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PCI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策略对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因心绞痛、心电图改变等原因至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老年(年龄≥75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DAPT 3月组与12月组,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后10~12个月进行冠脉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估两组间术后短期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月组与12月组的MACE:心源性死亡(0% vs.0.71%,χ~2=1.131,P=0.287),心肌梗死(1.89% vs.1.42%,χ~2=0.100,P=0.752),靶病变血运重建(8.81% vs.9.93%,χ~2=0.112,P=0.738),支架内再狭窄(χ~2=2.502,P=0.114),BARC 3-5型出血事件(χ~2=2.223,P=0.136)等无统计学差异。DAPT 3月组BARC 1-2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12月组(18.87% vs.29.08%,χ~2=4.312,P=0.038)。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DES植入后3个月可考虑终止DAPT,从而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年龄对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21例接受了急诊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3组:65岁组(107例)、65~74岁组(74例)和≥75岁组(40例),收集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胸痛时间、心肌梗死部位、术前Killip分级、梗死相关血管、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支架类型、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峰值、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糖、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临床随访平均(16.7±11.3)个月(6~38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36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前LVEF是随访期总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57)。在65~74岁组和≥75岁组中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65岁组(P=0.0001);而在65~74岁组和≥75岁组中其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所占比例高于65岁组(P=0.0618,P=0.0340)。在65~74岁组和≥75岁组中Killip分级(Ⅱ、Ⅲ、Ⅳ级)的比例明显高于65岁组(P=0.0052);而在65~74岁组和≥75岁组中LVEF明显低于65岁组(P=0.0493);在65~74岁组和≥75岁组中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65岁组(P=0.0162)。随着年龄增长,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增高,在65岁组为10.28%、65~74岁组为16.22%、≥75岁组为32.50%(P=0.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MACE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多支血管病变、Killip分级和LVEF可能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年龄≥75岁的老年左主干病变患者PCI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行PCI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13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病变。患者根据年龄分为年龄≥75岁组81例和年龄75岁组132例。患者随访(358.6±37.7)d,比较2组PCI成功率、并发症、远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1年生存率。结果年龄≥75岁组置入支架直径明显小于年龄75岁组[(3.2±0.5)mmvs(3.3±0.5)mm,P=0.035]。年龄≥75岁组与年龄75岁组的远期MACE发生率(23.9%vs20.6%,P=0.593)、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43.7%vs 30.8%,P=0.081)、心源性死亡(2.8%vs 0.9%,P=0.718)、全因死亡(5.6%vs 2.8%,P=0.577)无差异,年龄≥75岁组与年龄75岁组的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94.4%vs97.2%,P=0.337)。结论年龄≥75岁老年左主干病变患者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龄(≥75岁)冠心病(CA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行PCI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与<75岁冠心病患者(68例)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通过电话和/或门诊随访PCI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安全性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年龄≥75岁组三支病变,弥漫及钙化病变高于年龄<75岁组(P<0.05);病变部位2组无明显差异;置入支架数较年龄<75岁组少,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心绞痛复发、亚急性支架血栓、造影剂肾损害、长期随访主要出血并发症、脑卒中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75岁组发生心因性病死率增高(5.5%)。多因素分析LVEF是心因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11,95%可信区间0.868~0.954,P=0.032)。结论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TAPT)对老年女性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郑州人民医院CCU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糖尿病STEMI患者162例,依据CRUSADE评分分为2组:CRUSADE评分≥31分患者69例[女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CRUSADE评分30分患者93例(女性TAPT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治疗;选择同期住院行急诊PCI的老年男性糖尿病STEMI患者97例(男性TAPT组),CRUSADE评分30分,用药同女性TAPT组。对3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男性TAPT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DAPT组和女性TAPT组(19.6%vs 2.9%、4.3%,P0.05)。女性DAPT组术后住院时间、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和女性TAPT组,住院择期二次PCI、住院再梗死、支架内血栓和30d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P0.05)。女性TAPT组总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和女性DAPT组(21.5%vs 7.2%、8.7%,8.6%vs 1.0%、1.4%,P0.05)。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STEMI患者PCI术后TAPT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DAPT患者,但是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DAPT和男性TAPT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 152例≥60岁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按年龄分为60~64岁组(n=465)、65~69岁组(n=315)、70~74岁(n=223)和≥75岁(n=149)4个年龄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2年预后差异。主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和支架内血栓。结果:535例(46.4%)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有9.5%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有14.7%发生MACCE(P=0.007)。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相比,完全血运重建患者MACCE发生风险显著降低(HR=0.697,95%CI:0.493~0.986,P=0.041);亚组分析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HR=0.647,95%CI:0.419~0.998,P=0.049)和双支病变患者(HR=0.386,95%CI:0.158~0.946,P=0.037)在完全血运重建中获益更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完全血运重建中并无明显获益(HR=0.774,95%CI:0.434~1.379,P=0.384)。结论:60岁以上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完全血运重建的预后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但仅见于ACS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早期停药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募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75岁ACS或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析患者早期(服用3个月内)替格瑞洛停用发生情况、停药原因及停药对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缺血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紧急血运重建、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主要出血终点事件(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3型)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募集1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年龄(78. 7±3. 6)岁,其中65例(占34. 2%)患者早期停用替格瑞洛。早期停药患者1年内主要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持续替格瑞洛治疗患者(13. 8%vs 5. 7%;HR=3. 57,95%CI 1. 15~11. 09;P=0. 03)。1年内主要出血终点事件在早期停药患者与持续替格瑞洛治疗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5%vs 2. 4%;HR=0. 57,95%CI0. 05~6. 00;P=0. 64)。结论老年(≥75岁) ACS或PCI术后患者早期(3个月内)停用替格瑞洛可能增加主要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支架术后不同抗血小板策略对于临床获益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Sionmed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网状Meta分析,研究终点包括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MI),支架血栓(ST),卒中,总出血率低及主要出血事件等安全指标。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52 49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6月+阿司匹林(ASA)组较DAPT 12月组(OR=1.35,95%CI:1.03~1.76)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高;DAPT 3月+P2Y12组较DAPT 6月+ASA组(OR=0.68,95%CI:0.47~0.99)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低。与DAPT 12月组比较,DAPT 3月+P2Y12组(OR=0.58,95%CI:0.41~0.81)及DAPT 6月+ASA组(OR=0.65,95%CI:0.44~0.97)总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置入支架数目与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发生率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2019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接受择期PCI的年龄60岁老年ACS患者100例,根据置入支架数目分为单支架组64例(置入支架1枚);多支架组36例(置入支架≥2枚)。比较2组PMI发生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入选患者中,PMI发生率为22.0%。单支架组较多支架组PMI发生率显著降低(15.6%vs 33.3%,P=0.040)。术后1个月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88)。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数目(OR=3.22,95%CI:1.16~8.92,P=0.024)和用替格瑞洛(OR=0.54,95%CI:0.31~0.92,P=0.024)是PCI相关PM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随着PCI置入支架数增多,老年ACS患者PCI相关PMI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