED与CHD的相关性,9个研究报告了ED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ED可能会增加CHD(RR=1.54,95%CI:1.41~1.67,P0.001)和全因死亡率的发病风险(RR=1.47,95%CI:1.18~1.84,P=0.001)。无明显发表偏倚存在。结论 ED可能会增加CHD及全因死亡率的发病风险。因此,临床治疗ED患者可能会有降低CHD及全因死亡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因首发急性小脑梗死住院的老年患者共53例,并纳入同期入院的急性小脑梗死中青年患者34例为非老年组。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NLR等指标差别。并进行随访,任何原因的死亡为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老年组NLR、吸烟比例、舒张压水平低于非老年组,尿素氮水平、CysC水平高于非老年组。相关分析表明,老年组NLR与尿素氮(r=0.416,P=0.002)、尿素氮肌酐比值(r=0.367,P=0.007)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结果显示:NLR(OR=1.215,P=0.005,95%CI 1.059~1.394)、总胆红素(OR=1.100,P=0.021,95%CI 1.015~1.192)、间接胆红素(OR=1.166,P=0.010,95%CI 1.038~1.310)是发生MACE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1.201,P=0.026,95%CI为1.022~1.411)是发生MACE危险因素。结论 NLR为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对NLR水平较高患者应早期进行干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结直肠癌病因及预后相关性,为临床预测结直肠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30日~2016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d血常规资料,计算NLR。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以全因死亡绘制ROC曲线,分析术前NLR对可手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预测价值。分析NLR与结直肠癌病因及预后相关性,并分析结直肠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失访患者10例,随访成功率91.7%。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死亡37例。ROC曲线显示,NLR预测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3.1,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4.4%。将3.1作为NLR临界值,NLR升高组(NLR3.1)40例,NLR降低组(NLR≤3.1)7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P=0.042,OR:1.325,95%CI:1.104~2.654)、TNM分期(P=0.032,OR:1.674,95%CI:1.233~5.987)是术前NLR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分析并Log-rank检验显示,NLR升高组生存率较NLR降低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P=0.035,OR:1.725,95%CI:1.124~6.674)、TNM分期(P=0.033,OR:1.835,95%CI:1.324~8.417)、年龄(P=0.045,OR:1.129,95%CI:1.054~2.215)、肿瘤分化程度(P=0.040,OR:1.378,95%CI:1.114~3.699)、脉管侵犯(P=0.041,OR:1.341,95%CI:1.097~3.241)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是结直肠癌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NLR升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性纳入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EMI患者909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n=703)和女性组(n=20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以及近期和远期的预后情况。近期终点事件为PCI后30天内全因死亡。远期终点事件包括PCI后30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结果:与男性组患者相比,女性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更高(P均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介入干预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组PCI后30天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组(5.3%vs 1.4%,P=0.001),但女性并非PCI后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95%CI:0.64~9.10,P=0.192)。多因素校正后,女性患者PCI后30个月内MACE (HR=0.91,95%CI:0.52~1.60,P=0.762)、全因死亡(HR=0.65,95%CI:0.29~1.45,P=0.300)、心原性死亡(HR=0.62,95%CI:0.27~1.45,P=0.27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HR=0.48,95%CI:0.17~1.36,P=0.172)以及血运重建(HR=1.28,95%CI:0.51~3.22,P=0.598)的发生风险均与男性患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STEMI患者在PCI后近期预后较差,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但远期预后与男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与术后早期和远期脑卒中及死亡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里的单纯CABG后POAF的观察性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2月。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121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4篇文献;共入选病例85 119例。与非POAF患者相比,POAF患者的术后早期全因死亡(OR=2.21,95%CI:1.48~3.27)、术后早期脑卒中(OR=2.20,95%CI:1.93~2.50)、术后远期全因死亡(OR=1.73,95%CI:1.53~1.95)、术后远期脑卒中(OR=1.47,95%CI:1.27~1.71)风险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OAF患者在围术期心肌梗死(OR=1.28,95%CI:1.02~1.61)、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OR=2.82,95%CI:2.48~3.20)、远期心原性死亡(OR=1.91,95%CI:1.44~2.51)风险较非POAF患者明显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标准化均数差值(SMD)=2.53,95%CI:2.26~2.80]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ABG后POAF与早期和远期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并延长住院时间。进一步的研究需确定如何降低CABG患者POAF的发生率及最佳治疗策略,以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 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 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05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用地高辛组相比,基线应用地高辛组明显升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全因死亡(HR=1.28,95%CI 1.01~1.61,P=0.038)、心血管死亡(HR=1.48,95%CI 1.10~2.00,P=0.010)、心血管原因住院(HR=1.67,95%CI 1.35~2.07,P=0.008)和复合终点事件(HR=2.02,95%CI 1.71~2.38,P<0.001)的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但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HR=1.44,95%CI 1.05~1.98,P=0.025)、心血管原因住院(HR=1.44,95%CI 1.09~1.90,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外周血管疾病、年龄和血清肌酐(NPAC)评分与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铁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57例(心肌梗死组)。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40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纤维蛋白原(FBG)、外周血管疾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NLR进行对比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NPAC评分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收缩压、舒张压、FPG、CRP、LDL-C、TG和T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BNP、肌酐、肌钙蛋白I(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9.51和NLR≥9.51中的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NPAC评分、外周血管疾病和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9.51与非住院死亡率(OR=3.455,95%CI:2.421~4.959,P0.001)、30 d死亡率(OR=2.749,95%CI:1.956~3.864,P0.001)和90 d死亡率(OR=3.186,95%CI:2.422~4.413,P0.001)相关。年龄≥65岁(OR=3.671,95%CI:2.623~5.164,P0.001)、外周血管疾病(OR=3.042,95%CI:1.536~6.037,P=0.002)、高NLR(OR=2.725,95%CI:2.136~3.538,P0.001)、肌酐(OR=2.974,95%CI:2.365~3.864,P0.001)、高NLR住院死亡率(OR=2.96,95%CI:2.26~3.89,P0.001)、30 d死亡率(OR=2.43,95%CI:1.86~3.17,P0.001)和90 d死亡率(OR=2.73,95%CI:2.12~3.51,P0.001)是NPAC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NPAC评分≤4的患者90 d死亡风险增加11.83%,NPAC评分≥5的患者90 d死亡风险增加3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AC评分将为急性心肌梗死后90 d死亡风险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风险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公开发表的血浆TMAO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和全因死亡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及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的共12 999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MAO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明显相关(HR=1.79,95%CI:1.53~2.0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随访时间≤3年相比,随访时间>3年的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风险与血浆TMAO水平相关性更高(分别为HR=1.75,95%CI:1.48~2.09;HR=1.95,95%CI:1.38~2.72)。血浆TMAO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也明显相关(HR=2.15,95%CI:1.55~2.9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随访时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