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YKL-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26例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除常规降糖治疗外,用西格列汀100 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YKL-40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YKL-40水平为(54.22±13.68)ng/mL,与治疗前的(72.46±11.75)ng/mL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降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YKL-40水平。  相似文献   

2.
3.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是一种单链糖尿病。目前研究表明,VCAM-1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在被细胞因子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肖或人血清中均检出可溶性VCAM-1(sVCAM-1),但其意义尚不明显。本研究测定不同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sVCAM-1浓度,并以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分类进行比较,探讨sVCAM-1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左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因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288例,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观察组,148例)和冠心病无糖尿病组(对照组,140例)。检测Lp-PLA2水平,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钠尿肽(BNP)作相关性分析。根据LVEF水平及中位BNP水平,将患者分为LVEF≥50%组和LVEF<50%组,以及BNP≥114.5 pg/ml组和BNP<114.5 pg/ml组,分别比较LVEF组间及BNP组间LP-PLA2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NP、Lp-PLA2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观察组Lp-PLA2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性(r=-0.308,P<0.01),Lp-PLA2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性(r=0.444,P<0.01);对照组不存在以上相关性。LVEF<50%组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4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正常的30例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采集造影前血标本以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Lp-PLA2、IL-18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与AMI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SAP组(P0.05),在校正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变量相关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Lp-PLA2水平与IL-18、WBC水平呈正相关(r=0.735、0.265,P0.001),与hs-CRP无相关性(r=0.032,P0.05)。结论 Lp-PLA2可能协同其他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冠心病新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s VCAM- 1)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了 18例 1型糖尿病和 4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 s ICAM- 1、s VCAM- 1以及甘油三酯 (TG)水平。结果  1血清 s ICAM- 1和 s VCAM- 1水平 ,1型、2型糖尿病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5~ 0 .0 1) ,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0 .0 5~ 0 .0 1) ,1型糖尿病与 2型糖尿病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血清 s VCAM- 1水平 ,2型糖尿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 (A组 )、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组 (B组 )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C组 )和甘油三酯、血压正常组 (D组 ) (P均 <0 .0 5 ) ;3 1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 ICAM- 1和 s VCAM- 1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r=0 .83、0 .5 3,P均 <0 .0 1)。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 VCAM- 1升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 ;2血清 s ICAM- 1和 s VCAM- 1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并可作为糖尿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血清 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并与 6 4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 CRP、s ICAM- 1、s VCAM-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有血管并发症者CRP、s ICAM- 1、s VCAM- 1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 (P<0 .0 1) ,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并存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糖尿病组血清 CRP水平与 s ICAM- 1、s VCAM- 1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r =0 .5 76~ 0 .6 2 4 ,P <0 .0 1)。结论 血清 CRP、 s ICAM- 1、 s VCAM- 1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并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故各种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这些炎症标志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它们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激活素A(ACTA)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8例慢性肝炎(CHB)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1、ACTA含量,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或P〈0.01)。与TBil、AST、GLB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P〈0.05或P〈0.01)。血清sICAM-1、ACTA与透明质酸(HA)呈显著正相关(P〈0.05),SICAM-1与ACTA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sICAM-1、ACTA与H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sICAM-1、ACTA可做为反映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以及肝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佳  汪洪毅  王新卫 《山东医药》2004,44(16):15-16
