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堃 《大医生》2022,(2):102-104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病毒性DNA定量检测(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阳三和医院于2021年6月至10月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德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 。 方法:前瞻性选取 2019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 50 例。 对照组、联合组分别接受恩替卡韦、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统计两组治疗 3 个月后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 HBe Ag )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转阴率,并观察治疗前、治疗 3个月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肝纤维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 HBe Ag 转阴率、 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联合组黄疸、脘闷、倦怠困重、苔黄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联合组总胆红素( TB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 转 移 酶 ( AST )、透 明 质 酸 ( HA )、层 黏 蛋 白 ( LN )、 IV 型胶原( IVC )、 III 型前胶原( PcII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症状、体征,促进 HBe Ag 、 HBV-DNA 转阴,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阿德福韦酯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联合组)各40例,3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以上。比较3组治疗6、9、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及治疗12个月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HBV-DNA转阴率、治疗12个月后HBeAg转阴率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高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HBeAg及HBV DNA转阴率上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制剂护肝胶囊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阿德福韦酯及护肝胶囊;对照组44例口服阿德福韦酯.两组分别于治疗12、24、48周观察血清HBV-DNA、HBeAg的转阴率和ALT、AST的复常率.结果 12、24、48周后HBV-DNA转阴率治疗组分别为41.7%、50.0%、56.2%,对照组分别为29.5%、40.9%、47.7%.HBeAg的转阴率治疗组分别为25.0%、31.2%、39.6%,对照组分别为15.9%、18.2%、20.4%.血清ALT和AST的复常率治疗组分别为66.7%、70.8%、87.5%,对照组分别为54.5%、63.6%、68.2%.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eAg的转阴率和ALT、AS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BV-DNA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护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拉米夫定(LVD)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韦酯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hiltl Pugh评分下降超过2分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HBV-DNA和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肝功能稳定;结论:给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HBV-DNA和HBeAg转阴率,快速抑制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肝功能情况,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茵陈蒿汤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接受西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损伤,干扰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既往抗病毒失败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既往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以HBV DNA定量、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作为观察指标,判断治疗后12、24、48、96周的疗效,疗程为96周.结果 34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在治疗12、24 、48、96周后均明显好转,疗程结束时19例患者完全应答,12例患者不完全应答,3例患者无应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既往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A/G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8例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欠佳CHB患者,依据后续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继续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8周。测定治疗12、24、48周后2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白蛋白(albumin,ALB)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计算GP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转阴率、HBV-DNA突破率、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2组治疗12、24、48周后GPT、ALB、TBIL水平及GPT复常率、HBeAg/HBeAb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24、48周HBV-DNA水平[(5.1±0.9)×103、(4.0±1.4)×103、(2.9±1.4)×103 copies/mL]低于对照组[(5.8±1.1)×103、(5.0±1.2)×103、(4.2±1.6)×103 copies/mL](P0.05),HBV-DNA转阴率(53.1%、71.9%、87.5%)高于对照组(24.0%、30.8%、26.9%)(P0.05);治疗12周2组HBV-DNA突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观察组HBVDNA突破率(0、0)低于对照组(15.4%、2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9%)与对照组(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CHB患者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更好地抑制HBV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24周部分应答者加大剂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2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1次.d-1,治疗24周HBV-DNA在3~5 log10 U.mL-1、HBeAg(+)、ALT(45±20)μ.L-1、乙肝病毒耐药检测均未发现耐药时,治疗组加大恩替卡韦片剂量,1 mg,1次.d-1,观察24周。对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ALT复常、HBV-DNA应答及HBeAg转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ALT复常、HBV-DNA完全应答及HBeAg转换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肝24周HBV-DNA部分应答患者加大剂量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徐静 《临床医学》2016,(5):49-51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强肾愈肝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应答率为87.5%,高于对照组(52.1%),治疗后症状积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86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联合治疗组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与胸腺肽α124周,随后单用阿德福韦酯28周;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5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52周时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结果:治疗52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的确具有协同抗HBV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以夏邑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91.7%,HBe Ag阴转率为80.6%,与对照组的69.4%、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4.0±15.5)VS(63.7±12.6)]U/L、白蛋白[(34.3±1.0)g/L VS(31.8±0.8)g/L]、总胆红素[(30.2±7.3)μmol/L VS(34.7±7.0)μmol/L]、Child-Pugh评分[(6.2±1.3)分VS(7.3±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六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的为对照组(n=75)、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为观察组(n=7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AST、ALT与TBIL水平评估肝功能改善情况,最后再记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5)。两组治疗前各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功能,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用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耐药慢性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用药组)22例.恩替卡韦治疗组(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等相关指标。结果(1)治疗24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72.7%、68.2%、31.8%、9.0%,对照组分别为75.0%、70.0%、30.0%、10.0%。(2)治疗48周后,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4项指标两组比较,联合组分别为86.3%、81.8%、72.7%、36.3%。对照组分别为85.0%、80.0%、75.0%、30.0%。(3)治疗48周后.对照组发生变异4例(20.0%).联合组病毒变异无1例发生。两组病毒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的I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恩替卡韦相似,但病毒耐药变异率较恩替卡韦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究恩替卡韦的临床应用意义,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某三甲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采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阿德福韦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方式患者的疗效。结果记录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并且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两组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进行研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IFN-γ、IL-2水平显著上升,IL-4、IL-10水平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况,改善肝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240例CHB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A、B、C、D组,分别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比较各组治疗12、24、48周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HBV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以及治疗48周时的YMDD变异率。结果C组和D组的ALT、AST复常率,HBVDNA水平及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以及YMDD变异率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是2种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HBV-DNA水平与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ALB、TBIL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促使HbeAg转阴,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