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接受口服抗凝药和双联抗血小板药的三联抗栓治疗。然而,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三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高,哪种联合方式更加安全有效便成为抗栓治疗优化策略的关注焦点。现就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各种联合抗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抗栓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解放军总医院医院信息系统筛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169例,根据抗栓方案不同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280例,双通道抗栓组201例,单药抗凝组419例,未抗栓组26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总结不同抗栓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未抗栓组非甾体类消炎药、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组,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明显低于单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抗栓组较双联抗血小板组、双通道抗栓组、单药抗凝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和单药抗凝组非致死性出血事件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明显高于单药抗凝组,双通道抗栓组非致死性出血事件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双联抗血小板组、双通道抗栓组、单药抗凝组呼吸道出血风险明显高于未抗栓组(P<0.01),单药抗凝组呼吸道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双联抗血小板组与双通...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方案及华法林治疗后大出血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134例,记录基线特征、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门诊或电话随访血栓栓塞、出血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34例患者年龄(73.8±7.8)...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存在临床并不少见。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会增加出血风险。针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并及时更新,而我国尚缺乏相应的抗栓治疗指南或共识。该共识依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以及专家建议等,着眼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对指导我国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PCI术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前抗凝及院内抗栓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1日~2014年4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3例,其中已行PCI患者88例(支架组),未行PCI患者325例(对照组),对比2组危险因素、合并疾病、CHA_2DS_2-VSc、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估、入院前抗凝及住院期间抗栓治疗情况。支架组按住院期间是否抗凝治疗又分为抗凝组28例,非抗凝组60例,再对2组进行相同分析。结果支架组CHA_2DS_2-VSc、入院前抗凝(服用华法林)、双联抗血小板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入院后抗凝增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4%vs 24.9%,P=0.006)。抗凝组单抗血小板和双联抗血小板比例明显低于非抗凝组(10.7%vs41.7%,P=0.040;0vs 48.3%,P=0.000)。结论 PCI术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前和住院期间总体抗凝治疗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6.
抗血小板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抗栓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抗凝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的必由之路.在临床上,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常联合应用,然而联合抗栓治疗的出血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需仔细平衡出血与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目前,ASCVD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方案已得到深入研究并不断...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常规需要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当上述患者同时存在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等抗凝治疗指征时,常常需要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的三联抗栓治疗方案.然而,该治疗方案常伴随着显著的出血风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师,也是当前研究者争论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军队干休所高龄冠心病(CHD)和心房颤动(AF)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募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生活于某军队干休所的高龄(≥80岁)患者190例,男性167例,女性23例,年龄81~98(87.8±3.6)岁,通过收集临床病历资料,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和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90例患者中CHD患者占41.05%(78/190),AF患者占14.74%(28/190),AF合并CHD患者占4.21%(8/190)。CHD患者中91.02%(71/78)接受了抗栓治疗,其中69.23%(54/78)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方案,17.95%(14/78)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1.28%(1/78)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2.56%(2/78)患者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8.97%(7/78)患者未使用任何抗栓药物,无1例患者使用新型强效抗血小板药替格瑞洛。AF患者中28.57%(8/28)接受抗凝治疗,其中21.43%(6/28)使用华法林,7.14%(2/28)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60.71%(17/28)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其中21.43%(6/28)患者接受DAPT方案,7.14%(2/28)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32.14%(9/28)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0.71%(3/28)患者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8例AF合并CHD患者中,2例使用华法林或肝素联合DAPT方案,4例使用DAPT方案,2例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3组不同冠心病类型患者抗栓治疗比较结果表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中单用阿司匹林者占25.00%(9/36),明显高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CI术后1年患者中使用DAPT方案占92.86%(26/28),明显高于SCAD和AC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尽管军队干休所医疗条件好,高龄CHD和AF患者抗栓治疗仍不够规范,新型口服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9.
根据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和出血的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抗栓策略至关重要。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需3联抗栓治疗。长期持续的抗栓治疗策略还取决于患者临床情况、支架种类、抗栓药物类型等。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抗栓药物、支架种类以及有效的临床监测和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在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药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多项临床研究尝试通过不同联合抗栓策略以期寻找疗效更好、出血风险更小的治疗方案。现对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冠心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