近年研究发现,血清中存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它们包含细胞膜外所有的结构区域,并有与相应配体结合的能力,称为可溶性ICAM-1(sICAM-1)。sICAM-1的产生机制可能是肿瘤细胞激活单核-内皮细胞系统,使膜型形式增加,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表面配体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单纯冠心病组,并以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浆内脏脂肪索等。结果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单纯冠心病组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不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选取因冠心病心绞痛住院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8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1例,未合并糖尿病者(非糖尿病组)5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和1个月抽取外周血,采用标准的酶联免疫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分析和比较两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hsCRP在术后24小时浓度达到高峰(14.35±6.22μg/L),与术前(9.35±5.23μg/L)、术后1个月(7.19±5.32μ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糖尿病组(12.68±6.07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D40L、ICAM-1在术前和术后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糖尿病组MMP-9在术后持续升高,1个月时达到高峰(34.74±10.70μg/L),与术前(19.64±6.03μg/L)和术后24小时(20.00±7.06 μ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术后1个月时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9.83±8.51μg/L,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MMP-9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存在较长时间持续增高的现象,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2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A组)82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B组)6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冠心病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IL)-10,IL-18的影响。方法 住院的冠心病伴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试药组,试药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行口腔检查,采集龈沟液及静脉血,应用ELISA法对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IL-10及IL-18进行测定。结果 法舒地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中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心功能(NYHA)Ⅱ级18例、心功能Ⅲ级27例、心功能Ⅳ级15例]、健康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脂联素并对其变化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为(14.22±5.34)mg/L;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血清脂联素为(4.79±1.61)mg/L;健康对照组为(6.98±1.62)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显著升高[NYHAII级为(9.25±2.71)mg/L,NYHAⅢ级为(13.72±3.38)mg/L,NYHAIV级为(18.0±6.72)mg/L,P〈0.01]。结论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升高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明显升高。血浆脂联素可能参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进展和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因子对冠心病(CHD)发病的影响。方法:1487例住院患者根据经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1017例)和非CHD对照组(470例)。详细记录病史,体检资料,检验血常规,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CHD对照组比较,CHD组年龄[(58.01±11.15)岁比(60.18±11.85)岁],吸烟(34.5%比57.7%)、高血压(43.2%比66.6%)、糖尿病(11.5%比30.5%)所占比例,甘油三酯[(1.65±0.80)mmol/dl比(1.79±1.28)mmol/dl]、纤维蛋白原[(311.51±86.84)mg/dl比(362.38±94.73)mg/dl]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43±4.76)109/L比(7.18±2.64)109/L]均明显增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1.18±0.32)mmol/dl比(1.11±0.30)mmol/dl,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CHD组也呈增高趋势,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CHD均有显著影响(r=1.00~2.81,P<0.05)。结论:除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外,炎症因子纤维蛋白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美托洛尔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CD4、CD8水平。 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A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CD4水平高于A组(P<0.05)。 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叶素(IM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血管调节肽,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新成员。既往研究发现,中叶素在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中叶素是否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具有保护作用有待探讨。文章就中叶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3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10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d为1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86.0%)显著好于和对照组(64.2%),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ηbH(3.8±1.1)mPa/s∶(5.9±1.2)mPa/s]、全血黏度低切变率[ηbL(12.8±2.1)mPa/s∶(15.2±2.0)mPa/s]、血浆比黏度[ηp(2.2±0.2)mPa/s∶(3.0±0.4)mPa/s]、全血还原黏度[ηH(10.8±2.2)mPa/s∶(13.9±3.5)mPa/s]、血细胞比容[HCT(0.7±0.1)∶(0.8±0.1)]和纤维蛋白原[Fib(4.0±0.9)g/L∶(4.4±1.1)]g/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除HCT、Fib外其它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除HCT、Fib外其它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治疗组(23.5±14.5)ng/L∶(59.3±12.1)ng/L,对照组(40.3±16.2)ng/L∶(61.6±14.7)ng/L]、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组(40.3±16.2)ng/L∶(254.4±55.6)ng/L,对照组(127.5±31.8)ng/L∶(257.0±44.9)ng/L]和高敏C反应蛋白[治疗组(4.1±0.9)mg/ml∶(6.1±1.2)mg/ml,对照组(5.0±1.0)mg/ml∶(6.0±1.1)mg/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④治疗后治疗组的一氧化氮[NO(48.2±7.2)mmol/L∶(43.4±8.5)mmol/L]、内皮素[ET(82.7±7.3)ng/L∶(89.2±12.5)ng/L]及NO/ET[(0.58±0.14)∶(0.49±0.11)]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的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则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炎性因子水平,进而调节血管内皮活性,增加供血量,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