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措施联合ɑ-硫辛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ɑ-硫辛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视觉模拟量表(VAS)、水肿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均较治疗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措施联合ɑ-硫辛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康复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营养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FMA量表评估患者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和腕手关节运动功能;采用Ashworth痉挛评分评定患肢肌群张力,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对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电位进行测定。结果两组SHS患者干预前FMA、Ashworth、Barthel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shworth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HS患者干预前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波幅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SHS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修复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电位幅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肩手综合征定量感觉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运用定量感觉检查技术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温度觉及振动觉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小纤维神经功能状态及其与肩手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神经感觉定量分析仪用界限法分别检查观察组SHS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偏瘫侧上肢大鱼际掌侧温度觉阈值与拇指掌侧振动觉阈值。结果SHS组中感觉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SHS组与对照组定量感觉比较,主要表现为冷觉阈值降低(P<0.05),热觉阈值增高(P<0.05)。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与振动觉阈值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冷痛觉阈值与冷觉阈值的差值(P<0.01)及热痛觉阈值与热觉阈值之间差值(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风偏瘫后SHS病人感觉障碍发生率显著增高。主要形式为温度觉减退和痛觉过敏。C类和Aδ类神经纤维功能障碍可能在SH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风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时)的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疼痛,消除水肿,提高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37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纳入观察的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通络化痰方,并予以中药熏蒸,4周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视角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而Fugl-Meyer评定(FMA)评分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熏蒸治疗SHS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抗阻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干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阶段性抗阻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症状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等速肌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自主神经、运动及总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血小板聚集率(PAg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后伸、内旋、外展、内收、外旋等)、肩手等速肌力、FM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率为92.22%,高于对照组的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抗阻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和观察组(采取中药离子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各56例,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恢复(FMA)评分和水肿分级以及治疗前后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肿分级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可有效改善上肢功能,减轻手指、腕部水肿,减轻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种物理因子联合应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后伴有肩手综合征的21例患者采用干涉低周波治疗、磁疗及电针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联合干预,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及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评定治疗前后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种物理因子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对消除手背水肿,缓解疼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上加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进行治疗。结果:2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善、手肿程度改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P<0.05)。结论: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扑尔敏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应用七叶皂苷钠及扑尔敏。治疗前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及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MA评分,减轻疼痛与水肿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扑尔敏对改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靳三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浮针联合肌内效贴布治疗,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对两组患者评分,观察该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SHS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S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疗效指数、SHSS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肌内效贴布治疗能较好地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浮肿,并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7例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4例,予以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和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手腕关节运动能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排水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手部水肿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肢水肿程度、VA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程度[(146.71±6.22)ml]、VAS[(2.39±1.01)分]、FMA[(59.84±5.99)分]、MBI[(72.04±8.9)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的水肿、疼痛,并能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风池、肩髑、肩谬、臂月需、曲池等穴位中药贴敷,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周肌肉振动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振动与常规康复结合组(试验组,20例)、振动组(对照组A组,20例)、常规组(对照组B组,20例),肌肉振动治疗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师进行,每次用时2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持续治疗3周。干预前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分标准对患手及腕关节疼痛、肿胀及患侧肱骨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手及腕部Fugl—Meyer评分法(0—24分)对患手及腕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各组基线值无显著意义差别(P0.05)。三组SHS疼痛、肿胀得分均有所降低(P0.05),Fugl-Meyer评分提高(P0.05)。组内对比,干预后结合组及振动组肱骨外展及肱骨外旋得分有所降低(P0.05),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组间比较,干预后结合组SHS疼痛、肿胀,肱骨外展及肱骨外旋得分较常规组低(P0.05);FuglMeyer评分(FMA)较两对照组高(P0.05);结合组疼痛、肿胀得分较振动组低(P0.05);结合组肱骨外旋及外展得分与振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对照组SHS疼痛、肿胀、肱骨外展、肱骨外旋及Fugl-Meyer评分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而且短暂。结论:肌肉振动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以更加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肿胀、疼痛症状,促进手及腕部功能恢复;肌肉振动治疗可以扩大肱骨外展及外旋活动度;肌肉振动治疗的可接受性强,刺激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SHS为对照组,桂枝汤加减结合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治疗SHS为治疗组,治疗观察100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12分。结论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SHS可有效缓解瘫痪侧肢体的疼痛,消除皮肤出汗、发紫、发凉等现象,缩短病程,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程度,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组在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改善症状、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患肢Fugl-Meyer(FMA)、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观察患侧肩手综合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结论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